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烟台·活力之城|山海奏强音 文旅绘新篇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12日 18:23 3 cc
烟台·活力之城|山海奏强音 文旅绘新篇

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通讯员 王兆娟 杨玉婷 摄影报道

仲夏的牟平,海风裹着清爽的气息漫过养马岛的礁石,将远处音乐节的声浪轻轻送到游客耳畔;昆嵛山的晨雾还未散尽,山脚下民宿的木窗已次第推开;龙湖樱花季的余韵虽歇,樱海天街的商铺前仍挤满了尝鲜的食客——这是2025年盛夏牟平的日常,也是这片山海之地文旅产业蓬勃生长的生动写照。

当辽宁牌照的轿车缓缓驶入养马岛滨海公路,当江苏游客在渔家乐里举着扇贝笑得开怀,当京津来的年轻人举着荧光棒在音乐节现场合唱,我们看见的不只是文旅市场的复苏,更是牟平以山海为笔、文化为墨,勾勒出的百亿级产业新图景。作为全区“2+4”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牟平文旅正从“流量”走向“留量”,从“一季红”迈向“四季火”,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新引擎、滋养百姓生活的新源泉。

规划为纲

绘就全域文旅“路线图”

若说文旅产业是一棵大树,科学规划便是深埋地下的根系,唯有扎得深、铺得广,才能让枝丫向着阳光生长。

牟平深谙此理。从国家“建设旅游强国”的战略蓝图,到山东省“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的布局,再到烟台“仙境海岸度假带”的构想,牟平始终将自身文旅发展置于更宏大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谋篇布局。

2024年初,《牟平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正式出台。这份沉甸甸的规划,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而是对牟平山水禀赋的精准解读——这里有“仙境滨海”的壮阔,养马岛的浪花能拍碎所有疲惫;这里有“鲜美田园”的恬静,姜格庄的樱桃园里藏着初夏的甜;这里有“康养度假”的温润,龙泉的温泉能洗去岁月的尘。规划以“一体两翼、一廊两轴、三带三区”为骨架,将散落的文旅资源串成线、连成片,就像一位巧匠,把珍珠、翡翠、玛瑙等精心穿成了项链。

“以前提到牟平旅游,大家只知道养马岛,现在翻开规划,从昆嵛山的研学游到王格庄的乡村游,从国家级渔港的海鲜宴到雷神庙的红色研学,每条路线都有特色,每个片区都有亮点。”从事旅游行业十年的李经理感慨道。

这份规划不仅勾勒了“去哪玩”的路线,更明确了“怎么玩”的业态——春可在樱花季里赏烂漫,夏能在海边音乐节狂欢,秋可去田园采摘丰收果,冬能泡温泉享康养,让“全季旅游”不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体验。

项目为基

激活产业发展“动力源”

文旅产业的繁荣,终究要靠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来支撑。就像盖房子需要稳固的地基一样,牟平文旅的崛起,也离不开重点项目的“压舱石”作用。

养马岛的变化,是最直观的见证。曾经,这里的旅游旺季集中在夏季,一到秋冬便游人稀少。如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紧锣密鼓,后海驿站的木质栈道蜿蜒至海边,崖壁酒店的玻璃幕墙映着日出,日出酒店的露台成了观星爱好者的聚集地。“以前冬天来养马岛,连家开门的餐馆都难找,现在哪怕是11月,也能住民宿、吃海鲜、看海景,淡季不淡了!”来自济宁的游客张先生说。

不止是养马岛,牟平的文旅项目正多点开花。龙泉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里,浅滩等四星级民宿让“住农家院”变成了“享品质游”;前海公园的步道上,市民与游客并肩看潮起潮落;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里,刚靠岸的渔船载着海鲜直供餐桌;伟东高端酒店群、樱海天街填补了高端消费与特色商业的空白,一条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滨海黄金消费廊道逐渐成形。

“我们不搞‘一刀切’的项目,而是根据每个片区的资源禀赋,培育不同业态。比如昆嵛山主打研学游与康养,王格庄侧重乡村游与采摘,养马岛聚焦滨海游与度假,这样才能形成‘一镇一特色、一区一亮点’的产品体系。”牟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项目布局的深意——不是简单堆砌,而是精准匹配,让每一寸土地都能释放文旅价值。

活动为媒

擦亮牟平文旅“金名片”

如果说规划是“蓝图”,项目是“骨架”,那么活动便是让文旅产业“活起来”的“血肉”。

今年夏天,养马岛音乐节再次火出圈:舞台搭在海边,音符伴着浪声,线上百万网友同步“云蹦迪”,线下游客从全国各地赶来,音乐节期间,养马岛民宿入住率100%,周边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00%,直接带动消费超亿元。

这不是牟平第一次靠活动“出圈”。从春天的迎春嘉年华、龙湖樱花季,到夏天的养马岛音乐节、昆嵛田园文化节,再到秋天的崑龙田园骑行季、昆嵛文旅消费季以及冬天的温泉养生文化节、乡村民俗展,牟平早已形成“每月有活动、每季有亮点”的节奏。

这些活动不是孤立的“热闹”,而是与地方文化深度绑定。岿山非遗展上,剪纸、面塑、草编等老手艺让游客驻足;“探寻古今木作”活动中,孩子们跟着木匠师傅学做小凳子,感受工匠精神;讲烟台故事大赛,牟平人用方言讲述雷神庙战斗的历史、养马岛的传说,让文化在传承中焕发生机。

活动火了,品牌也响了。河北崖古村落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了国家3A级景区,杜木匠木作博物馆成了市级研学示范基地,“山海毓秀 牟风遗韵”非遗展走进了省文化馆,让更多人知道“牟平有好货,牟平有文化”。

“以前跟朋友说我是牟平的,他们只知道牟平苹果,现在一提养马岛音乐节、非遗展,大家都知道‘哦,你们那儿好玩!’”市民曲女士的自豪,是牟平文旅品牌影响力提升的生动写照。

惠民为本

传递文旅发展“温度感”

文旅产业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让老百姓过得更舒心”。在牟平,文旅发展的成果正实实在在地惠及每一个人。

上半年,30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像春雨般洒在牟平的各个角落:戏曲进乡村,村里的老人们搬着小板凳坐在戏台前,听得入了迷;非遗进景区,游客能亲手体验剪纸,把牟平的记忆带回家。全民阅读活动中,城市书房里坐满了看书的市民,孩子们在绘本区里静静地翻阅。文化馆的“群众大舞台”,让喜欢唱歌跳舞的普通人也能站上舞台;公益培训班里,退休老人学着书法、上班族练着瑜伽,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乐趣。

博物馆也不再是“高冷”的场所。《千年古县——牟平历史基本陈列》展陈项目加快推进,“流动博物馆”把《雷神庙战斗展》《廉政文化主题展》送到社区、村庄,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听革命故事、学历史知识。雷神庙战斗遗址免费开放后,暑期红色研学活动场场爆满。“以前觉得历史离我们很远,现在走进雷神庙,看到当年的枪眼、弹痕,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参加研学的中学生小林说。

傍晚时分,养马岛后海的礁石滩上,情侣们依偎着等日落;昆嵛山脚下的民宿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海鲜;城区的社区书院里,有人捧着书,有人敲着键盘,灯光温柔得像一汪水。这便是牟平文旅最动人的模样——不只是景点的热闹,更是生活的温情;不只是游客的狂欢,更是市民的日常。

山海相约

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站在养马岛的观景台上远眺,大海蔚蓝得像一块宝石,远处的渔船点点,近处的游客笑着、闹着,孩子们在沙滩上堆着城堡,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着天。海风拂过,带着海鲜的鲜香,也带着文旅发展的蓬勃气息。

“文旅产业是牟平的优势,也是牟平的未来。”牟平区文旅局主要负责人金珠的话,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我们还要继续推进养马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培育龙泉民宿集聚区,让更多人知道牟平、来到牟平、爱上牟平。”

山海有灵,文旅有情。牟平的山海,曾见证过千年的历史变迁。如今,这片山海正以新的姿态,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当“诗”与“远方”在这里相遇,当“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牟平的文旅故事,还在继续。牟平的美好未来,正在到来……

责编:张苹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