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12日 09:10 1 admin

“目前国内最适合举办冲浪比赛的地方,一是海南万宁,另一个就是汕头南澳。”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冲浪项目将于11月13日在汕头南澳青澳湾开赛。正在青澳湾带队备战十五运冲浪比赛的广东省领队兼主教练林海涛对南澳这一“冲浪胜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深广的湾腹、稳定的浪涌与平缓的浅滩,共同构成了青澳湾在冲浪界无可替代的天然优势。赞美这片海域时,来自汕头潮阳海门镇的林海涛脸上洋溢着自豪,“我们海边长大的孩子,骨子里就适合冲浪!”

“不怕浪,敢破浪,爱戏浪”,汕头是一个把“乘风破浪”刻进DNA里的选手。百年前乘着红头船闯海创海,如今汕头人依然在浪尖上书写独特的历史。浪花飞舞,将汕头“冒险实干”的体育性格完美诠释。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浪起青澳,潮涌汕头;“浪”奔浪流,向“汕”向上。

通过这场全运盛会,汕头向全国展示的——是将自然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智慧,是将历史积淀活化为当代动能的能力,更是面向未来时“敢向潮头立”的自信与担当,推动汕头在更广阔的发展蓝海中破浪前行。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赛事引领 冲浪点燃滨海城市

冲浪赛事落地汕头,从不是偶然的流量加持,而是城市体育氛围厚积薄发的必然。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潮汕体育馆、正大体育馆相继落成,汕头体育场馆群的雏形就此奠定,海洋赋予的运动基因开始觉醒。乒乓球赛挥拍正酣,跳水训练水花飞溅,街头巷尾的全民健身热潮持续涌动,承载着一代人的体育记忆在此开启。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十五运赛事扎根汕头,是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一环。从7月的群众体育女子五人制篮球赛,到9月竞技体育女子手球赛,再到即将到来的浪尖上的巅峰对决,十五运三项赛事相继落地汕头,为这座滨海之城注入澎湃动能。

位于中国东南角,汕头既能接收南部海浪能量,又能承接东部浪涌,全年可冲浪天数超过300天。青澳湾宝贵的资源,早已使其成为亚洲冲浪锦标赛等多项国际国内赛事的“老赛场”。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赛事的到来,迅速点燃了整座城市的体育热情:周末的濠江黄金海岸,冲浪体验课排起长队;校园里的冲浪兴趣社团,成了青少年追捧的新潮流;800多名赛事志愿者穿梭赛场,用热情织就服务网络。

更关键的是,赛事撬动的不只是“一时热闹”。今年三季度,汕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全市旅客周转量增长8.1%,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增长20.3%;“冲浪+海岛”“冲浪+美食”的文旅套餐卖得火热,体育消费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选择。

从专业赛场到市井生活的渗透,印证了大型赛事对城市体育生态的深层激活:当体育不再是电视里的竞技,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城市的活力便有了更鲜活的注脚。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底蕴支撑 冠军摇篮的厚积薄发

若说冲浪赛事是引爆点,那么支撑这份热度的,便是汕头积淀多年的文体底蕴与专业运营能力。

作为国内开展体育运动较早的城市之一,汕头形成“人才辈出、冠军扎堆”的体育沃土。在跳水项目上,培养了“金砂三李”、胡佳、谢思埸等一大批杰出运动员,马琳、李春阳、陈定、黄良财、黄文仪等汕头健儿在各大体育项目中屡创佳绩。

据不完全统计,汕头籍运动员已斩获50多项世界冠军。“为广东扛大旗!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承载着广东体育人的期盼与荣光。”在十五运开幕式上担任广东代表团旗手的汕头籍运动员谢思埸,正是这份底蕴的当代传承。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斩获十五运跳水项目两个冠军,不仅是对谢思埸个人实力与不懈努力的最好证明,也是对汕头跳水“冠军摇篮”美誉的又一次加冕。

历史的高光由冠军铸就,城市的活力则需全民共享。汕头深谙,建设体育名城,既要仰望星空,培育更多“谢思埸”式的体育人才;也要夯实土壤,营造人人可参与的文体氛围,而这离不开专业的场馆和走心的运营。

汕头体育中心是粤东目前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体育场馆。作为场馆运营方,珠江文体进驻汕头以来,以“赛事常态化、活动多元化”的运营逻辑,为城市文体生态“造血”。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两年来,秉承着“每月至少一场演唱会”的宗旨,汕头相继举办了超30场演唱会和多场大型体育赛事,让汕头体育中心变成全年无休的城市文体客厅。

潮汕体育馆等一批场馆经焕新升级,其价值不止于以“硬核”品质承接顶级赛事,更在于以“免费+低收费”模式,长久地向市民敞开大门,标志着场馆功能不仅为“赛事专用”,更是“全民共享”。数据显示,这些场馆自2021年升级后对外开放以来,已服务群众145.8万人次,其中免费约92.3万人次。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而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等健身阵地则让全市健身场地布局更加均衡、健身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截至2024年底,汕头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91块。健身步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也同步推进,“十四五”时期,汕头的健身步道共1713.508公里。

数据背后,是汕头文体底蕴从静态陈列到动态激活的转变,也是健全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的扎实践行。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产业出海 城市精神的当代演绎

赛事带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体育产业经济增加新动能。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汕头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拥有体育类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792家、个体经营户839家,涵盖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健身休闲服务、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同行科技的出海实践,恰好是这种精神的最佳具象。这家扎根汕头的体育科技企业,深耕体育大数据领域20年,拥有覆盖全球近105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库,“汕头智造”正服务全球体育赛场。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更难得的是,同行科技并未止步于服务国际,更将技术反哺本土。其研发的青少年体训平台,通过动作捕捉与数据分析,为汕头中小学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也能享受专业体育指导。

这种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路径,恰是汕头开放精神的当代演绎。

南方观察 | “冲浪”赛何以燃动这座城?“乘风破浪”原来刻入DNA

汕头的体育产业既扎根城市需求,也敢于驶向全球舞台。体育产业的崛起与城市精神的契合,才是汕头体育故事的“魂”。

回望十五运冲浪赛事的浪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座城市的成长逻辑:以顶级赛事激活体育氛围,以专业运营夯实文体底蕴,以产业实践诠释开放精神。

未来,当更多“冲浪时刻”在汕头上演,当更多“健儿故事”从这里出发,这座敢向浪头立的城市,必将在体育强省的征程中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信息来源:南方+ 记者:蔡沚彦 陈斐仪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