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加注专属标识,让无堂食外卖告别“隐秘的角落”| 新京报快评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7日 22:04 1 admin
加注专属标识,让无堂食外卖告别“隐秘的角落”| 新京报快评

监管举措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加注专属标识,让无堂食外卖告别“隐秘的角落”| 新京报快评

资料图:新规要求为无堂食商家加注专属标识,并对展示位置和页面进行规定。图/IC photo

文 | 苏士仪

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10月16日了解到,针对网络餐饮服务中平台责任不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管理不严、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等薄弱环节,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从内容看,不少规定切中当下关于外卖的各类痛点。如《规定》明确,网店招牌名称应当与实体经营门店招牌名称一致;取餐地址与经营资质载明的经营场所一致。再如,《规定》要求,要为无堂食商家加注专属标识,并对展示位置和页面进行规定,这一要求精准回应消费者对“幽灵外卖”的担忧,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平台上无堂食外卖的监管问题,频频引发讨论。尤其是,此前无堂食外卖商家在厨房卫生、使用过期食材等方面的乱象引发关注后,一度被指成为食品安全风险的“重灾区”,引起了舆论集中声讨。在此背景下,无堂食外卖自然不能再躲在虚拟平台后面,以隐秘的姿态面对消费者了。

今年3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而在此前的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要完善对无堂食外卖等新兴经营形态管理要求,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一系列针对“无堂食”外卖的意见和建议,呼唤针对无堂食外卖具体监管举措的出台。今年6月,重庆发布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从准入门槛、经营场所、食品加工制作、外卖配送等环节,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而此番《规定》的出台,则从全国层面回应了各方的呼声。

除了要求“为无堂食商家加注专属标识”外,《规定》中的“网店名应与实体门店名一致”“取餐地址与经营资质载明的经营场所一致”等要求,更是从源头遏制了商家资质造假的冲动。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规定》相关做法的落地,显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细化各方在食品安全上的责权边界,强化针对无堂食外卖商家的常态化管理。而于消费者而言,此举也可以提高无堂食外卖的透明化程度,让消费者在信息对等的平台环境中进行选择,进而以更完善的举措确保无堂食外卖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举措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既往的经验表明,针对市场中的诸多问题,监管要求再详细,如果在落地执行层面出了岔子,难免会让监管力度大打折扣。因此,强化无堂食商家常态化管理,除了监管部门要下功夫外,更关键的是,需要平台在标识管理层面多“上心”。

比如,在落实“为无堂食商家加注专属标识”要求的过程中,要强化审核门槛。同时不妨不定期予以抽检,提高消费者对这类投诉的受理权重,将标识与信用评级等挂钩,一旦发现相应问题,便对其予以店铺降权、下架等程度的处罚。如此,方能避免部分不良商家蒙混过关。

总而言之,随着无堂食外卖商家逐步“亮明身份”,公众期待,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平台和商家,都能够各司其职。毕竟,只有如此,监管部门出台的系列举措才能够切实落地,以更好守护消费者的“舌尖安全”。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赵琳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