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独木搏浪六百年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12日 14:55 1 cc
独木搏浪六百年独木搏浪六百年

独木冲浪技艺传承者团队在洪口水域展示技艺

东南网8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然 通讯员 杨慈监 彭楚楚 文/图)夏日清晨,宁德霍童溪,水面浮着层冷蓝。

谢在军赤脚踏上青苔斑驳的码头,把6米长的松木推入水中,竹篙往岸边石墩一点,人已立在起伏的原木上。身后20余个身影次第入水,竹篙击水声惊飞白鹭——这是洪口乡独木冲浪非遗协会雷打不动的早课。

浪里刻痕

谢在军脚下的水道,曾叫“古瀛洲”。在2021年申报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关键材料中,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宁德县志》记载:“尹三公者,瀛洲人也,善踏木行水,霍童溪九曲三十濑如履平地,乡人神之。”多项资料为独木冲浪技艺起源于明洪武年间提供了历史锚点。

600年前的景象在村里老人记忆里复活。73岁的谢道生接受采访时,正倚着移民新村的窗框,“我们刚会跑步就学扎马步,10岁必会‘跳仝仝’(当地方言:单木漂流)”。

记者看着搬迁前的老照片,当地四面环石,无土可耕,木屋修在崖壁上,平地吊脚楼门口就是河。种地行不通,当地人当“水手”谋生。暗礁密布的“刀背石”段,近百年吞噬了13名运木工。

商船带来繁华。“盐船从政和来,茶箱自松溪下,白花花的大米堆成山!”谢道生口中的盛景,曾是闽东北水上咽喉。屏南的杉木、古田的陶器在此换装大船,经三都澳直抵江浙。满载商品的大船泊于莒洲险滩,暗礁如狼牙截断水路。如何通过?精壮水夫肩扛货箱跃上原木,竹篙左点右撑,碎浪穿礁如履薄冰。百斤货物化整为零运送至下游再次装船,独木续写闽东水运命脉。

训练场上,“00后”谢邦铭正练习“丁字马步”。水流漫过脚踝时,他膝弯微沉如蓄力弓弦——这是先民用命换来的平衡术。

师父谢在军如今已是独木冲浪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从库房里捧出一根磨得发亮的竹篙,“1984年冰心先生题‘惊水瀛洲’,写的就是我二姑”。篙身刻着三道凹痕——代表穿越最险三处暗礁的生死关。

训练场水波不惊。谢邦铭等年轻队员撑着原木如履平地,谢在军却紧蹙眉头,“像在游泳池跳舞,他们要学会冲浪还需时日,静水和动水难度差得不是一点”。

根据现代测量,原生态训练场基本在60米/分钟以上流速,有7处以上暗礁、3米以上落差。而现在的训练表演水域,流速不足15米/分钟。

谢道生笑着对记者说:“过去冲浪是搏命,现在的娃儿是摆造型。”他手里那份水域图,标红星的“阎王鼻”礁石群,如今沉在百米深的水库底——那里曾是谢道生祖父救回3根金丝楠木的地方。

日头爬上东际山时,队员们扛着原木上岸。木身新添的刮痕叠着深褐色旧痕,像600年的刻度。谢在军用草绳系紧松动的篙头,突然对徒弟说:“明天带你去看样东西。”

那是最后一段原生态的激流。

静水迷途

2006年,洪口乡移民新村,夜雨敲窗。彼时,谢在军用筷子蘸酒在桌上画圈,“这是阎王鼻,这是刀背石……”水珠沿着圈痕晕开,像沉没的暗礁在渗血。

15岁就敢闯“三十濑濑”的硬汉,此刻对着规划图陷入沉思,“水库把浪头磨平了,娃娃们练的都是花架子。现在表演要等洪口电站放水造浪”。

谢邦铭的抖音置顶视频获赞过千:镜头掠过青翠山谷,少年白衣胜雪立于原木上,配文“轻舟已过万重山”。而训练场监控拍下的真实画面却是——静水困境实录:

08:32 第四次尝试单木旋转,落水。

11:17 避让游艇尾浪失衡,竹篙脱手。

15:40 左膝瘀青敷冰袋休息。

“爷爷能在沸腾水里煮饺子(当地形容激流),我还在学平水煎蛋(当地形容静水)。”谢邦铭给记者看相册:20世纪黑白照里,祖父脚踩原木扛70多斤粮袋;2023年他的表演照,腰间却系着橙黄救生浮标,戴着安全帽。

天然30°湍流角被标准化为15°缓坡,丁字马步实战技法被改良成安全版“舞蹈步”……谢在军把协会牌匾擦了又擦,木缝里嵌着2006年古瀛洲沉没前,他冒险拆下的半片船板。

深夜的霍童溪泛起冷光。谢邦铭偷偷解开系在浮桥的原木,竹篙猛刺暗流。“咚”的一声闷响,木段撞上水底残礁剧烈摇晃。岸上传来师父的吼声在峡谷回荡:“不要命了!”

那截残礁,是刀背石仅存的脊梁。

破浪新生

在蕉城区文旅局,谢在军将那沓《水上训练基地建设规划》缓缓推向对面,纸张边缘微卷,指痕隐约可见——那是他第三次修改方案后留下的痕迹。阳光透过窗棂,在纸页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跳跃着,如同霍童溪水面泛起的粼粼波光。

“从洪口移民到七都之后,祖辈赖以生存的水域没了,但祖辈相传的本领不能没……”谢在军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双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方案上标注的水域示意图,仿佛触摸着那段消逝的过往,“传承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

场地改造15万元、基础设备20万元、安全防护12万元……这份总预算控制在100万元的方案,是谢在军与协会成员精打细算、反复推敲的成果。目标明确:在贵村村现有水域安全改造,购置必需器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非必要开支,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支撑他这份决心与精算的,不只是责任,更有对未来的洞察。宁德市新近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中,“创新文旅消费场景”“聚焦新业态新热点”的表述,让他看到了独木冲浪作为文旅IP的潜力和机遇。

潜力正在显现。正值暑期,游客挤爆观景台,谢邦铭在抖音直播里一场打赏破千,谢在军满是欣慰。

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申报材料上,谢在军用红笔圈出关键批注,区别于贵州“独竹漂”三大特质:唯一以激流避险为核心的非遗技艺,现存高危性传统体育活态样本,从生产工具到文旅IP的转型典范。

“如果通过,批文这几个月就到!”文旅专家指着申报书上的“惊水瀛洲”题词,“冰心先生的这句赞语,就是你们冲过国字号门槛的浪头!”

来源:东南网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