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新闻e周见|e周纵横】宁夏:文旅从业者,让旅行充满温度!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2日 08:52 3 admin

【来源:宁夏广电新闻中心】

记者 | 刘海燕 王昭

近年来,宁夏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当然得益于宁夏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离不开一批批新兴与传统职业人群的共同努力。

【新闻e周见|e周纵横】宁夏:文旅从业者,让旅行充满温度!

他们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体验的缔造者。这些文旅人的出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层次,拓展了旅游服务的领域,使“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转向更有温度与深度的“沉浸式”旅行,为宁夏文旅产业注入了全新价值。

【新闻e周见|e周纵横】宁夏:文旅从业者,让旅行充满温度!

新职业 新图景

马家威是一位满怀热忱的沙漠观星师,带着对星空的痴迷与多年积累的青少年教育经验,他毅然加入沙坡头旅游景区,成为了一名专业的 “追星猎人”。白天,他带领孩子们徒步沙漠,教大家认识沙蒿、沙棘等植物。夜幕降临时,他又准时开启星空讲座,用生动的语言解读星座奥秘。

当午后的阳光为沙漠披上一层金色,22岁的刘鑫正举着相机,在沙漠里追逐光影。一次旅行,让这个来自成都的小伙子被沙漠独特的风光所吸引。选择留在这里,他平均每天能为七、八个游客定格美好瞬间。

夕阳西下,咖啡师苏越已经在沙漠旁的咖啡室里忙碌起来。他调制的咖啡不仅口感醇厚,还融入了星空、沙漠、黄河等元素,成为游客感受中卫文化的独特载体。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副局长马珊丹表示,文旅部门将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对接,吸引更多有想法、有热情的年轻人投身文旅产业。

【新闻e周见|e周纵横】宁夏:文旅从业者,让旅行充满温度!

非遗“手作” 传承“焕新”

来宁夏旅游,游客买的很多纪念品,很有可能会是珍贵的非遗技艺产品。这其中,非遗传承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文化记忆的守护者,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者。

传统非遗技艺在新一代传承人手中焕发新生,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产品,不仅让非遗技艺获得新生,还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走进贺兰山脚下的漫葡小镇,非遗传承人宋笑珍的工作室宛如一个微缩的宁夏风景画廊。她以黄河滩上的石头为画布,将民间花鸟字画技艺与本土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开创出独具魅力的黄河石画艺术。她的黄河石画《平安如意枸杞香》系列获得2025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

在青铜峡市的青峡绣女匠心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秋梅向学员们传授编结技艺。她创立的“不尤手作”品牌,成为当地热销的文创产品。

在宁夏,丰富的非遗文创产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消费的品质与附加值,也为传承人带来了经济收益。

【新闻e周见|e周纵横】宁夏:文旅从业者,让旅行充满温度!

真诚相待 宾至如归

今年8月,一位东北游客在参观宁夏博物馆时,向讲解员提了一个问题,当时,讲解员未能解答出来。没想到,讲解工作结束后,这位讲解员立即请教同事,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到这位游客,并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东北游客被讲解员的热忱细心深深打动,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视频,直言“对宁夏这片土地恋恋不舍”。这看似寻常的一幕,生动地诠释了高品质服务在文旅体验中的核心价值。

近日,“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游客免费邮寄丢失物品”的暖心举措引发关注。当游客直言:“银川太美,下次还来”,这种源于真诚服务的口碑更具感染力。

“十一”假期期间,西夏陵景区迎来旅游高峰。讲解员纳晶熟练地向游客讲述着西夏陵作为“多民族智慧典范”的历史渊源。从初出校园的导游新人到独挡一面的金牌讲解员,西夏陵见证了纳晶的成长,她也亲历了这座千年陵墓从区域景点到世界遗产的蝶变。

宁夏,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导游、讲解员。他们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闪光的人格魅力,让真诚服务成为宁夏文旅好口碑的“加分项”。

【新闻e周见|e周纵横】宁夏:文旅从业者,让旅行充满温度!

文旅人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

正是这些扎根于土地、执着于专业、热情于传播的从业者,构筑起宁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他们与文旅产业之间“双向赋能”:产业的繁荣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他们的创新与实践,又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一个地方要成为游客们心之所向的“打卡地”,壮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固然是基础,但人文的温度与服务的深度,才是触动心灵、赢得口碑、塑造持久吸引力的关键软实力。

编辑:金元

责编:徐海鹏 沙晓莉

审稿:哈金军 马秀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