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5日 16:58 4 cc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椰子树下,遮阳伞、躺椅点缀其间,游客闲适享受海风。

“风车、大海、日落和椰子树,这才是我理想中的海岛。”傍晚时分,在平潭和平村的海边,来自江西的张哲坐在躺椅上,不远处,海浪声声,温柔地拍打着沙滩。

从参与创办平潭首个沙滩咖啡业态,到打造“星辰之泪”文旅品牌,再到如今尝试在岛上引种椰子树,张哲用一个又一个尝试,悄然构筑他的海岛梦。每一次尝试的背后,都离不开他那股“想到就要做到”的行动力,和那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实验精神。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椰子树迎风摇曳

创业者:被一片海点燃梦想

2016年,因朋友在平潭经营民宿,张哲第一次踏上这座海岛。那时的平潭,还不算是一个成熟的旅游城市,更像一个安静质朴的小岛。“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蓝、那么干净的海。”他回忆道,“没有太多商业化痕迹,一切都是那么朴素,充满无限可能。”

那一片海,在他心中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

转眼到了2022年,平潭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品质提升,坛南湾沙滩业态亟待升级,平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招商的诚意,让张哲和团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对的地方,比单纯努力更关键。平潭这张‘白纸’,给了我们最大的创作空间。”张哲说。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以大自然为基底,巧妙进行设计。

张哲开始奔赴多个临海城市考察。那些沙滩上,遮阳伞、躺椅、咖啡座与各类休闲设施有机融合,他蓦然意识到,优质的滨海度假体验,不应止步于“看海”,而是让人感受到“被海拥抱”。那些优秀的滨海业态,无不是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创新的成果。“我为何不将这些成熟的度假理念带到平潭呢?”思绪流转间,平潭那片碧海金沙的景象浮现在张哲眼前,未来的坛南湾,一下子变得清晰。

回到平潭后,为了让游客获得最佳滨海游玩体验,张哲团队精心打磨每一处细节。他们设计了黄白相间的遮阳伞——“这个颜色拍照好看”,搭配条纹图案的休闲沙发——“竖条纹显得人更修长”。当这些元素和坛南湾的碧海金沙搭配在一起,效果出奇地好。

“颜色、线条、沙滩、大海,组成了一幅画,随手一拍就是美景。”他解释说,随着鲸喜蓝眼泪咖啡店在坛南湾亮相,第一杯“沙滩咖啡”卖出,他们开创了平潭沙滩咖啡业态的新模式。

张哲把成功归结为定位准确:差异化竞争是关键。“我们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特别关注女性游客的需求。选址、景观、设计要完美结合,才能让网红景点变成持久的旅游目的地。”

如何把“看”海变成“愈”海呢?他认为,答案在场景植入。“体验式旅游是未来,风景可能会看腻,但新的体验方式总能吸引人。”张哲说。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张哲(左)和创业伙伴谈论发展规划。

洞察者:打造浸润平潭文化的咖啡空间

在成功运营鲸喜蓝眼泪咖啡店后,张哲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文化纵深的方向——打造一个真正融入“在地基因”的咖啡空间,传递属于平潭的独特文化温度。

“平潭从不缺少美景,缺的是更多独属于本土的文化表达。”张哲说,“我们想做的不只有一家咖啡店,还想打造一个能够代表平潭文化输出的空间。”

今年年初,苏平片区龙头驿站引起他的注意。驿站坐落于北部生态廊道中段,周边自然风光优美,海岛氛围浓郁。原有设施包括粉色梯形观景台、景观雕塑、无边泳池和中心楼等。

“开阔的建筑格局、毫无遮挡的海景视野,远可眺望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宏伟,近可瞧见红顶白墙的渔排,流露出几分浪漫情调。”谈及此,张哲说,“我们当即决定,要在这里做一家不一样的店。”

今年“五一”,星辰之泪咖啡空间开门迎客。室外,粉白遮阳伞、粉蓝沙发与玫红色旋转楼梯相得益彰,构建出浓郁的滨海假日氛围。这里空间开阔且充满设计感,迅速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打卡地。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俯瞰星辰之泪咖啡空间

步入室内,每一处细节都蕴藏着平潭的文化印记:贝壳打磨的杯碟、火山石装饰、以南岛语族图腾为灵感创作的挂画和毛毯……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装饰,更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记忆。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由贝壳打磨的杯碟

江西青年在平潭,追寻自己的海岛梦

室内,平潭元素随处可见。

“星辰之泪——IsaroCoffee”的品牌命名,承载着一层深远寓意。“在卢旺达的古老传说中,‘Isaro’被誉为星辰之泪——当夜空中的星星为人间的故事感动落泪,泪珠坠入海洋,便化作珍珠。”张哲说,这个美丽的传说与平潭星辰大海的浪漫气质高度契合,“在这里,海浪声低语,文化古韵悄然流淌,是处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秘境。”

实验者:在平潭种下椰子树

“不做可以找很多理由,但做,只需要一个理由。”如今,张哲的新尝试是在岛上种椰子树。

这个想法源于游客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海岛怎么没有椰子树?”这个简单的问题,让他思考了许久。

那就先种20棵试试!定下目标后,张哲四处请教专家,而后,海南运苗、带土移植、修叶防风……一个月后,树活了,但冬天才是真正的考验。“先看看能不能熬过平潭的冬天,如果不行就换其他品种,总会有办法的。如果活了,平潭也多了种热带风情。”张哲说。

他把这种尝试称为“傻劲”,也是他实验精神的体现。对张哲来说,种椰子树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景观美化。“勇气当然更重要,明知概率不高,也要有尝试的勇气,凡事都需要有人迈出第一步,刚好有机会给我,那么就大胆地尝试吧。”

如今,在和平村最美的海边公路旁,一排从海南远道而来、被精心呵护的椰子树正迎风摇曳。树下,遮阳伞、躺椅点缀,游客闲适享受海风。

这个尝试也悄然改变了张哲的想法。“过去总想着布局全国环线、全省环线,现在,我只想深耕平潭全岛,把平潭的旅游做好、做精。椰子树,就象征着这份‘长久’。以前可能追求‘爆得快’,现在觉得,‘慢一点爆’,根基扎得更稳,生命力才会更持久。”

他清楚地知道种椰子树面临的考验:低于5℃就难以存活,台风的到来更是巨大挑战。“但总得试试,‘不可能’的事,总要有人先做。”

这种“行动派”风格,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业历程。他相信,做事情不一定都要万事俱备,内心的感知才是真正的起点。当年站在坛南湾,被那片海瞬间击中的感动,就是最好的理由。“能打动自己的风景,也一定能打动游客。”张哲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感动变成游客可以实际体验的产品。”

现在,平潭的沙滩咖啡业态遍地开花。面对越来越多的同行,张哲也坦言感到压力:“压力在于担心下一个项目不够成功。”张哲顿了顿,接着说,“但成功是冲动出来的,做之前不要想太多,行动自会解决问题。”

采访结束时,记者与张哲一起走到沙滩尽头,一排新种的椰子树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对大海招手。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就是平潭的实验精神。”张哲拍掉手上的沙子,望着大海说,“当然,也是我的。”

来源:平潭网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