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周鹊虹:土湾记忆,历史深处的抗战工业印记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30日 22:56 2 cc

在重庆沙坪坝土湾,嘉陵江日夜流淌,平顶山下,藏着一片被时代深深埋藏的角落。高楼大厦的夹缝中,一片低矮的建筑群,静静匍匐,像一位蜷缩在现代化都市里的老人。这里是时间的缝隙,是历史的暗室,整整八十年的民族记忆,就沉睡在土湾这片静悄悄的土地上。

走在这些巷弄里,你会发现山城的地形在这里展现出惊人的戏剧性。巷道九曲回肠,石阶忽地从黄桷树的根须间垂落。那些老树的根须像极了时光老人的手指,倔强地扎进岩壁,死死抓住即将飘散的往事。老屋依山而建,参差错落,在绿荫掩映间若隐若现。每到傍晚,陆续点亮昏黄的灯,灯光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往昔居民的气息。

周鹊虹:土湾记忆,历史深处的抗战工业印记

重棉巷的入口处,一片苏式筒子楼静静伫立。这些建筑的外墙已经斑驳,红色的砖块在岁月冲刷下变得深浅不一。楼道口,老人们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某户人家的窗台上,一盆月季花开得正艳,与墙上"安全生产"的褪色标语相映成趣。转角处的院坝里,几个老人正在下象棋,棋子落在石板上的清脆声响,仿佛在与历史对弈。

转过街角,藏着一家颇有时光痕迹的小食店,暖黄色的灯光从天花板上洒下来,慢悠悠转着的吊扇叶片一下一下地切过光线,明明灭灭,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朦胧而恍惚。店里仅有两三位客人,打着赤膊,围坐在旧木桌旁。桌上几碟小菜,两三瓶绿色玻璃瓶的老山城啤酒静立其间,湿润的水珠顺着瓶身滑落。这一幕,仿佛是从泛黄的老照片里走出来的场景,时光在这里慢了脚步,也软了轮廓。

周鹊虹:土湾记忆,历史深处的抗战工业印记

顺着被脚步磨得光滑的石阶往下走,就进入了裕丰里的世界。这里是豫丰纱厂当年的高级职工宿舍,青砖砌成的老房子整齐排列,十一栋悬山小青瓦建筑依着山势层叠而上。历史仿佛在这里按下了暂停键。这些建筑的瓦片上长满了青苔,有些地方还冒出了几株顽强的野草。偶尔能看到缺了一角的瓦当,像是被时光咬了一口的月饼。阁楼的花窗玻璃,藏着神秘的往事。

黄昏时候,夕阳的金光会穿过周边林立的现代高楼,在这些老屋顶上撒下光柱。橘色的小猫在屋脊上踱步,伸着长长的懒腰,它们的毛色在夕阳下闪着金光,仿佛也沾染了历史的辉煌。屋子里面偶尔有住户,透出灯光或者是轻微的咳嗽声,有时,某扇木窗会"吱呀"一声推开,探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脑袋,望一望天色,又缩了回去。在某一个房屋的角落里,排气扇发出嗡嗡的声音,炒菜传出来的香气和油烟,不时飘散在空中。这些细微的声响和动静,让历史又变得鲜活可触。

周鹊虹:土湾记忆,历史深处的抗战工业印记

这片宁静之下,埋藏着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1919年,实业家穆藕初在郑州创办裕丰纱厂。1938年2月,华东沦陷,为躲避日寇的战火,全厂被迫开始了悲壮的西迁。生产设备拆解长途跋涉运输,又装船溯江而上,日机的轰炸声在耳边呼啸,三峡的险滩吞噬.货船,土匪沿岸虎视眈眈。抵达重庆时,三分之一的机器已经在沿途损失。但就在第二年,纱厂通过租和售的方式,在土湾修建成了三百多亩新厂区,经过工人们的不懈努力,纺机再度轰鸣起来。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工人们踏着硝烟,在防空洞和车间之间奔波,脸上混合着汗水和决心。这家工厂被誉为"抗战工业的脊梁",不仅因为它是内迁工厂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纺织企业,更因为它织就了抗战后方的温暖防线,成为支持全民抗战的重要场所,其棉纱生产量为保证军民需要、稳定社会秩序,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取得了卓越贡献。

裕丰纱厂曾参与沙磁文化区的建设,厂区周围,有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央工校、军政部制呢厂、军政部纺织厂、沙磁医院、重庆牛奶坊、大公铁厂、重庆电力厂(“重庆之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旧址)、大公职校、市立中学、市立女中、国立教育学院等机构工厂,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教育、文化最生机勃勃的区域。

周鹊虹:土湾记忆,历史深处的抗战工业印记

裕丰纱厂为土湾成为西南纺织工业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49年后,裕丰纱厂改制为重庆棉纺厂,后来发展成为职工家属达四万余人的西南纺织印染巨头。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为为四川棉纺厂、陕西棉纺厂等地的新生纺织厂输送上千人的技术骨干。那个年代,下班的汽笛声响起,成千上万的工人从厂门口涌出,说说笑笑地走向家属区,空气中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

时移世易,纺织工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厂房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倒下,高楼大厦如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总有那么一些倔强的老建筑,如同不愿离散的老兵,坚守着最后的阵地。如今,这些老房子焕发了新的生机:咖啡馆里飘着拿铁的香气,非遗工作室里传承着古老技艺,民宿的灯光温暖如豆,面包工坊里飘出刚出炉的麦香。重棉院院里,茶与咖啡的芳香,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历史与现代在这里达成了奇妙的和解。

站在裕丰里的中心仰望,玻璃幕墙大厦如水晶屏障环绕四周。只需迈出一步,就从青砖世界跨入了车水马龙。这种时空切换的眩晕感,恰似一场穿越百年的梦幻之旅。有时能看到穿着旗袍的姑娘在老街上拍照,她们的裙摆拂过斑驳的砖墙,仿佛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织。

周鹊虹:土湾记忆,历史深处的抗战工业印记

这些老建筑不仅是民族工业的丰碑,更是一个民族在存亡之际顽强求生的见证。它们就像时间的容器,让我们至今仍能触摸到那个救亡图存年代的温度,听见机器轰鸣声中永不消逝的抗战强音。每一块浸透汗水的砖石,每一片承载历史的青瓦,都在轻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往事。

当你漫步在这些老巷间,不妨放慢脚步,细心聆听。也许,在某个转角,你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某扇旧窗前,你能感受到往昔的温度。这些老建筑正在用它们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关于坚守、关于传承、关于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的故事。

——2025年8月30日于土湾胜利村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