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3日 10:12 3 admin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开栏的话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也是文化的“密码本”。或许是机缘巧合,又或许因云南本就包容万千、丰饶多姿,我们在策划中发现:将“滇地宝藏”四字如庖丁解牛般拆开,其所含的偏旁,竟与这片土地的天然气质不谋而合。云新闻特别推出《滇地宝藏》系列策划,从水(氵)、土(土)、宝(宀)、草(艹)四重意象出发,带你走进地名背后蕴藏的云南故事。

这一次,我们不止于风景推荐,更愿邀你走进地名的笔画之间:在“水富”的润泽中感受生命流动,于“红河”的沃土上见证丰收的馈赠,从“宁洱”的屋檐下聆听历史的回响,到“绿春”的山林间亲近自然大口呼吸……当水的灵动、土的厚重、人文的积淀与生态的葱茏在云岭大地上交织融合,我们终将领悟“滇地宝藏”四字背后,蕴藏的是山河为卷、人文为墨的绵长叙事。真实、立体、丰盈的云南,不仅是远方,更是心灵可以栖居的诗意故乡。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宝藏”档案

地名:洱源【ěr yuán】

坐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的洱源,境内山岭纵横,湖泊棋布,河流如织,鱼类品种达10科36种,加之肥沃的土壤,田渔丰饶,被称为“鱼米之乡”;水草丰茂,饲料充足,饲养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乳牛之乡”;近年来,海菜、莲根、慈姑、茭瓜等水产产业和温泉旅居产业“多面开花”。

这里因水得名——

洱源原名“浪穹”,据《元史》载“浪穹乃(唐时六诏之一)所居之地”,曾是洱海地区六大部落之一的浪穹诏所在地。白族语为“老浩西”,即“澜沧江之地”。元明清时期,这里先后称为浪穹州、浪穹县。最终,在民国元年(1912年),因地处洱海源头而改名为洱源县。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洱源县、邓川县同属大理专区,1956年11月起同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洱源、邓川、剑川三县合并,成立剑川(大)县。1961年10月撤销剑川(大)县,原洱源、邓川两县合并称洱源县。

洱源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了“一村三渡水,十里九重山”的独特地貌。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西部山区,高山峡谷、巍峨绵延

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

东部坝区,江河如织、湖泊棋布

一派高原水乡风光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黑潓江、罗时江、永安江、㳽苴河、弥茨河、凤羽河等560余条支流贯穿山间田坝;海西海、茈碧湖、绿玉池、东湖、西湖秀媲瑶池……

这里因水而兴——

洱海的源头,水是清透的,海菜花便在这琉璃般的水域中醒来,细长的茎蔓如绿色的丝线,托起洁白的花瓣,浮漾于水面。海菜花只生长在至清至纯处,像大自然亲手书写的生态密码。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2024年洱源全县种植海菜花达3000亩,年产量5400吨,实现产值3840万元,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小小的海菜花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菜”。

此外,“洱源海菜花”还是云南省唯一入选2024年第二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的绿色优质农产品。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光照充足、温暖宜人、水文丰茂、干湿季节分明、牧草资源充足、奶牛养殖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等一系列的优质条件叠加于此处,造就了洱源得天独厚的优质牧场奶源地优势。截至目前,全县奶牛存栏31431头,生鲜乳年产量约17.97万吨,年产值6亿元。

这里以湿养湿——

“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这一理念深深镌刻在每一个洱源人的心底。作为洱海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洱海的生态环境。据统计,每年通过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这3条主要入湖河流流入洱海的水量占洱海总入湖水量的50%左右。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为了守护好洱海,洱源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推广绿色生态农业……经过不懈努力,洱源县不仅有力保护了洱海上游河湖良好的生态功能,还实现了产业发展。海菜花发挥水质监测的作用,实现湿地涵养,实现“以湿养湿”。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洱海源头徐徐展开。

洱源县湿地面积广阔,达6.88万亩,其中自然湿地3.02万亩、人工湿地3.86万亩,湿地保护率达48.83%,自然湿地保护率更是高达51.39%。

这里白族文化浓郁——

洱源与剑川、鹤庆构成的“洱剑鹤”地区,是大理白族文化的核心承载地。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洱源是著名的“白族唢呐之乡”和“白族文化宝库”。洱源唢呐乐广泛应用于白族地区的生产劳动、婚丧喜庆、戏剧舞台、民俗节庆等各种场合,传统曲目极为丰富。青梅刻玉菊,一缕酸甜勾连唐风宋韵,唢呐裂云霄,十里音波荡开湖山乡愁……

洱源顶级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使这里成为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今天,就让小编带您走进洱源

↓↓↓

茈碧湖镇

特色:水乡&非遗体验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茈碧湖有大量的生态湿地、水滨、野生鸟类,还有大理地热国、世外梨园等景点景区,适合徒步、骑行、露营、团建、摄影等活动。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每年7月,松鹤村3万亩梅子成熟,这里种梅、产梅、制梅历史悠久,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既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美食,也是一种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2022年12月,洱源雕梅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右所镇

特色:温泉&水乡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境内的西湖在云南高原湿地中景观独特,白族风俗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云南省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徐霞客泛舟西湖时,被西湖的山光水色和荷花渔村所陶醉,欣然在其游记中赞道:“汀巷相同,曲折成趣,深处则旷然展镜,夹处则然美丽。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

右所镇除了有大理西湖这样的顶级自然风光,还有下山口天然温泉。

牛街乡

特色:天然温泉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十里一汤,五里一泉”。洱源地热资源丰富,是洱海源头“一座有温度的惬意小城”。其中,牛街乡将‘自然之水’变成当地康养旅居产业发展的‘活水’,不少旅居客来到这里,泡泡温泉、跳跳舞,在氤氲弥漫间洗去一身疲惫,尽享惬意时光。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温泉煮就的汽磺蛋,吸一口软嫩鲜香,是独有的暖身美味。在温泉中听雨声伴泉鸣,寒意尽散,只剩满心松弛。

凤羽镇

特色:古镇&现代艺术

云新闻·滇地宝藏⑤丨走进洱海之源 感受高原水乡韵味

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几年有许多艺术家在凤羽创作实践,“白驹过隙”“三个苹果”“空中稻田剧场”“星空餐厅”等艺术作品与这里的古镇乡野完美融合,充满现代艺术气息,还能体验凤羽砚台制作技艺。

正如洱源的名字,“洱”是水的记忆,“源”是生命的开端,这片水源地与湖泊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个被河湖深情眷恋的高原水乡

如一首潺潺流淌的生态赞歌

于万千河湖的粼粼波光里传唱不息

滇地宝藏,我们下期再会~

云南日报-云新闻 联合出品

策划:谢炜

图片来源:洱源发布 洱源文旅 洱源招商 洱源融媒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兴文

美编:潘彬琼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