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的四大名镇,“豆包”和“deepseek”的意见不太一致,但是汉口都在其中,剩下三个都不一样,感觉还是“豆包”给的答案丰富一点。“豆包”给出的...
2025-07-25 0
如今作为一名铜陵人,对犁桥这个名字十分熟悉。熟悉它是因为犁桥建立了水镇景区。犁桥水镇景区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很快成为铜陵文旅的名片了。随着游人的增多,有些去过犁桥水镇景区的人说犁桥水镇全是仿古建筑,没有任何历史感。甚至有些铜陵本地人也说犁桥以前就是个圩区并没有什么老街。在犁桥水镇景区没有开发建设之前,我对犁桥这个地名也知之甚少。大家有些质疑也很正常。作为本地历史文化爱好者,喜欢去从史料中寻找答案。于是我翻开铜陵县志寻找犁桥的历史。
(清代乾隆铜陵县志记载铜陵八大市镇)
犁桥原名:“犁耙桥”,最早记载于明代嘉靖年间由李士元修沈梅篡的铜陵县志,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汉字,但是确定了犁耙桥这个名字最少有500年的历史了。
(清代乾隆铜陵县志记载犁耙桥具体位置)
犁耙桥这个地名究竟何时起的呢?带着疑问我去浩瀚的历史资料中寻找答案。据史料记载,铜陵在宋朝以前的圩区属于滨水之处,长江进入汛期后经常内涝,导致这些区域被水淹没,没有办法居住以及从事农业生产,再加上当时人口少,也不需要冒险去滨水区修筑堤坝开垦圩田。宋代建立后,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快速增长,北宋时期我国人口突破一亿人,当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为了解决人口吃饭问题,政府开始鼓励民间开垦荒田。铜陵在这时期开始修建长江大堤,在堤内再筑坝圩田,堤坝之间有河沟,用于灌溉以及排涝,河沟之间有桥梁连接,此时犁耙桥建立,极大地方便人们在圩区耕种。清代乾隆年间铜陵县知县李清岩编写的铜陵县志记载得更加详细,确定了犁耙桥的具体方位。犁耙桥在县东三十里,在仁丰中圩南,再兴圩北,跨大河居两镇间往来要街,贡生查凤翔等倡建。经过宋代,元代,明代以及清代早期发展,犁耙桥已经成为铜陵县八大市镇之一,并在镇上建立社仓(指古代为防荒年而在乡社设置的粮仓)两间,位于查宅南。同时期大通镇以及顺安镇也同样建立社仓两座,可见当时犁耙桥古镇的人口规模可以和大通镇以及顺安镇比拟。我国古代地名通常根据古代山,水,以及大姓居住地起的。先有犁耙桥后用桥作地名,犁耙桥很可能建于宋代,经过元明两朝使用,清代原址重修。综上所述,犁耙桥起源于宋代,发展于元明,建镇于清代早期,铜陵古镇之一。
(犁桥水镇景区的石牌匾墙)
今天犁桥水镇景区的建立,重现了当年犁耙桥古镇的繁华。有过之而无不及。犁桥水镇的成功离不开铜陵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更离不开铜陵一位资深收藏家朱国正先生。犁桥水镇的一砖一木一瓦都倾注了他的收藏心血,不仅保护了徽派建筑,还传承了徽派建筑深厚的历史文化。走进犁桥水镇,仿佛穿越到了五百年前的犁耙桥古镇。瞬间把我带到古代诗词中描绘的画面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让我流连忘返。景区内让我驻足时间最长的景点莫过于石匾额墙,从明代到近现代时间跨度长,内容繁复,实属罕见。期待有一天能够把每块石匾额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破解出来。
(犁桥水镇景区的石牌匾墙)
相关文章
关于湖北的四大名镇,“豆包”和“deepseek”的意见不太一致,但是汉口都在其中,剩下三个都不一样,感觉还是“豆包”给的答案丰富一点。“豆包”给出的...
2025-07-25 0
东南网7月18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入夏以来,高温持续攀升,亲水旅游成为大众避暑纳凉的首选。在福建闽北,清晨6点的九曲溪竹筏码头已排起长队,2025年...
2025-07-25 0
近日,广元市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开展以“讲好红色故事——为红色文化讲解队伍注入鲜活动力”为主题的志愿讲解员培训,30名红色小讲解员从红色故事中汲取...
2025-07-25 0
7月24日,渭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大会在甘肃渭源县渭河源·如驿部落盛大启幕。本次大会由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
2025-07-25 0
厦门岛的海岸线如同一串珍珠,串联起风格各异的沙滩,每一处都承载着独特的自然韵律与人文气息。这五大沙滩不仅是城市的“呼吸之地”,更是游客与市民心中永恒的...
2025-07-25 0
你是否厌倦了人挤人的热门旅游城市?是否受够了高昂的物价和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点?如果你想要一个物价友好、海鲜自由、海景绝美的地方放空自己,湛江绝对是你的...
2025-07-25 0
7月23日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村2025年莆田北大荔枝音乐嘉年华暨荔城区第四届荔枝嘉年华隆重开幕活动火爆,持续至7月27日(点击上图了解活动详细信息 荔...
2025-07-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