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6日 09:24 3 cc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谢小青

晨光初透,驱车驶向衡阳县库宗桥镇华山村。不过一小时,窗外景致已从都市楼宇切换为田园风光。金华山,便坐落于此。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仰望金华山。

此山古时候称“小云山”,清朝道光年间,始称“金华山”。

据宋代史载:全国五千二百七十座名山,小云山排列三十六洞天之一,乃衡邵名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

山脚的牌坊上,“金华山生态旅游区”几个大字在秋阳下显得格外醒目。

选择沿盘山公路步行而上,路虽弯曲,却更宜漫步赏景。秋意在这里有了具体的形态和声音:道旁枫香与樟树的叶片,已被季节调和出丰富的色彩,明黄与残绿交织,宛如一幅斑斓的油画。

金华山属于大云山脉最高峰小云山支脉地段,森林覆盖率达95.4%,堪称天然氧吧。行走其间,满目苍翠,绿浪翻滚,每一口呼吸都带着草木的清新与湿润,令人神清气爽。

约三十分钟后,行至半山腰的福益亭。亭西对联书“金华山上千秋月,福益亭前万载春”;亭东对联书“千里山峰空碧静,百村雨露有情声”。看简介得知,此亭为当地乡贤捐资建造,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深情。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俯视金华山(资料图)。

此时攀登者额间必已是渗出细汗,可于亭中小憩,一阵山风穿亭而过,带着沁人的凉意,顿觉舒爽。立于亭中观景台凭栏远眺,视野豁然开朗,山下的田园、屋舍、道路尽收眼底,一种开阔之气油然而生。

歇够了脚,继续向上。山路明显陡峭,呼吸声也渐渐粗重。

也不知过了多久,眼前忽然一亮,终于来到了此行的高点——金华观。

这座始建于唐朝天宝八年(749)的古观,已在此静候了一千多个春秋。

站在这道观前,时间的感觉便不同了。这里只有风,只有云,只有亘古的寂静。

相传唐中宗神龙年间,河南洛阳人申泰芝得道后云游至金华山,见此山风景秀丽,于天宝八年在山顶建茅庵,始称“云山观”,今称“金华观”。他在此炼丹修道,悬壶济世,其仙逝后,被唐玄宗封为“元真妙人”,并塑其像,是为金华观庇佑真神。

旁边的观景台,是此行的华彩乐章。凭栏而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涌上心头,至此方知其境界。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春山花海(资料图)。

群山俯首,而最动人的是眼底那幅秋日“丰”景图:成熟的稻田铺开一片沉甸甸的金黄,与青山的黛色、民居的素白、秋叶的斑斓,交织成一幅壮丽的锦绣。钟灵毓秀的金华山,风光万千,每年一度的“油菜花节”更是驰名天下,将春天的热情与秋天的丰饶完美串联。

带着满身的山气与满心的丰盈,踏上下山的路。再经福益亭,已有后来者在休憩赏景。再次仰望那座牌坊,“金华山生态旅游区”几个大字,在午后的光线中,愈发显得沉静、悠远。

这种攀登,是一次身体的出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沐浴。让人领略秋山的静谧,也阅尽丰收的壮美。

山脚下,全省首家“花海邮局”静静伫立。推门而入,仿佛打开了一个色彩的记忆匣,游客可以挑选印有春日油菜花海的明信片盖戳寄往“远方”,亦可将选购的当地特产邮寄回家,提前感受这座山的别样温情。

登山指南

春赏花海,秋览层林!从衡阳县库宗桥镇华山村出发,步行往返登山约1小时。春季山脚油菜花海绚烂如金,秋日山间枫樟斑斓。半山福益亭可休憩观景,登顶金华观可俯瞰田园锦绣。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我为峰途丨金华山:秋登金华满山翠,俯瞰田园稻浪飞

(编辑:聂山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