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走进郎木寺:从地名到寺院,看藏教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7日 16:50 1 admin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郎木寺,起初我还以为仅仅是一座寺院的名称。就在今年 8 月,我前去游玩一番后,才知晓它亦是一个镇的名字,而且还明白了郎木寺原来是两座寺院的合称。要想弄清楚这比较复杂的情况,还得从郎木寺的来历细细说起。



走进郎木寺:从地名到寺院,看藏教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郎木寺到底是先有地名,还是先有寺院呢?


“郎木寺” 这个名称,其实是藏语地名的汉语音译兼意译,其根源是藏语 “德合仓拉姆”。其中,“德合仓” 的意思是 “虎穴”,“拉姆” 意为 “仙女”,合起来 “德合仓拉姆” ,便是 “仙女(居住的)虎穴”。


这个名字的背后来自当地的一个天然洞穴以及一段美妙传说。传说中,那个洞穴里曾有一位化作老虎模样的仙女在此修行,后来功德圆满,飞升成仙了。直至如今,这个洞穴依旧是郎木寺镇重要的朝圣与参观之处。



走进郎木寺:从地名到寺院,看藏教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在安多藏语的发音里,“德合仓拉姆” 慢慢被简读成了 “郎木”。所以“郎木” 这个地名早在寺院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所指代的是这片有着神奇传说以及独特地貌(红岩峭壁,外形恰似虎穴)的土地。


如此一来,答案就清晰明了:郎木寺是先有地名,而后才有寺院的。古老的藏语地名 “德合仓拉姆”(仙女虎穴)赋予了这片土地名字与灵魂,而且这名字的出现可比寺院建立的时间要早得多呢。


郎木寺又是建于何时呢?


“郎木寺” 作为寺院名称,是因为有两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在 “郎木” 这个地方建立起来了。这两座寺院虽说名称不同,但对外都统称为郎木寺。


郎木寺镇内有两座声名远扬的藏传佛教寺院,一座位于四川侧若尔盖县的郎木寺(全称为 “达仓纳摩格尔底寺院”),乃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得力弟子绒钦更登坚参,在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创建的,当时只是修建了一座隐修寺,后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了阿坝地区格鲁派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而处在甘肃侧碌曲县的郎木寺(全称为 “达仓郎木赛赤寺院”),则是由拉萨甘丹寺第五十三任赤巴坚参桑格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 年)创建的。



走进郎木寺:从地名到寺院,看藏教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达仓” 就是 “虎穴” 的音译(对应 “德合仓”),“郎木” 即 “拉姆”(仙女)的音译。所以,这两座寺院的名字都直接源自这个古老的地名。“达仓郎木” 是藏语音译过来的地名,所指的就是如今的郎木寺镇。


郎木寺镇能从一个普通地名发展成为如今闻名遐迩的文化重镇,全然得益于这两座寺庙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常说的 “到郎木寺去游玩”,这里的 “郎木寺” 通常指的是由寺院发展而成的整个小镇,涵盖周边的风景呢。


郎木寺由两个省分别管辖


郎木寺镇处在甘、川交界处,镇里有一条宽度不足两米的白龙江,将其分隔成了南北两部分,北岸归甘肃省碌曲县管辖,南岸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管辖。虽说这两座寺庙分属不同省,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合称为郎木寺。两座寺院都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其中格尔底寺更是阿坝地区格鲁派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在 1958 年以及特殊时期曾遭到拆毁,1980 年后才逐步修复开放,1986 年格尔底寺还因火灾进行了重建。听闻如今两座寺院的僧人加起来超过了 1000 人,占郎木寺镇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走进郎木寺:从地名到寺院,看藏教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郎木寺还是安多藏区格鲁派的核心寺院之一,它和同在甘南的拉卜楞寺一样,设有闻思、续部、时轮、印经四大学院,保留着系统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至今依旧在讲经学法。它的信众遍布甘、川多地,已然成为该区域藏教文化传承的中心。据说,寺内还保存着肉身佛舍利、十一面大悲观音像、《甘珠尔》大藏经等珍贵文物。而格尔底寺的虎穴(仙女洞)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成了信徒朝圣和游客参观的好去处。


一条清澈的白龙江从镇中潺潺流过,把郎木寺小镇一分为二。江的北岸有着赛赤寺、晒佛台、白塔、天葬台等;江的南岸则有格尔登寺、白龙江源头、纳摩峡谷。在格尔登寺附近还有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各种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在这里和谐交融、相得益彰。



走进郎木寺:从地名到寺院,看藏教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距离郎木寺几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令人沉醉的自然风光,像仙女滩、黄河九曲第一湾、花湖等等。下篇再给朋友们详细介绍哦。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