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3日 20:00 1 admin

荷兰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尴尬那个2B青年了,在美国的授意下抢劫了中国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收了各大车企的几十亿欧元订货资金,结果因为生产中心在中国交不出货来,被欧洲各国逼得不得不寻求与中国“谈判”,但是中国是绝不会与“抢劫犯”谈判的!现在中美言和暂停贸易战,荷兰已经尴尬的双手都不知道放哪里了。

一纸接管令荷兰陷入全面被动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50%股权穿透制”临时最终规则,将被列入实体名单中国企业的关联投资企业自动纳入管制。不到24小时,荷兰政府便依据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宣布接管总部位于本国的安世半导体,将中国籍CEO张学政逐出管理层,同时切断安世中国与总部的内部网络连接,试图以技术管控逼迫中方妥协。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荷兰的这一操作有着明确的利益考量与政治背景。安世半导体并非荷兰本土培育的企业,2020年由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收购时,其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被原母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放弃。

在中资入主后,依托中国市场的支撑及欧洲市场的拓展,安世半导体短短数年便扭亏为盈,跻身全球功率半导体企业前三,成为实打实的“现金奶牛”。美国的规则出台,恰好给了荷兰觊觎这一优质资产的契机,试图通过政府干预将其收归己有。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让荷兰始料未及的是,事件发展迅速脱离掌控。10月4日,中国相关部门宣布禁止安世中国向境外出口产品,这一举措直接击中欧洲产业的“软肋”。据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欧洲49%的汽车企业、86%的医疗设备企业、95%的机械工程企业以及整个欧洲国防工业,均依赖安世中国封装的芯片。禁令之下,欧洲企业的芯片库存仅能维持半个月至一个月,停产危机瞬间袭来。

中方反制落地

面对荷兰的非法接管,安世中国迅速启动应急方案,宣布“独立运行”并脱离荷兰总部管控。这一举措的底气,源于企业早于2020年便搭建的备胎技术体系,荷兰总部的技术切断并未影响其正常生产。更关键的是,安世半导体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中国,这一供应链布局让荷兰的接管行动沦为“掌控空壳、失却核心”的尴尬局面。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停产危机很快转化为欧洲企业对荷兰政府的集体施压。宝马、奔驰、大众等车企停产一天的损失就高达数千万欧元,德国总理在欧盟领导人峰会上直接向荷兰首相斯霍夫发难,质问其为何贸然采取接管行动。本田汽车在10月下旬率先宣布暂停墨西哥工厂生产,成为大众之后第二家因芯片短缺停产的国际车企,欧洲产业界的焦虑情绪持续升级。

压力之下,安世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更让荷兰政府颜面尽失。为恢复供货,欧洲客户需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供货合同、重新支付货款,且必须采用人民币结算,同时安世中国将优先保障国内车企供应。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这一要求意味着,荷兰总部彻底失去了对客户资源和现金流的掌控,此前通过三角贸易模式赚取的中间差价和利润被完全剥离。面对企业停产的巨大损失,欧洲企业不得不接受这些条件,荷兰政府的接管行动最终沦为“为他人作嫁衣”。

美国态度反转

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的政治背书。但就在荷兰骑虎难下之际,美国的对华政策突然转向,让荷兰的处境雪上加霜。10月30日,美国宣布与中国暂停贸易战一年,同时暂停实施9月29日出台的“50%股权穿透制”规则,双方经贸关系基本恢复到当年4月之前的状态,甚至取消了此前针对芬太尼的关税。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美国的突然妥协,相当于彻底抽走了荷兰接管行动的合法性基础。荷兰当初的行动完全依据美国的临时规则,如今规则暂停实施,其接管行为失去了最核心的借口。

更让荷兰难堪的是,美国在与中国谈判过程中,并未将荷兰的处境纳入考量,这种“被出卖”的滋味让荷兰成为国际舆论的笑柄。荷兰首相斯霍夫此前还对外辩解,称接管是因为“CEO管理不善”,与中国无关,但这一说法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中方的法律维权行动进一步加剧了荷兰的困境。闻泰科技已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荷兰政府,中国商务部也向世贸组织提出维权申请,指控荷兰的接管行为涉嫌违反国际投资规则。荷兰不仅面临失去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的可能,其国家公信力也受到严重损害——一个随意通过政府命令剥夺外国企业资产的国家,很难再获得国际资本的信任。

欧美壁垒反伤自身

此次安世半导体事件中,欧洲企业难以快速更换供应商的困境,揭开了欧美多年前设置的产业壁垒反噬自身的真相。这些车规级、医疗级芯片的认证体系,正是欧美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而设计的“枷锁”。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以车规级芯片为例,企业需通过AEC-Q100、ISO 26262等一系列认证,仅AEC-Q100就包含41项测试,涵盖极端环境耐力、寿命加速模拟等多个维度,整个认证流程需1至2年时间。

这套认证体系的初衷,是通过设置高门槛,让发展中国家永远停留在产业链低端,为欧美企业代工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中,欧美将劳动力密集、高污染的低端产业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通过认证、标准等手段掌控高端市场和核心利润。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虽然是功率半导体等“低端芯片”,但要进入欧美汽车、医疗等核心领域,必须通过这套复杂认证。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如今,这套壁垒反而成为束缚欧美自身的“牢笼”。欧洲企业在芯片短缺时,即便想更换供应商,也因认证周期过长而无法实现。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欧美设置的其他壁垒也纷纷出现类似反噬。

环保领域,欧美曾以高环保标准压制发展中国家,如今中国已构建起完整的环保设备产业链,并掌控全球大部分太阳能电池和风能产品产能,欧美发展绿色电力反而依赖中国设备;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欧美技术壁垒后,开始主导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制定,曾经的壁垒守护者如今沦为规则追随者。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