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5日 09:51 1 admin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年春天,紫禁城奉天殿外,一排排年轻人身穿皂罗袍,手执笏板,站得笔直。

阳光照在他们脸上,神情各异。

有的紧张,有的兴奋,也有的,藏着一丝倦意。

他们在等一个结果——殿试放榜。

那会儿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大明王朝看起来还稳稳当当,皇帝还在闭门炼丹,严嵩还牢牢把握着朝局。

可实际上,很多东西已经在暗中松动。

那一年放榜的丁未科,后来被很多人称作“明清最强科举榜”。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可要说最开始谁意识到这事儿特别,大概没人。

放榜那天,内阁首辅夏言亲自出殿宣榜。

他穿着大红蟒袍,玉带束腰,手捧黄册,眼神沉稳。

一道道名字从他口中报出,人群微微骚动。

一甲第一名,李春芳。

然后是,“二甲第九名,张居正。

还有,“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殷正茂。

这其中,有人后来成了宰相,有人成了文坛领袖,有人成了大明的抗倭名将。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可那时候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只是三百零六个人,站在那里,迎着朝阳,等着命运揭开新的一页。

不过,这事儿真正引人注意,不是因为他们后来当了多大的官,而是因为这些人太不一样了。

比如杨继盛。

他是二甲第十一名,河北人,出身并不显赫。

小时候放过牛,读书靠自己攒钱,入仕后做过吏部职官,眼看仕途刚刚起步,严嵩就想拉他入伙。

找他谈话,给他安排了兵部武选司的位置,那可是“天下第二司”,谁不抢着要。

可杨继盛没答应。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他反而给皇帝写了一道奏疏,标题很简单,“请诛贼臣”。

说的就是严嵩。

结果不用说。

他被关进诏狱,受尽酷刑。

伤口烂了,他拿瓷片刮烂肉。

临刑前,他只说了八个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说起来,那种时候,朝廷上谁不怕严嵩?但丁未科这批人里,偏偏出了不少不怕事儿的。

陈嘉谟是个给事中,死磕严嵩,愣是没退过一步。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王宗茂是御史,也不怕得罪人,敢揭人短,后来也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也有走得顺的。

李春芳,江苏人,状元出身。

他一路升到内阁首辅,几乎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

那时候严嵩和徐阶斗得正狠,站错队就是死路。

可李春芳就是不站队,谁也不得罪,还能步步高升。

别人都说他是“太平宰相”。

有意思的是,坊间一直传,说他可能是某部重要典籍的作者,只不过他从不承认,也从不否认。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再看王世贞。

他是二甲第八十名,出身江南望族,家里几代都是进士。

他最出名的不是官职,而是文章。

他是“后七子”之一,文坛的主角,诗词、戏曲、书法、史学,样样都行。

他写过《宝剑歌》送给戚继光,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写过序。

他身上有股江南文人的洒脱劲儿,喝酒、写诗、交朋友,什么人都来者不拒。

可是真要扛事儿的时候,他也不含糊。

张居正就更不用说了。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湖北人,二甲第九名。

他是那批人里最晚出山的,但也是走得最远的。

他改革赋税、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有人说他靠这套东西给大明续了命。

可他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风光。

年轻时候他随张孚敬进宫讲经,年纪轻、口才好、脑子快,皇帝很喜欢他。

但他始终知道,光靠聪明不够。

他在内阁稳扎稳打十几年,才等到万历皇帝登基,才有机会放手一搏。

这批人当中,文人不少,将才也不少。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像殷正茂,本是文进士,后来却成了抗倭名将。

广东那边倭寇闹得厉害,他领兵打仗,连破数十巢,斩黄朝猛,擒韦银豹,一战成名。

再比如吴百朋,浙江人,三甲第七十五名。1549年,他巡按江北,发现防务薄弱,就在无为州整顿军备。

第二年倭寇来犯扬州,他七品小官,偏偏敢收了地方督抚的符印,亲自调兵打仗,硬是把扬州保住了。

百姓后来给他立了生祠,活着就被祭祀,在当时不多见。

还有汪道昆,安徽人,三甲第一百零七名。

他文才极高,是戏曲名家,和王世贞并称“南北两司马”。

可他也不是只会写戏。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他当福建巡抚时,倭寇逼近,他联合胡宗宪、戚继光一起打,一点没拖后腿。

还有个细节。

嘉靖三十二年,南京灵济宫办讲学,讲的是阳明心学。

这批丁未科的进士,很多人都去了。

那不是普通听课,是一次思想的集体交锋。

他们信“知行合一”,信“致良知”,讲究的是“经世致用”。

不是说书生就只能写文章,这批人,真的是能文能武。

再说一个。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宋仪望,江西人,三甲第一百六十名。

他是心学正统传人聂豹的弟子。

后来当了应天巡抚,别人都不敢谈兵,他偏偏要大修战备。

果然倭寇复至,他在黑水洋布阵,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批人里,还有关注民生的殷士儋,整顿漕运的刘应节,后来接手两广总督的凌云翼,还有写《了凡四训》的徐栻。

他们做的事,可能不那么轰轰烈烈,但都实实在在。

从头到尾,这批丁未科的进士,三百零六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

他们不是一夜之间改变了朝局,但他们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步步把自己的信念变成现实。

明清科举第一榜:星光璀璨,将相丛出;明昭大荒,允文允武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哪一科的榜单,被这么多人反复提起。

参考资料: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

顾诚,《明代中后期政治与人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邹逸麟,《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世贞,《王弇州全集》,中华书局,1987年。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98年。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