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到极致便是美?”在赏石艺术里:“丑是相对美,美也是相对丑”。曾有一位业内玩石大家,拿着一方丑石,从50元的价值,给它炒作到过亿名石,看完气的网友直...
2025-10-26 0
参加徒步的青年代表们
10月19日,当“走进吴起 走向胜利”的鲜红标语闯入视野时,参加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的300余名青年代表来到了延安市吴起县。
九十年前,同样是在这样的秋意里,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队伍,带着对光明的信仰,从赣南的寒风中跋涉而来,在陕北的霜雪里扎下了根。站在陕北的山峁上回望,那支目光如炬的队伍,早已在这大地上写下精神的丰碑。
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启动。
“长征是宣言书”:它让我们相信并让我们看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期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最终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长征期间,红军将士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指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值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10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在延安市举办。这个活动像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通道。
“我们开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重走长征路等活动,组织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举办革命文物‘开学第一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舒平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总抓手,着力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推动伟大长征精神在三秦大地代代相传、落地生根。
甘泉县五里桥生态农业
“长征是播种机”:在陕北大地撒下奋斗的种子
埋头奋斗,是对历史的抬头仰望。
九十年风雨兼程,长征精神早已融入陕北的泥土。新时代,陕北人民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徒步团团员们在延安市甘泉县五里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所经过的地方徒步时,稻浪翻滚的田间,青年代表们亲身感受“旱地变水田”的农业模式,见证“千斤稻、百斤蟹,一地双收”的丰硕成果。2019年,延安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2024年,延安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867元、17705元;
徒步团团员们眺望吴起县山峁时:植被铺展成无边的锦缎,风过处,层林翻涌如彩色的浪。站在山梁远眺,沟壑被绿植填满,田垄与彩林相映,偶有飞鸟掠过林间。延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退耕还林25载,让昔日的“黄土高坡”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徒步团团员们瞻仰宝塔山等革命遗迹:陕西推动形成以“一路三线十二区多点”为主体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发展战略格局和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展示体系的实践。陕西科学划定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和传统利用区,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的保护格局。
从旱地变水田的农业模式,到黄土坡披绿的生态蝶变,再到红色根脉的系统守护——当青年代表们从徒步中明白:所谓“播种机”,从不是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让精神的火种在实践中持续燎原,让改变发生在身边。
徒步活动
“长征是宣传队”:它让青年获得了向上的力量
当长征的奋斗果实挂满枝头,它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是化作照亮青年心灵的灯塔,让更多人在触摸历史中锚定前行的方向。
伴随着秋雨的泥泞,青年们登上延安市甘泉县圪崂村对面山,行走、攀爬、冲锋……1935年11月初,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会师的过程中,曾从这座山上行军经过。隔着历史的长河,新时代向90年前行军经过此处的青年们致以深切的缅怀。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徒步者,更是精神的接班人。
在红秀《延安 延安》剧场,响起了啜泣声。许多青年代表在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或驻足沉思,或交流感受,或拍照留念。这种情感的共鸣,正是长征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所在。
1935年11月5日,在漫天大雪中,毛泽东面对着300余名红军战士,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站在“雪地讲话”旧址前,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代表徐博伦心潮澎湃:“重走长征路是读懂这段历史的第一步。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青年们在枣园革命旧址同上一堂主题思政课。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龚俊卓说,面对当下的挑战,新时代青年当以“信念”破“内卷”焦虑,以“奋斗”拒“躺平”心态,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走好属于这一代人的每一步。
重走长征路的青年们,在追寻什么?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已经给出了部分答案。
团队成员齐唱《歌唱祖国》。
于是,他们看到:
在吴起县的广场上,与今夏洪水抗争过的县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人们和着鼓点,挥动着各色的绸扇扭起了秧歌;
在宝塔山下、延河水畔,“延安精神红领巾讲解团”的“小小讲解员”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着“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在起点新闻客户端的“云长征”互动答题小程序上,青年网友学习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并在指尖进行答题竞赛;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报告厅,《歌唱祖国》的歌声响起:“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徒步活动胜利结束。青年代表们整理行装,以延安为新的“出发点”,踏上新的“长征”。
那么,重走长征路的青年们,到底在追寻什么?更完整的答案,将藏在他们自己的新“长征”路上。
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 贺桐 宋洋
编辑:聂粤
来源:西部网 ©原创
相关文章
“丑到极致便是美?”在赏石艺术里:“丑是相对美,美也是相对丑”。曾有一位业内玩石大家,拿着一方丑石,从50元的价值,给它炒作到过亿名石,看完气的网友直...
2025-10-26 0
四十岁以后,跑步不是为了跑得快,是怕跑不动。 你可能没注意,小区里那个总穿旧运动裤慢悠悠遛弯的老张,去年一口气跑完了全程马拉松。 不是他天赋异禀,...
2025-10-26 0
近日,“茶淀非遗live秀暨周末文艺派对”在茶淀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活动通过非遗活态展示、潮流文艺表演、特色美食市集及消费互动体验,打造了一场沉浸式...
2025-10-26 2
广州塔下,人群簇拥,定睛一看,一张张国际面孔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在光影与文化的交融中开启深度探索广东的精彩旅程。10月22日晚,“发现精彩广东”——广东...
2025-10-26 2
站在千山头奚仲墓前的松树下,风从墓道旁的松柏间穿过来,带着些微的土腥气。墓前的祠堂虽几经修缮,木梁上仍留着岁月的纹路,像老人手上的青筋。有当地人指着祠...
2025-10-26 0
怀化市区六大“名公厕”方便的时候去“方便”一下 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体现,公厕是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这几年,怀化城市建设在不断推铺,城市轮廓逐渐扩...
2025-10-26 2
10月中下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景区内的大小湖泊清澈见底,与湖两岸的草地和树木,以及到此歇息的各种野生...
2025-10-26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