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千年香榧,白露采摘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30日 18:50 1 cc
千年香榧,白露采摘千年香榧,白露采摘

白露至,秋风起。驱车前往会稽山深处的占岙村,寻访千年古香榧树。

占岙村位于绍兴柯桥区稽东镇的西部,此地与嵊州市谷来镇、诸暨市赵家镇交界,是久负盛名的稽东香榧主产村之一。2013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占岙村正是古香榧群的核心地带。

9月7日,白露节气。下午3点多,在村口溪边的大香榧树下,十来位老人家坐在树荫下乘凉、喝茶、聊天。“这里凉快。”老人们天天在此聚会,像是一个天然的茶馆。我向他们问路,“香榧王”是哪一棵树?老人家用手一指:“就在上面一点!”

我们慕名前来探访占岙村的“香榧王”。顺着方向步行不远,果然有一棵树冠高大、形如弥陀的大树雄伟地耸立在山边。树皮沧桑,枝干遒劲,果然令人震撼。2012年,这棵香榧树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树龄1567年,为全球现存最古老的香榧树。

占岙村人祖祖辈辈与香榧树厮守,香榧也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在这棵“香榧王”旁边,还有十来棵“子孙树”,树龄600多年。“香榧王”的所在位置视野开阔,背靠青山,面向溪流。大树周围建有一座古树公园。前两天,为了迎接白露时节的香榧采摘,村民们特意安排了简朴的仪式。传统上,每年香榧采摘前,村里都要在这棵大树前舞龙、舞狮,恭谢它对村庄的情意与慷慨,也为榧农此季的采摘劳作祈愿祝福。

香榧为红豆杉目红豆杉科榧树属常绿乔木,中国原产树种,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香榧树主要分布于会稽山山脉、天目山山脉、黄山山脉、武夷山山脉等地区。香榧青果带绿蒲,去蒲后为坚果,将坚果炒制后可食用,内有黑色果衣包裹,种实呈淡黄色。

白露后,当地村民开始采摘香榧青果。清晨,村民便背着竹篓、扛着长梯,走向遍布山野的香榧林。梯子架在粗壮的树干上,人一步一步登高,伸手摘下一颗颗青绿色的香榧果。香榧古树高大,有的高二三十米,长梯之上的采摘令人胆战心惊,但当地榧农动作熟练,几乎成为一种身体记忆。

竹篓渐渐满起来,沉甸甸的,装着丰收的喜悦。

村中老人说,白露摘香榧,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这时候的香榧已经成熟,果仁饱满,油脂丰润,炒制出来香味最是醇厚。采摘要持续二十天左右。多的人家,能收上万斤青果。但采摘工作比较辛苦,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无法胜任,需要年轻人回村劳动。

会稽山香榧林延续千年。房前屋后,溪边岭上,随处可见香榧树的身影。稽东全镇树龄千年以上的古香榧树有26株,其中占岙村就有22株。除了最“高龄”的榧王树,全村100年以上的香榧树多达5000余株。

占岙村的香榧古树,正是会稽山古香榧树群的代表,也是申请全球农业遗产的重要证据。在千年香榧林国家森林公园中,几十棵香榧树错落有致,林中人声传来,许多村民身影隐于林中,正在采摘香榧。近些年,当地运用香榧古树资源,培育种植了很多低矮的香榧树,常与茶叶套种,大大增加了村民们的经济收入。

走在村中,能看到不少新培育的香榧树苗。老树苍劲,新苗稚嫩,同在一片天空下生长。村民们知道,他们今天种下的,是子孙后代的福荫。

“古往今来风弄影,月华山色榧窥人。”在古月亭,有村民将满满的香榧担子卸下,在此略作休息。

香榧生长极慢,往往要数十年才初步成树,半个多世纪后方进入“青春期”,开始结果。因此村里流传一句话:“爷爷种树,孙子摘果。”

香榧的生长期很长,对于气候变化也十分敏感,同一棵树上可能结着“三代果”——今年、明年、后年收获的香榧,长成不同的个头挂在枝头。香榧树的果实与年轮,都储存着干旱或是多雨的年份的记忆。有时候大旱,第二年的小果就会掉落。因此,村民们说香榧结果殊为不易,被人视作珍贵的果实,也是名副其实。

占岙村党总支书记黄天明说,香榧树一直是村民们的“宝贝树”,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对它心存感激。他记得,上世纪70年代,香榧果子由供销社统一收购,价钱也很好,八毛七分钱一斤,很值钱啦。“按照物价来折算,当时一斤大米是一毛三分钱。当时的一斤香榧,是不是抵得上现在的几十元!”

千年的香榧古树,年年结出丰硕的果实。古树的果实,与十几年树龄的果实,口味上有什么不同?黄书记举了个例子,说跟土鸡蛋、洋鸡蛋的差别一样——“老树的果子,吃起来香味浓郁一点,新树结出的香榧味道要清新一点。”

黄天明今年63岁,他家六代人都生活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古树林。2008年他担任书记以来,更是把古树保护视为使命。2019年,那棵千岁香榧王接受了浙江省古树保护专家的“手术”,采用“钢槽固枝”的技术进行保护,仅此一项就花费十多万元。

“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以榧为生,因榧而兴,这些树就是我们生活着的文化遗产。”黄书记说,占岙村如今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大多是老人。90岁以上者有26人,80岁以上超过80人——占岙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有人笑说,或许是香榧果养人,又或许是这里的山好水好。这是自然的。香榧树能存活一千多年,老人们也得到了长寿滋养,人与自然在这里达成了一种古老的默契。在这里,自有一种安静的节奏,人们不慌不忙,时光缓慢,岁月安宁。

近些年,为了保护古树群和水源,村里曾经兴办的民宿和农家乐,后来也全部关停。“保护至上”,这不是口号,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村民把更多心思花在香榧本身的产业链上,开发出了香榧巧克力、香榧酒、香榧腐乳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每年举办的香榧文化旅游季,吸引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

还有很多人远道而来,有的来瞻仰和保护香榧古树,有的来做香榧科学研究,更多的人来这里感受古树的力量。

除了普通游客来到村里观光,还有很多外国人也会来此拜访古树,感受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也有专家认为:“在占岙村,村民与香榧树的相处,透露着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或许,也正因如此,占岙村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明样本。

2024年11月,黄天明登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讲台。在阿塞拜疆巴库的会场,他穿着一身黑色休闲西装,用带着绍兴口音的普通话,向世界讲述占岙村人数百年来与香榧树共生的故事。

香榧古树,历经沧桑,年年结果,见证着时代更迭与人间烟火。村民们代代相传,依树生存,采果,喝茶,敬畏天地,尊重自然。占岙的故事,正隐藏着世间生命的密码。

原标题:《千年香榧,白露采摘》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周语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