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8日 11:53 1 admin

导读: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时间过得真快,今日10月8日,不仅迎来了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同时我们也正式进入了“寒露节气”。寒露,二十四节气中17个节气,也是秋季第5个节气。这天太阳将到达黄经195度,自然界的阳气进一步收敛,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更冷且寒意加重,秋季晚熟作物也将进入成熟收割期,越冬作物也将开始播种,农事活动会依旧延续秋分时节的繁忙。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老话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进入寒露节气,也来到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冬小麦需经历低温春化阶段,即0-7℃持续一段时间,寒露播种可使小麦在冬季来临前完成基本生长,避免过早或过晚播种导致的生长不良。如果在秋分播种就会因气温过高而导致小麦徒长,消耗过多养分,降低抗寒性;如果在霜降播种,则可能因低温抑制发芽,甚至造成种子腐烂。因此寒露是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期,并且寒露前后,随着秋季降雨减少,土壤湿度适中,既能保证种子吸水发芽,又可以避免积水导致烂种。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古人把寒露节气分为三候,即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南迁并非同时启程,而是分批有序,古人将仲秋先至的鸿雁称为“主雁”,寒露后至的称为“宾雁”。在白露时节,部分鸿雁已启程南下,待到寒露时节,最后一批鸿雁才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列,完成年度迁徙。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进入寒露节气的中期,虽说雀鸟渐少,但海边却突然出现大量蛤蜊。古人发现蛤蜊的条纹与雀鸟羽毛相似,颜色亦相近,便认为雀鸟化为了蛤蜊,标志着天气进一步寒冷。

三候“菊有黄华”,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其开花需满足每日光照时间短于12小时的条件。寒露期间,随着北半球昼短夜长,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临界值,从而会触发菊花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花芽分化并快速开花。此时百花凋零,菊花独放,因此菊花也成为了坚韧与孤傲的象征。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今年的寒露节气不一般,属于“上午寒露”。今年寒露交节的具体时间为10月8日8点40分57秒,农历八月十七。很明显这属于上午的时间,即午时(11点至13点)之前,因此今年是“上午寒露”。

老话说“上午寒露冷冬临,下午寒露暖冬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交节的具体时间在上午,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则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就会比较寒冷,这样的冬天也被称为“冷冬”;相反,如果寒露交节的具体时间在下午,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会比较暖和,这样的冬天称之为“暖冬”。当然,农谚有着时间性、地域性,并不能完全参考,因此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古代没有先进的天气预报,古人就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很多观察天气的经验,就以此经验来推测之后的天气走向,以便更好的进行农耕事宜,关于寒露农村有一句老话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我们来看看农谚咋说的,建议早了解。

一、寒露一日雨,入冬也难停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交节当天下了一整天的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降雨天气会比较多,甚至会一直持续到进入冬天的时候。

寒露是秋季晚熟作物的成熟期,此时需要及时收割,而现代收割多依赖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如果遇上了持续降雨天气,那么就会导致田间土壤过湿、泥泞,机械无法下地作业,甚至陷入泥中。例如,晚稻等作物若无法及时收割,可能会因倒伏、霉变或穗粒脱落造成产量损失。即使采用人工收割,湿滑的田间条件也会增加劳动强度,降低效率。

除此之外,水稻等晚熟作物收割后,并不能直接存放进粮仓,而是需要先及时晾晒以便降低含水量,防止霉变。如果出现持续降雨天气,就会导致无法晾晒,当秋收作物长时间堆放在潮湿环境中,很容易滋生霉菌,产生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影响品质和产量。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二、寒露大雨滂沱落,麦苗只能水中捞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交节当天下起了很大的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会出现持续降雨天气,从而导致农田积水,冬小麦的幼苗被雨水淹没。

寒露是越冬作物播种、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虽说刚播种的越冬作物需要雨水的滋养,但持续降雨天气却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持续降雨会导致土壤水分饱和,低洼田块很容易出现湿渍害,阻碍农作物根系的呼吸,影响其生长。例如,油菜根系受阻后发育缓慢、发育期推迟,从而导致较迟的油菜出现黄叶、死叶现象。

除此之外,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需要经历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而持续降雨虽说会伴随低温,但如果温度过低或时间过长,就会干扰农作物的春化过程,导致开花延迟或结实不良,等进入寒冬以后,农作物就会因发育不良而出现冻害。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三、寒露晴空照,百物好生长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交节当天是晴空万里的天气,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之后的晴天较多,这为越冬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寒露属于秋季后期的节气,此时如果晴天多,说明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高,这能为越冬作物提供充足的光能。而这些农作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更多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等,从而为越冬储备能量。例如,小麦在分蘖期需要充足光照以形成健壮的分蘖,为次年高产奠定基础。

而且,晴天多意味着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夜间温度较低可减少呼吸作用消耗。这种“高光效、低消耗”的模式能使农作物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以此增强抗寒能力。加上秋季后期晴天多,意味着白天温度较为温暖,可有效缓解冷空气对农作物的直接冲击。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四、寒露太阳笑,腊月大雪飘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这天的太阳很大,说明是一个晴天,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冬季的寒冬腊月会迎来较多的降雪天气。

冬季降雪较多往往会带来更为寒冷的天气,人们出行需要格外注意防寒保暖,但降雪天气对农作物来说却有着很多的好处。首先,降雪后,当积雪覆盖在农田表面,会形成一层疏松多孔的“雪被”。而雪的导热性差,能有效阻隔外界的冷空气与土壤的热交换,以此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例如,当气温降至-10℃时,5厘米厚的积雪可使土壤温度保持在0℃左右,保护越冬作物的根系和地下部分不受冻害。可见“瑞雪兆丰年”并不是一句空谈。

其次,雪融化时,水分缓慢渗入土壤,为农作物提供持续的水分供应。与雨水相比,雪水渗透更均匀,不易造成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据测算,10厘米厚的积雪融化后,可以为每亩地补充约20至30立方米的水分,相当于一场中雨的降水量。并且,冬季降雪后,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墒情改善,有利于来年春季作物返青和生长。尤其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冬季降雪是重要的天然灌溉水源。

今日寒露,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寒露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综上所述,老人说最怕“寒露一日雨”,这是因为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如果寒露这天下起了雨,这预示着接下来的降雨天气较多,这不仅会阻碍秋后、秋播等农耕事宜,还会对越冬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阻碍。

今日寒露,我这里晴空万里,您那里天气如何?欢迎讨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