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联题怀柔劳动大厦绿地公园栖云亭及赏析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2日 21:52 1 admin

联题怀柔劳动大厦绿地公园栖云亭及赏析

林承强 撰


一镐能开千载路;

双肩可担万家春。


以下是对林承强先生为怀柔劳动大厦绿地公园栖云亭所作楹联的赏析,结合联语内涵、地域背景及劳动文化主题展开分析:

一、联语内容与意象解读

上联“一镐能开千载路”,“镐” 作为基础劳动工具,象征劳动者开拓进取的精神,呼应怀柔区作为京郊生态发展区的建设历程。“千载路” 暗喻劳动创造的历史延续性,既指怀柔从古至今的交通发展(如京加路、富乐大街等主干道),亦喻文明传承之路。哲理升华:以小见大,突出个体劳动与时代发展的关联,体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下联“双肩可担万家春”,“双肩” 代表劳动者的坚韧担当,契合“劳动大厦”周边的人文环境(如怀柔区人社局所在地)。“万家春” 以春日生机喻民生福祉,暗合绿地公园“栖云亭”的自然意境,传递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社会意义:强调劳动与民生福祉的紧密联系,呼应“劳动文化”主题中奉献与责任的核心理念。

二、艺术手法与创作特色

对仗工巧,张力鲜明,数量词对比:“一镐”对“双肩”,以微小个体工具对应宏大群体力量;“千载”对“万家”,时空交织,形成历史纵深与社会广度的双重张力。动词力度:“开”字展现破土而出的开创性,“担”字凝练负重前行的责任感,动静结合中凸显劳动的动态美。

双关与隐喻的运用,地理双关:“路”既指实体道路(如怀柔富乐大街、京加路),亦喻发展之路;文化隐喻:“春”既指自然生机,亦暗含政策惠民的“春风”(如怀柔劳动大厦承载的公共服务职能)。语言凝练,气势恢弘,联语仅14字,却融工具、人体、时空、自然于一体,实现“微物见乾坤”的史诗感,与颐和园名联“翠色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的壮阔笔法异曲同工。

三、地域与主题的契合性

呼应怀柔劳动文化基因,怀柔区作为北京生态涵养区,其发展史与林业、基建劳动密不可分。联语以“镐”“肩”致敬开拓者,凸显劳动精神的地域传承。栖云亭人文意境升华,“栖云”本喻超逸之境,此联却将劳动融入自然禅意:千载之路始于镐下,万家春色栖于肩头,赋予劳动以诗意栖居的哲学高度,与阿禾公路景点“纤凝”“灵泽”等命名同具天人合一之妙。

四、思想价值与时代共鸣

个体与集体的辩证:镐为个人工具,肩为身体局部,却共同支撑“千载路”“万家春”,诠释“平凡铸就伟大”的当代劳动价值观。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机械化普及的今天,以“镐”回溯农耕文明之根,以“担”指向都市服务之责,为劳动文化注入历史纵深感。

总结:林承强先生此联以器械之微、肩膊之实,承载文明之重、民生之暖,在工整对仗中完成对劳动文化的诗意礼赞。其巧妙植入怀柔地理符号(如道路、绿地),使栖云亭不仅是休憩之所,更成为致敬劳动者的精神地标,堪称“以寸言纳山河,以片语铸丰碑”的佳作。

联题怀柔劳动大厦绿地公园栖云亭及赏析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