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走进齐鲁棉花博物馆:探秘从“籽棉”到“智纺”的现代产业升级之路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6日 02:31 1 admin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主办,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党委网信办协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活动于11月3日正式启动。来自中央重点网络新闻媒体、山东省主要网络新闻媒体的记者走进泰安、德州、淄博,在走读中感受黄河文化的厚重底蕴,见证齐鲁大地的发展脉动,展现山东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探索。

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走进齐鲁棉花博物馆:探秘从“籽棉”到“智纺”的现代产业升级之路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参访山东齐鲁棉花博物馆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5日讯11月5日上午,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一行来到齐鲁棉花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仿佛步入一部厚重的棉花史诗。从古老的纺车、织布机到早期的轧花器械,一件件展品清晰地勾勒出纺织技艺的演进轨迹。馆内特别复原的传统纺织作坊,展示了从棉花到布匹的全过程——植棉、采棉、弹棉、纺线、织造,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这里不仅记载了黄河地区如何成为举足轻重的“白金”产区,更通过丰富的民间织品收藏,展现了传统纺织技艺的独特魅力,让参观者深切感受到,棉花如何从一株植物,通过纺织的魔法,蜕变成温暖人间的衣裳,并深刻嵌入地域的经济脉络与文化肌理。

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走进齐鲁棉花博物馆:探秘从“籽棉”到“智纺”的现代产业升级之路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走进齐鲁棉花博物馆:探秘从“籽棉”到“智纺”的现代产业升级之路

而博物馆外的现实图景,正书写着纺织产业的新传奇。在山东鑫瑞娜家纺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纺织园区内,智能化吊挂流水线高速运转,依托自主研发的3S纯棉舒化技术(打破传统棉花被不可水洗的行业痛点)及省级智能制造场景认证,实现了“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同时,配套全电脑高精度绗缝机、自动成卷机、棉胎加工定型装置等300余台套先进设备,覆盖棉花梳理、铺网、装套、绗缝、检针、灭菌等全流程。每条流水线通过悬挂式吊架连接各工位,形成闭环传输系统,支持中高端纯棉床品的高效生产,年产可达100万套。

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走进齐鲁棉花博物馆:探秘从“籽棉”到“智纺”的现代产业升级之路

更令人振奋的是,产业链正在向高端服装和家纺产品延伸。当地企业建立了完整的设计研发体系,从纱线到成品,从面料到时尚,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正在崛起。以往主要供应原料的棉花产地,如今能够生产出媲美国际品质的床品、毛巾、家居服饰等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对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也更加深入——棉短绒被转化为高档纺织原料,棉籽被提炼成优质食用油和蛋白饲料,形成了一棵棉花、全身是宝的循环经济模式。

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走进齐鲁棉花博物馆:探秘从“籽棉”到“智纺”的现代产业升级之路

这座博物馆,如同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铭记着黄河农耕文明的辉煌一页,也敏锐地捕捉着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从博物馆里古老的棉籽,到生产线上崭新的智能纺织品,齐鲁大地的棉花故事,正如同奔流不息的黄河,在传承与创新中,奔向更为广阔的经济“蓝海”。

闪电新闻记者 胡兴润 王丽雯 德州站 赵宇 苏孟雨 夏津台 于永明 王帅 徐英俊 报道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