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OpenAI 65亿豪赌AI硬件,还要卖1亿台​!但要看懂背后新风口!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5日 13:52 3 admin

本期要点:OpenAI也要做硬件,但会是什么呢?代表了什么趋势?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在AI时代,大家总是在翘首期待着领军企业又能带来一些令人惊喜的One more thing。

上周五,OpenAI被爆和中国消费电子代工厂立讯精密签署制造协议,为未来的AI硬件生产做好准备。消息传出后,立讯精密的股价也随之涨停。

在更早的时候,OpenAI还以65亿美元收购了苹果前首席设计官乔尼•艾夫(Jony Ive)所创立的公司io Products,并致力于创造完美的新一代AI硬件。他们声称,不仅要设计出漂亮的设备,更是要定义全新人机交互范式,让AI更无缝地融入日常生活。

OpenAI 65亿豪赌AI硬件,还要卖1亿台​!但要看懂背后新风口!

乔尼•艾夫(Jony Ive)(左)和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右)

目前披露的消息是,他们所研发设计的是一款“无屏幕、口袋大小、具备情境感知能力”的设备,并能与手机、电脑等设备协同工作。

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对该设备也抱有极高期望,他曾表示销量将快速达到1亿台,成为继Mac和iPhone之后的第三个核心设备。

为了打造这台设备,OpenAI也是马不停蹄地展开了人才招募。据报道,有至少25名前苹果员工加入了OpenAI,包括在人机交互设计、音频技术、可穿戴设备和规模化制造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其中就有苹果的原产品设计副总裁、在量产方面经验丰富的关键人才Tang Tan。

OpenAI 65亿豪赌AI硬件,还要卖1亿台​!但要看懂背后新风口!

各方消息都表明,OpenAI的首款硬件已经不只停留在PPT上的设计图层面,而是即将进入量产前的阶段。但究竟这会是一个什么设备,会不会像山姆·奥特曼说的那么厉害呢?如果真的能做到,又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今天的文章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先说结论,我们认为,结合OpenAI在大模型领域的特长,他们有可能是要通过一款便携设备,实现从“信息时代”向“解决方案时代”的跃迁。正如当年智能手机把互联网装进了口袋,OpenAI可能会把AI专家放进我们口袋里,无处不在地陪伴我们,对我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帮助我们解决决策时信息不对称、专家顾问不在场的问题。


随身AI专家

首先,我想提醒的是,OpenAI要下场打造硬件,有可能是看到了一个广泛存在且尚未被满足的全新需求。

这款设备如果没有屏幕,或者说OpenAI不是那么看重屏幕,就表明了这款设备将采用全新的人机交互逻辑,不太需要使用屏幕。有可能主要通过语音、乃至于环境感知,就能与用户交流。

由此就能大概刻画出OpenAI硬件的使用场景:静静躺在你的口袋或是夹在衣服上,默默的观察和倾听,在需要时通过语音的方式作出回应。

它就像个随叫随到又润物无声的专家级助手,不会打扰用户,不占用用户的注意力,但会自然地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这样的设备究竟能干什么?

我们推测,它有可能是为我们的大小决策提供支持。这是以往设备难以很好满足但同时消费者又切实存在的、高频且刚性的需求。

比如,当你早上起床时,其实就要做出很多小决策,早上吃什么更健康,要怎么锻炼,也包括要跟家人做什么沟通。

除此之外,各类家务、旅游、以及日常工作日程安排,都无疑需要耗费我们大量精力去做安排和决定。

假如有个AI设备帮你注意各种细节,帮你给这些琐碎的小事做出更合理的安排,那么相信你大概率就会听它的,甚至会授权它替你把一些事做了。

当然,大决策就更需要AI的协助了。

比如买房,动辄要花大几百万,且普通人一辈子也难得买几次房,不可能对买房有多精通。可是,普通人往往又容易在商家的宣传下冲动消费。那么此时,AI设备就能通过定位、倾听和观察,及时给你更好的建议,助你理清思路,做出更稳妥的选择。

所以,如果说我们当前的核心设备——智能手机,是为了解决信息差问题,满足沟通交流和娱乐的需求,那么下一代AI设备就是为了成为我们的伙伴和智力上的助手,提供决策支持和行动建议,和我们共存。


抢占入口

当然,以上都是我们基于AI原生硬件的逻辑做出的推测,OpenAI是否能做到还有待观察。

我们一直强调,AI浪潮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在于AI原生,而不是节能增效。也就说,AI是要去解决那些以往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替代已有功能。

但长期以来,大家在宣传所谓划时代的硬件时,总是强调自己是另一个形态的手机。

因此,要设计出AI原生的硬件,就必然要跳出手机的框架去思考。或者说,即使最终产品外形仍像手机,但背后的本质早已不一样。

OpenAI 65亿豪赌AI硬件,还要卖1亿台​!但要看懂背后新风口!

我觉得,未来,OpenAI硬件的本质就是服务入口。

因为,OpenAI现在就在向这个方向演化。OpenAI的用户里占比最大的是个人订阅用户,目前OpenAI周活跃用户7个亿,订阅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000万左右,其中大多数用户是拿GPT当个无所不知的高级顾问,随时问问题。如果能给他们提供一个不需要打开电脑、不需要从手机里打开App就能使用的硬件,相信很多人会购买。我相信,这才是Sam Altm说他们的硬件会卖到一亿台的底气。

当然,购买硬件只是第一步,之后这些消费者应该也会需要绑定OpenAI账户,并且定期支付费用,才能持续获得服务。

同时,OpenAI也有可能基于硬件构建护城河。

每次用户与硬件的交互,以及有关用户的各种数据,都会转化为高质量的训练数据,用于持续优化模型。而模型性能的提升又会进而吸引更多用户,产生更多数据。这种越使用、服务就越好的正循环一旦形成,就能让OpenAI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

不过,也要给大家降降温。我认为,OpenAI硬件未必会像山姆·奥特曼所期望的那样,快速卖出1亿台。这更像是说给资本市场听的故事。

在第一代iPhone推出之前,智能手机已经出现多年。如果OpenAI的硬件是划时代的,就还需要花不少时间来培育市场和教育用户,短则数年、长则十几年。但除非硬件成本很高,否则性能很难超越手机,手机就能做到的事情,让用户因为一点点使用方便而多花很多钱买设备是很难的。

特别是,产品推出之初,价格通常偏高,质量和体验也不稳定,往往只是少数极客手中的玩具,很难快速让普通消费者也愿意买单。

所以,可以预估,OpenAI硬件的实际销量虽然有可能超越Meta眼镜。但哪怕第一年就成功卖出100万台,而设备定价为600美元左右,硬件收入也才约6亿美元。这听起来不错,但对于OpenAI这样一家每年研发和运营成本动辄数十亿、估值五千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点收入可能连覆盖成本都难。

所以,即使卖出1000万台,对OpenAI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也只能说成绩平平,但别忘了,当年第一代iPhone也只卖出了600万台。

当然,最后,我们仍然要看到,OpenAI大举进入硬件领域,表明AI硬件的浪潮即将到来。如果你也想在产业一线看懂科技产业的发展动态,并和优秀的同行者一起探讨未来,推荐报名我们的CES2026观展团。届时,我将陪同你和各位优秀的科技企业家,在现场浸润式的观察和思考。率先报名还有早鸟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报名。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