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决战决胜“十四五”丨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旅坐标——邯郸市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3日 18:55 1 admin

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旅坐标

——邯郸市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化赋能添活力,文旅融合促发展。

近年来,邯郸市锚定打造全国具有知名度的旅游城市这一目标,以更大的力度和开放的视野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坚持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域旅游,大力推进成语文旅创新发展,深挖成语典故内涵、创新文化表达形式,从打造流动文化载体、构建沉浸体验空间到创新消费应用场景,让成语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走进现实场景,推动文化资源向发展动能转化、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跃升。

放眼冀南大地,从街头巷尾的成语元素到互动体验的文化场景,再到火爆出圈的文旅产品,一幕幕耳目一新的场景,正描绘出一幅文化繁荣、旅游兴旺、惠民共享的美好画卷。

决战决胜“十四五”丨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旅坐标——邯郸市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7月12日,学步桥夜市正式开市,成为邯郸文旅又一新地标。夜市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消费相结合,为市民游客提供“有故事”的夜游盛宴。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范文平 摄

流动的文化长廊——让成语融入日常

清晨的邯郸,26路公交车准时驶出站台。车身上,“胡服骑射”的彩绘图案像一道流动的风景;车厢内,成语卡通挂件摇曳生姿,扶手上的“负荆请罪”贴画引人注目,屏幕里循环播放着“邯郸学步”的动画短片。

“每天上下班坐这趟车,孩子已经能背出十几条成语了。”市民王春霞的感慨,道出了邯郸“流动文化课堂”的独特魅力。作为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市公交系统已打造26路、9路、33路等多条成语文化线路,995辆公交车披上“成语外衣”,136部公交车厢变身“小型成语主题展馆”。72个成语主题公交站亭沿街道次第排开,青灰色的亭体上雕刻着“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典故场景,候车的市民抬头便能与历史对话。

夜幕降临,108个拱桥式成语灯箱在光明大街点亮,暖黄色的光晕中,成语故事如画卷般铺展,成为夜游邯郸的必看景致。

“这些设计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让文化触手可及。”邯郸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成语公交线覆盖主城区80%的景区和商圈。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在学步桥站下车时,特意拍下“邯郸学步”成语站牌:“连公交站都这么有文化,这座城市太懂如何讲故事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一处处细节,都成为成语文化的展示窗口。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井盖上,“鹬蚌相争”“同舟共济”等成语浮雕栩栩如生;跨街廊架的灯箱里,“奉公守法”“天下无双”等典故诉说着古赵风骨。这种“见缝插针”的文化传播,让市民在买菜、散步、接送孩子的间隙,就能完成一次文化熏陶。

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历史照进现实

“触摸这个灯箱,就能听到毛遂自荐的故事。”在光明大街“成语一条街”,导游李娜正带领游客体验新增的互动装置。30组AR感应设备分布在街道两侧,游客扫码可观看“胡服骑射”的三维动画。与之相接的邯宝坊不仅汇聚着武安小米、涉县核桃、邱县蜜薯、永年驴肉肠等县域好物,更有众多邯郸成语典故装点门店,让购物成为文化沉浸之旅。

走进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向朋友分享这里独具特色的古韵新潮。街区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的历史遗存丰富,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采用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修复破损墙体、屋顶、门窗,匠心营造出明清式建筑风格的历史风貌特色街区;北区的购物中心、纵横街巷、开阔广场、巍峨丛台等融合战汉元素,尽显古今交融之美。

节假日期间,在南区的回车巷旁,“负荆请罪”实景演出吸引游客市民驻足观看。演员们身着战国服饰,将廉颇“肉袒负荆”向蔺相如请罪的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仿佛穿越到战国时期的朝堂,感受两位大臣“刎颈之交”的深厚情谊。“这种‘走着看、动手玩’的方式,比光听讲解印象深刻十倍。”来自石家庄的中学生张悦在参与互动节目后说。

丛台公园的夜晚,武灵丛台前人头攒动。随着编钟乐声响起,古建筑墙体骤然化作巨幕,战马嘶鸣声中,赵武灵王跃马挥剑,胡服骑兵列阵如潮。这场《望丛台》光影秀以8分30秒浓缩赵国百年兴衰,当战马呼啸而过,观众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声。城墙上,1584个成语化作漫天星斗,在城墙上徐徐展开;“黄粱一梦”里卢生在学步桥畔酣睡,粟米饭香仿佛穿透屏幕;“背水一战”中韩信在滏阳河畔排兵布阵,刀光剑影令孩子们屏住呼吸。

在广府古城,永年洼上的“一船阅尽三千年”夜游光影秀,以十大场景串联起从春秋战国到近代的历史文脉,在光影秀胡服骑射节点,水炮直射天际,配上5D全息投影、智能水幕、声光联动等前沿科技,把游客们瞬间拉入金戈铁马的场景中。同时,裸眼3D的磁州窑、水上打铁花等多种项目,让游客目不暇接,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2024年9月,广府古城完成了阶段性提升改造,构建起“日游古城、夜品文化、晨练太极、午尝非遗”的全时段文旅生态,打造出“不一样的广府古城”。古城内,居民开起了民宿、饭店、商铺。古城外,广府古城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据统计,2024年广府古城的游客接待量达3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8亿元。今年“五一”假期,广府古城景区共接待游客39.1万人次,同比增长70%;旅游综合收入2346万元,同比增长104%。

消费场景创新——让文化可感可带

“这个邯郸成语地图的冰箱贴太有趣了。”在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内,来自河南的游客黄岳恒一口气买了8件文创产品。

为了让成语在邯郸变得“可触可感”,我市不断加强成语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传承。邯郸成语文化发展中心和邯郸成语文化研究会相继成立,并依托邯郸学院组建了中国(邯郸)成语学术委员会,为新征程上充分挖掘运用文化资源,更好推动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增添动能、增添活力。

货架上,上千种商品涵盖衣食住行,成语水杯、手记挂绳等文创商品摆满展柜,颇具邯郸特色的成语邮票、成语丝绸书和成语卷轴画等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追求的是‘独特的文化’。”文创旗舰店负责人戎誉拿起一款帛书,其设计古朴雅致、印制精美独特、触感温润轻柔……轻轻打开丝绸版线装书《邯郸成语典故帛书》,“胡服骑射”“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跃然“帛”上。每条成语除了标注出处、注释外,还配有生动的插图。

“这款《邯郸成语典故帛书》由河北工程大学与弘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作为邯郸成语主题文创中的高端产品,尽管价格不菲,但很受消费者的青睐。”戎誉说,目前已开发出8大系列76个种类成语主题文创类产品。2024年下半年,成语文创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0%。

成语文化与餐饮的融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消费场景。赵都礼宴剧场式餐厅里,不少食客身着汉服就座,餐桌上的美食以春秋战国飨礼为蓝本的五重飨礼贯穿其中,用餐间隙还能欣赏“成语舞蹈诗”表演。

“这哪是吃饭?这简直是穿越了!”食客张文建说。当演员们身着锦绣华服,在光影交织的纱幕间重现“胡服骑射”的豪迈、“完璧归赵”的惊险时,餐桌上的佳肴竟与剧情遥相呼应,随着蔺相如“持璧而立”,餐盘里的“琥珀炆玉环”也泛起温润光晕。

赵都礼宴以沉浸式战国文化主题餐秀为核心,将赵国古都风韵与非遗深度融合,打造出“宴、食、礼、乐”四位一体的独特体验。从古礼迎客到歌舞再现赵国风华,再到席间非遗技艺互动体验,突破传统观演模式,营造出沉浸式体验空间。

从街头巷尾的文化浸润到沉浸式场景的创新表达,从单个景点的升级到全域产业的融合,我市正以成语典故为钥匙,打开文化资源转化的新通道。如今,畅游邯郸,成语元素俯拾皆是,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引人入胜,全链条的文旅产业活力迸发……每一处场景都饱含文化韵味,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深深感受“成语之都”独有的魅力与活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牛冰洁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