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31日 09:57 3 admin

2025年8月28日,中方正式宣布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将出席九月三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这位一向深居简出的朝鲜领导人突然决定亮相国际多边舞台,立刻引发了全球外交观察家的热烈讨论。

金正恩的专列可能已经悄然启程。根据以往经验,他的专列通常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从平壤到北京大约需要12个小时左右。与普通列车不同,这列火车采用防弹设计,重量远超普通列车。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金正恩此次北京之行打破了朝鲜保持了44年的惯例。自从金日成1981年赴埃及参加埃及总统的国葬后,朝鲜最高领导人就再未参加过任何多边外交活动。

朝鲜领导人的外交活动长期坚持以双边外交为主。这个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传统被打破,标志着朝鲜外交政策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金正恩不仅打破了44年的惯例,还一连创下4个首次:这是自金正恩上台以来,首次参加中国阅兵活动;自1959年以来,首次有朝鲜最高领导人参加中国阅兵活动;历史上首次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聚。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金正恩此次赴华的交通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纵观金正恩历次外访经历,基本上还是以专列为主。2019年,金正恩乘坐火车访问越南。

2019年和2023年,金正恩也是通过火车访问俄罗斯,这种乘坐火车出访的习惯,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和爷爷金日成时期。

金正恩自执政以来共四次访华,其中2018年3月和2019年1月乘专列出行,行程均为期四天。2018年5月和6月则改乘专机“苍鹰一号”赴华,行程各为两天。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韩联社分析认为,金正恩乘坐专列出行的可能性更大,朝鲜有专机“苍鹰1号”,但或许是考虑到型号老旧,不适合执行远距离飞行的任务。

朝鲜领导人的铁路安保体系极为严密。2009年,韩国媒体报道称,朝鲜领导人每次出行都将准备三列火车:一辆先遣安保车,一辆领导人乘坐用车,一辆保镖和物资的运输车。

这些列车按照前中后的顺序出发,以确保安全问题万无一失,这种严密的安保措施反映了朝鲜领导人出访时的高度谨慎态度。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金正恩专列沿线的中国丹东某酒店暂停接待外国旅客,该酒店在以往金正恩访华前后亦有类似安排。这一迹象进一步佐证了金正恩可能乘坐专列访华的猜测。

金正恩此次出席北京阅兵式,是他在国际多边外交场合的首次亮相。这位朝鲜领导人过去从未在国际多边外交场合出现,这次决定出席有20余位外国领导人参加的阅兵活动,确实超出了每个分析人士的预期。

金正恩在外交上越来越自信,一个重要原因是朝鲜派兵支持俄罗斯收复被乌克兰占领的领土库尔斯克,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金正恩对此应该是非常满意。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在这种背景下,金正恩在国际上也有了更多出席多边活动的底气和资本。通过活动,既可以积累经验,树立更多的信心,也可以展示朝鲜的国际影响力。

在已经公布的九三阅兵嘉宾名单上,普京稳居首位不足为奇,但紧随其后的金正恩却让国际观察家们集体感到意外。这位鲜少露面的朝鲜最高领导人,不仅打破五年多未踏足多边场合的纪录,更以仅次于俄罗斯总统的排序亮相

这一排序绝非偶然,2025年上半年,中朝贸易额同比激增16.2%,朝鲜在联合国安理会多项涉华表决中公开支持中国立场,两国战略协作已从经济层面向政治安全领域深化。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金正恩此次“破冰”背后,是朝鲜对国家生存逻辑的重构,经济上,俄罗斯推动的图们江出海口合作计划成为关键抓手。该项目一旦落地,朝鲜将从“陆锁国”变身连接中亚与东北亚的物流枢纽。

金正恩此次出访的背景是朝鲜半岛风波再起,朝鲜军方高层日前公开声称,韩军进行多次警告射击,目前局势已经濒临失控边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陆军中将高正哲公开对外声称,不久前,韩国军方用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向在南部边境线附近正忙于障碍物永久化工程的朝鲜军人,进行10多发警告射击。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高正哲还进一步强调称,相关方面应立即停止挑衅行为,如果妨碍工程的行为持续不断,朝鲜军方将把其视为有意的军事挑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普京与金正恩的并排出席,折射出三国合作的实质性升级,能源动脉打通,俄朝铁路改造项目加速推进,俄罗斯油气经朝鲜直供中国东北的“避制裁通道”逐步成型,削弱美国海上封锁效力。

军事协作深化,中俄联合军演频次创历史新高,朝鲜则通过观摩中国军事航天部队与网电攻防力量展示,加速自身国防现代化。经济走廊成型,中俄朝正磋商建立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将朝鲜纳入区域产业链,对冲西方制裁的“孤岛效应”。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美国智库对此高度警觉,三国合作正将美日韩构建的“第一岛链”战略撕开缺口,使朝鲜半岛从“冷战前沿”转化为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跳板。

嘉宾名单暴露了西方对华政策的矛盾,七国集团集体缺席,唯独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现身,被外媒称为“西方独苗”,折射欧洲对华务实派与意识形态派的割裂。

韩国仅派国会议长,与金正恩的高规格形成刺眼对比,此前韩朝非军事区冲突未获安理会支持,已显露韩国在半岛议题上的话语权弱化。

朝鲜44年惯例被打破,金正恩北京行创下多个首次,或乘专列抵京?

日本防卫省报告承认,中朝俄协作正“松动亚太安全架构”,日媒更将此次阅兵定性为“亚洲新格局分水岭”。

特朗普选择同日会见波兰总统,却不知北京正上演震撼一幕——俄伊朝“抗美三角”首次同框。当普京、金正恩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握手天安门,五角大楼的作战研究室或许彻夜灯火通明。

金正恩的专列缓缓驶入北京火车站。这条铁路线连接起的不仅是两个相邻国家的首都,更连接起一个正在重塑的亚洲地缘政治新格局

站在观礼台第二位置,金正恩凝视国产装备方阵驶过长安街。这场阅兵已超越纪念意义,中国通过装备100%国产化与实战化编组,向世界宣告国防自主权不容干涉。金正恩的座次安排,则向半岛传递明确信号:和平机制构建离不开中国的努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