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国际刑院判了,76项重罪落下,杜特尔特一言不发,准备以死明志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6日 21:50 3 admin

海牙的九月,总有点阴。80岁的杜特尔特,独自坐在拘留中心的小房间里,已经过了半年。他不是普通犯人,他曾是菲律宾总统,一个喊出“把毒贩扔进马尼拉湾喂鱼”的强硬男人。今天,他成了国际刑事法院拘留的首位亚洲前国家元首。

原定的9月23日庭审,临到头停了。官方说评估下来,他太虚弱,不适合出庭。时间表被掐断,程序被按下暂停键,人却被继续锁着。这场全球瞩目的审判,像被丢进了海牙的雾里——看得见那座冷冰冰的大楼,看不见下一个节点。

国际刑院判了,76项重罪落下,杜特尔特一言不发,准备以死明志

3月11日,马尼拉机场。被押送的他,头微微低着,被塞进飞往荷兰的航班。走到这一步,命运就像一条直线,几乎不再拐弯。后来的视频庭审,他几乎一言不发。曾经那种“话一出口全场震”的声音,沉下去了。

案子并不轻。检方列了3大类、76项谋杀重罪。三个时间段像三枚钉子,分别钉在他的政治履历上。2013到2016年,在达沃市长任上,涉嫌19起谋杀。2016到2017年,总统第一年,针对所谓“高价值目标”,又是14起。2016到2018年,清理底层毒贩的行动里,43起。数字冷,指向很锋利。

还有一句让人喘不过气的描述:实际受害规模远超指控数量。菲律宾官方统计的死亡是6200人,人权组织的记录是3万。差距不是一点点,是一堵墙。案卷里,还有让人起鸡皮的现场细节——非国家武装人员参与行刑,警方报告系统性把死者标注为“拒捕击毙”,达沃市行刑队的传统被复制到全国。有记者提到,部分现场的手弹壳上刻着“圣诞快乐”。这样的字眼,像是在暴力上又套了一层仪式感,跟那句“把毒贩扔进马尼拉湾喂鱼”的誓言互相呼应。

国际刑院判了,76项重罪落下,杜特尔特一言不发,准备以死明志

庭审延期的决定,是合议庭2比1投出来的。少数意见没有公开,法律圈有人猜测,他坚持“缺席审判也能推进”。这不是简单的程序争执,是一场关于“怎么在全球政治风暴里保持司法权威”的拉扯。要硬下去,还是留一点缓?面对首位亚洲前元首,每一步都让人看手套上的白粉是否还在。

被告这边并不沉默。莎拉·杜特尔特的声音很尖,她把整个行动直斥为“绑架”,还放出话说已经找到愿意接收父亲的第三国。这不是法律文件,这更像一记舆论投弹。要把法庭从海牙拉回到菲律宾的街头,拉回到选票和秩序的角力场,在她看来,父亲不是罪犯,是被抓走的政治人物。

家族的盘根也还在。长子保罗连任众议员,幼子塞巴斯蒂安当选达沃副市长。那块政治根据地像是钉在地图上的一颗红点,没松动。很多人看着这组名单,心里会生出一个问号:一个家族的政治肌肉还在,能被国际法庭的阴影完全覆盖吗?

国际刑院判了,76项重罪落下,杜特尔特一言不发,准备以死明志

菲律宾的政治天空并不晴朗。小马科斯当局陷入贪腐丑闻,20多个城市的街头,有人举着牌子,有人喊着口号。人群的密度,不是数字能解释的,有时是愤怒,有时是疲惫。一旦莎拉在下届总统选举里拿下那张票,马科斯家族可能又要打包离开。这个预判在坊间流传,那些旧的政治史页,突然翻了回来。

回到这个案子,最刺眼的仍是“人”。不是卷宗里的编码,是那些在街坊巷尾消失的名字。警察报告里的“拒捕击毙”,会成为一个公式。非国家武装人员参与行刑,会成为另一个公式。两个公式一拍,生死变成了模板。有人在巷口摆摊,有人在夜里骑摩托,遇到的人不是法官,也不是律师,是一群不穿制服的人。之后的记录,可能只剩下一句“拒捕”,再加一行时间。

很多菲律宾人说,当年他们是因为毒品带来的治安问题太刺耳,才选择相信铁腕。后来才发现,铁腕不是只抓毒贩的手,它可能伸向任何一个没来得及说话的人。这不是一句立场吐槽,这是一组数字背后横着的生命线。6200和3万之间,究竟藏着什么?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争夺。

国际刑院判了,76项重罪落下,杜特尔特一言不发,准备以死明志

国际刑事法院这一次,确实走在一条窄路上。要维持法律的独立,还要防止被贴上“政治审判”的标签。延期,是对被告身体状况的考量,也是在给程序留台阶。可时间拉长,对被害者家属是另一种折磨。有人盯着海牙的公告,有人盯着马尼拉的新闻,这样等下去,公正会不会被耗掉?这个担心不只是情绪,是现实的风险。

还有另一个视角,常被忽略:如果庭审推进,能不能保证证人的安全?那些被指控里的细节,不是从空中飘下来,是有人站出来说了。非国家武装人员、警察报告系统性问题、多地复制的行刑模式,这些证述一旦进入法庭,会带来连锁反应。有人可能被追责,有人可能被清算。司法之手伸进去,政治之手也会伸进来,缠在一起,谁也没法装作不看见。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