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9日 01:57 1 admin

图文/王海

【本文配图多源于软件】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怀柔北房镇“新房子村”东南约一公里处有个“小辛庄”。其实“小辛庄”,现用“辛苦”的“辛”,原来也是“新旧”的“新”字。《怀柔地名志》记载,新房子村“清初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建立,初称兴隆庄,居民多姓李。因建房晚于周边村落,房舍较新,故俗称新房子,原名渐被遗忘”。

小辛庄村“明末李姓迁此定居,初称李辛庄。清代属密云县管辖,因附近有大辛庄,故改称小辛庄”。

长期以来,一些相关的宣介文章多是根据县志记载,认为这两个位于潮白河右岸的聚落,形成于明末清初,属于相对“年轻”的村落,充其量也就 300 年左右。也都认同村落的成因都是李姓移民定居。

然而志书中“清时属密云”的记载,却像藏了故事的一个伏笔——为何清代至民国三百年里,在怀柔境内会有属于密云县的辖村?

近年笔者读史发现,这两个村落的实际历史远超志书所记,都能追溯到六百多年以前的明代初期。以下简单说一下。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小辛庄在元代以前是否已有聚落目前尚无实证,但可确定,明代初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聚居区。

关键证据是:这个“插花”在怀柔境内的村子,在清康熙初建制后,始终隶属“顺天府密云县中卫里”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所谓的“密云中卫里”,实际是清初清廷接管明代“密云中卫指挥使司衙门”后,通过裁撤卫所、改制为民政而形成的乡镇级别的基层建制。

既然清初小辛庄被划属密云县下辖的中卫里,就说明这里原属于明代“密云中卫指挥使司”所管的军屯地块,也就必然会有军户聚居从事屯田耕作。

如果以固定居民、耕地以及稳定的行政管辖作为聚落标志,此处在明初就已经有村落的雏形了。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关于“密云中卫”设置时间,有人说在明洪武五年,亦有人考为洪武四年,其实这不算啥分岐,因为一个组织或机构的设置与完善有可能跨年度。

密云中卫曾在密云、怀柔、顺义、平谷、三河等县设置29处屯田所。其中明清时期的怀柔县境内有十处,按今天怀柔区域说有六处。另外明代的怀柔境内还有其他如,彭城、金吾、永清、义永等卫所属的四五处屯所。

其中密云中卫的“周庄前屯”(今大周各庄)与“周庄后屯”(今小周各庄)均在今天的北房镇。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这些屯所实行“百户所”建制,每屯约有百个军户。按明初军屯制,平均每军丁授田50亩,每丁的背后就是一个军户。因此,一个百户所约有耕地数千亩。为便于耕作,一般都按“总旗”(每旗50军丁)为单位分散经营。因而“周庄前屯”在屯所东不足一里的今小辛庄地,拨派军户设置分屯点,既符合实际又合常理。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在明代军屯的屯政管理中原有各类指示性地名,多刻于庙碑或地界碑上,然而多已不存。清初实施“军改民”的政策后,这些分屯点的管理就按地理位置以及原来所属被归纳到密云县中卫里,成了“新庄”,再后逐步演变成“小新庄”,最终定型为今天的“小辛庄”村。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房子村的情况与小辛庄类似,但略有不同。这个村在小周庄侧后位置,仅半里之遥。俩村古有河沟分隔,今仍各在公路两侧。

小周庄在元代应已聚落,元末许因战乱而荒废。明初改元大都为北平布政使司后,就有就了密云中卫,随后就设置了“周庄后屯”等屯田所。关于小周庄村,现如今在民间仍有“周府屯”之称。

这个屯也应是百户所建制,很可能也分出一个总旗的军户在今新房子村域地居住屯垦。其佐证是:怀柔与密云古地图都将新房子地标注为密云县在怀柔境内的“飞地”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综合以上可知,今日北房镇的小辛庄与新房子两村之所以用“新”字为名,是因为清康熙三年在落实“裁明代旧卫,设清代新村”政策时,把旧建制改成了新建制的“新”。但这俩村作为军屯户聚落的历史可上溯至明洪武初年,至今已超六百年了。

因此,《怀柔地名志》所载两村“明末清初移民成村”之说还有待完善,尤其是“清初由山西洪洞移民”之语,更是不可能。当然,这并不是修志者之误,因为当年编纂的志书,是根据各乡、各村上报的采访材料汇总而成的,只是编者无暇或无条件一一核实而已。

另存一旁证:清初朝廷将前明勋戚田地以及密云中、后卫的23处军屯官地圈划为内务府“皇庄”和八旗佐领田产,把剩下的12处划入密云县新设置的“中卫里”。而大、小周庄作为明代屯田所的主屯,除耕地外必有官署、仓房、畜棚等公产,所以,内务府才能迅速委派庄头和数个包衣户前来设立皇庄。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据清内务府档案资料,康熙初年周各庄皇庄由内务府会计司管领“托麦”负责。康熙十八年的庄头是“刘大个子”。

所以,清皇庄的设置以及延续经营至清末的史实,完全可以反证今天的大小周庄,曾是明代密云中卫的屯田百户所。两所周边的旗屯军地、旗屯军户住地就是今“小辛庄”、“新房子”俩“新村”的最初聚落地。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新”村不新·怀柔两个带“新”字的村落,竟有六百多年历史

2025年10月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