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5日 17:04 3 admin

猴歌同行国道331·第七日(7月19日):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从满洲里到根河,G331国道像条银线,一头牵着草原的晨光,一头拴着大兴安岭的暮色,而额尔古纳河,就是这路上最动人的注脚——它不只是中俄界河的地理符号,更是流淌着人间烟火的“右岸长卷”,我们追着河的踪迹走了一整天,才算读懂它藏在水波里的故事。

清晨5点多出发时,满洲里的路灯还亮着暖黄的光,天边悬着一弯淡月,像被谁随手挂在草原的天际线上。车刚驶出市区,草原便铺天盖地涌来:不是刻意修剪的草坪,是带着自然野趣的绿——深绿的针茅、浅绿的羊草,还有星星点点紫的马兰、黄的金雀花,把大地织成了块揉皱又铺开的绿绒毯,一直延伸到与天相接的地方,连车轮碾过路面的声响,都被草原的辽阔揉得轻柔。巴萨尔游牧部落、呼伦贝尔大草原给我无比惊喜。过了扎赉诺尔,远处草原的低洼处忽然闪起银光,司机师傅笑着指:“那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再往前开20公里,就能见着正主儿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果然,半小时后,视野里忽然破开一道“银带”——额尔古纳河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在眼前。彼时太阳刚爬过草原的坡,晨光洒在河面上,把浅绿的河水染成了碎金,河面上偶尔掠过几只灰鹤,翅膀剪开晨雾,影子落在水里,随波轻轻晃。我们忍不住停下车,踩着没过脚踝的草走近河堤,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圆滚滚的卵石,偶尔有小鱼摆着尾巴游过,惊起一圈圈涟漪,连风都放慢了脚步,怕搅碎这晨河的静。

中午12点抵达额尔古纳市区时,日头已升得高了,我们循着“临河餐馆”的招牌拐进一条小巷,推开包间的窗,额尔古纳河便毫无保留地撞进眼里——河面比清晨宽了不少,水流缓得几乎看不出动向,像块被拉长的翡翠,河对岸的俄罗斯林地密得不透风,樟子松、白桦树的影子浸在水里,与右岸的芦苇荡、木栅栏相映,倒像幅没干透的水彩画。餐馆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本地人,端菜时看见我们对着河发愣,笑着搭话:“你们这窗景选得好,脚下就是迟子建老师书里写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我爷爷那辈,就在河边放马呢。”

我们点了老板推荐的侉炖柳根鱼,鱼是新捞的,裹着薄淀粉下锅,加了葱段、姜片和本地的野山椒,炖得汤色奶白。夹一筷子鱼肉,不用吐刺,鲜美的汁水在嘴里散开,混着河水的清冽,再就一口刚蒸好的黏豆包,甜香裹着鱼鲜,竟吃出了“靠河吃河”的踏实。饭吃到一半,看见楼下石阶上坐着位穿蓝布衫的老人,手里攥着根自制的鱼竿,鱼线抛出去时,线轴“嗡嗡”转了两声,鱼钩刚落水,就有只白鹭从芦苇丛里飞起来,翅膀扑棱着掠过水面,惊得河面泛起细碎的波纹。老人不慌不忙地收线,河风裹着潮气吹进窗,带着青草的嫩香、泥土的腥气,还有河水特有的湿润,落在脸上,竟像听见河水在耳边轻声絮语,说的都是河边人的日常。

饭后沿着街道散步,城市的法院,检院与内地一样醒目,遇见几个挎着竹篮的妇人,篮子里装着刚采的柳蒿芽,说是要回家做酱菜。她们笑着指给我们看:“顺着这河堤走,能看见河湾最漂亮的地方,比景区里还美。”我们按着指引往前走,果然撞见惊喜——河面在这里绕出一道温柔的“S”形弧线,像姑娘腰间的绸带。右岸是几户红顶白墙的人家,烟囱里飘着袅袅炊烟,门前的马圈里,几匹棕马正低头啃草,草原上的马蹄印层层叠叠,像是给大地盖的邮戳;左岸是成片的俄罗斯樟子松林,静得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连飞鸟都很少落在那边。两岸隔着不过几百米的河水,却一边是烟火缭绕的人间,一边是寂静幽深的密林,河水静静流着,像在为这“两岸相望”的画面,轻轻打着节拍。路过额尔古纳县城边缘时,我们本想拐去“亚洲第一湿地”景区,却在路口被一片野生柳树林吸引——林边的河堤上,几个牧民正赶着羊群过河,小羊羔怯生生地跟着母羊,蹄子踩在浅水区,溅起的水花沾在羊毛上,像撒了把碎钻。我们停下车,坐在河堤的石头上看,羊群过了河,牧民甩了声鞭响,声音在河谷里传得很远,惊起几只在河边啄食的麻雀。这时才注意到,柳树林里藏着几顶白色的蒙古包,包顶的太阳能板反射着光,蒙古包前晒着的奶干、肉干,在风里飘着咸香,这场景忽然让我想起《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的句子:“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住着我和我的族人。”原来“右岸”从不是地图上的一条线,是风里飘着的奶茶香,是牧民马蹄踏过的软土,是蒙古包里亮着的灯,是河水千年冲刷出的、属于我们的人间烟火。

下午3点重新上路,额尔古纳河成了我们最忠实的同伴。有时它躲在柳树林后,只透过树的缝隙漏出一线波光,像害羞似的;有时又忽然在开阔处展开,河面宽得能看见对岸俄罗斯的瞭望塔,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河;遇到浅滩时,还能看见成群的牛犊在河边饮水,尾巴甩着赶苍蝇,牛蹄踩在水里,搅得河面泛起浑绿的涟漪,等牛群走开,河水又慢慢变清,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同行说:“这河跟着G331走了几百公里,咱们往根河去,它也往那边流,就是咱们的‘引路河’。”

5、6点多,车钻进了大兴安岭的林区,白桦树、落叶松渐渐多了起来,额尔古纳河的影子也慢慢隐进树林里,只能偶尔在林间的空隙里,瞥见一眼它的衣角。但风里还带着河水的湿润,混着松针的清香,一路跟着我们往山里走。直到抵达根河,车刚停在民宿门口,老板娘就迎了出来,手里端着个白瓷壶:“快进屋暖和暖和,刚煮的奶茶,水是从后山涧引的,说不定跟额尔古纳河还是远亲呢。”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捧着温热的茶碗,喝一口咸香的热茶,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窗外的根河已经黑透了,只有民宿的灯笼亮着光,风从窗缝里钻进来,还带着一丝河水的潮气。乘隙于雨中去了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作为最后的山地牧人,驯鹿是其生活的伙伴与生产工具,我想起了迟子建,想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忽然明白,这一天追着额尔古纳河走的路,不是简单的“看风景”——我们看见的是河边钓鱼的老人、赶羊的牧民,是右岸的炊烟与草原,是左岸的密林与寂静;我们闻到的是青草香、奶茶香、河水的湿润;我们读懂的,是“右岸”两个字里藏着的归属感——那是大地写给我们的诗,被额尔古纳河带着,流淌在草原与森林之间,也流淌在每个遇见它的人心里。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大地的诗读给风听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