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3日 23:02 1 admin

荣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东邻威远、贡井,南界宜宾,西连井研、犍为,北接仁寿,距自贡市42公里。地处长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煤、陶土、页岩气、岩盐等矿产,工业以机械、建材、盐化工、食品、能源为主。是全国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首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蔬菜)生产标准县、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先进县、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全国唯一的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再生稻调查工作试点县、中国(西部)陶都,中国酒坛之都,荣获中国特色魅力茶乡、中国花茶之乡、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等荣誉、入围中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荣县名景有大佛文化旅游景区、玉章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军政府旧址、高石梯森林公园、石笋沟、荣德山(老君山)、花龙沟、二佛寺、古佛寺、白云寺、醒悟寺、乐德红土地、土陶创意园、吕仙村、牛峰山、青龙山恐龙化石群。#四川#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旧传西周时,荣县境为荣公封国。因荣公佐武王有天下,名列十臣,有盛德留周,赐土于此。厉王时,荣公后裔夷公,列为卿士。传城南十里,曾有夷公墓。

战国初,县境为蜀国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使司马错伐蜀,灭蜀后,在蜀地置郡县,县境始属蜀郡南安县。南安县治所,在今乐山市。南安县境,“东抵资中,南括泸州,叙府,西接越巂,上括彭山、丹棱。”县境为南安腹地。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开发西南边区,分巴郡、蜀郡之一部置犍为郡,县境随南安县划归犍为郡,郡辖12县。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晋末,安帝义熙十年(414),分南安县东部置冶官县。县境属键为郡的冶官县。

隋初,冶官县废。文帝开皇十年(590),在今县城设大牢镇,开皇十三年(593),改大牢镇为大牢县。时县境属大牢,隶属资州(后名资阳郡)。因县界有大牢溪而名。大牢县,在旭水河畔(今旭阳镇址)。大牢溪,即越溪河(拥斯茫水)。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复设咨(冶误为咨)官县,隶属戎州(后称犍为郡)。咨官县治地,移今县西来牟铺。县境为大牢、咨官县各一部。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划资阳郡的大牢、威远二县于公井镇置荣州,因界内荣德山而名。同时,升公井镇为公井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大牢县之一部设旭川县,分威远县置婆日、至如,俱隶荣州。大牢县治所向旭川县西迁至今乐山县东南金山寺。贞观二年,割泸州的隆越县隶荣州。贞观六年,荣州治所由公井迁大牢。同年,割嘉州的资官(隋代咨官)县隶荣州。贞观八年,将婆日、至如、隆越三县并入威远县。同年,又割泸州的和义县隶荣州。时荣州辖大牢、旭川、资官、威远、公井、和义6县。高宗永徽二年(651),荣州治所由大牢迁旭川。今县城始为州(郡、府),县治所共署之地。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荣州为和义郡。改大牢县名为应灵县。肃宗乾元元年(758),和义郡复为荣州。隶属剑南东道。代宗广德二年(764);隶属西川节度使。宪宗元和元年(806),隶属东川观察使。

五代,沿袭唐制,荣州辖旭川、资官、应灵、公井、威远、和义6县。

宋初,州、县仍沿唐制。太祖乾德五年(967),和义县并入威远县。荣州辖旭川、资官、应灵、威远、公井5县。太宗端拱二年(989),荣州隶属东川路。英宗治平四年(1067),旭川县改名荣德县。神宗熙宁四年(1071),公井县并入荣德县。荣州辖荣德、资官、应灵、威远4县。元丰三年(1080),荣州隶属剑南东川节度使。徽宗重和二年(1118),隶属潼川府。孝宗乾道六年(1170),兼隶泸州潼川路安抚使。理宗绍定六年(1233),改荣州为绍熙府。治所设荣德县。辖荣德、资官、应灵、威远4县。端平三年(1236)绍熙府择地侨置,宝祐六年(1258)后废。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元初,州、县俱废。顺帝至元四年(1338),立绍熙府军民宣抚司,辖资、普、昌、隆四州,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五县,巡检司十三处。军民宣抚司设荣德县。至元六年(1340),罢绍熙府军宣民抚司。至正初,置绍熙路总管府,辖营(荣)怀、威远、资官、应灵四县,惠宗至正时,改荣怀县为荣德县置,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据蜀,至正二十二年(1362),在重庆称帝,国号夏,改元天统,仍置荣州。夏开熙五年(1371),废荣州、资官、应灵县。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六月,威远县并入荣德县,隶属嘉定府。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立荣州,威远县复置。洪武九年四月,降荣州为荣县。次年五月,威远县并入荣县。十三年十月,复设威远县。

清康熙六年(1667),威远县并入荣县。康熙十三年,复设威远。康熙二十年,并入荣县。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复设威远。宣统三年(1911)七月十六日(阳历9月7日),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八月初四(阳历9月25日),吴玉章、王天杰等在县城,宣布荣县独立,成立军政府于县城东街(今县人民政府内)。

民国元年(1912),县设县公署,隶属嘉定府。次年,隶属上川南道。民国3年,荣县隶属建昌道。民国24年取消道制,隶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县公署更名县政府,机关设今县人民政府内。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6日,荣县解放,19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川南行政公署资中专区(后名内江专区)。1978年4月,县划属自贡市。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6日,荣县解放时,县置8个区,乡、镇未变。保留保甲制度。乡政权逐步由农民协会接管。区的设置:

一区,辖中城镇、富东、富南、富西、富北、同心、东兴、墨林8个乡、镇。

二区,辖程佳镇、高山、双石、正安、望佳、章佳、李子7个乡、镇。

三区,辖龙潭镇、桥头、白庙、荣边、莲花、牛尾6个乡、镇。

四区,辖五宝镇、乐德、过水、古文、鼎新、李晏6个乡、镇。

五区,辖杨佳、度佳、正紫、文昌、河口、古佳6个乡。

六区,辖东佳、礼佳、永兴、新桥、老龙、金花、雷音7个乡。

七区,辖留佳镇、长山、踏紫、正江、保华、铁厂6个乡、镇。

八区,辖观山、双古、竹园、台观、于佳、复兴、来牟7个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0年1月,各区建立人民政府。秋,按人口设区,.每区42000人左右,调整为13个区,仍辖5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改名区公所。区的设置:

一区,辖中城镇、富东、富南、富西、富北乡。

二区,辖双石、李子、高山、望佳乡。

三区,辖程佳镇、章佳乡。

四区,辖龙潭镇、桥头、白庙、莲花、荣边乡。

五区,辖五宝镇、古文、牛尾乡。

六区,辖乐德、鼎新、李晏、过水乡。

七区,辖正紫、杨佳、河口、古佳、新桥乡。

八区,辖东佳、礼佳、永兴、老龙、金花、雷音乡。

九区,辖度佳、铁厂、文昌、保华乡。

十区,辖留佳镇、正江乡。

十一区,辖长山、踏紫、来牟、竹园乡。

十二区,辖双古、观山、台观、于佳、复兴乡。

十三区,辖东兴、同心、正安、墨林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1年春,改造乡村政权,废除保甲制度,进行土地改革,划分小乡。置13个区,142个乡、镇。

一区,辖中城镇、富东、富南、富西、富北、新农、新宁、新胜、新利、新建10个乡、镇。

二区,辖双石、望佳、政佳、大和、懂政、金台、铁炉、鼎凤、李子、秀才、高山、荣东、青坪、双河14个乡。

三区,辖程佳镇、镇东、高洞、金龙、百岁、同德、石凤、洛阳、龙王、章佳、里仁11个乡、镇。

四区,辖龙潭、狮子、新民、万坪、桥头、团结、大田、莲花、新和、白庙、道澄、荣边12个乡。

五区,辖五宝镇、保正、桂花、蔡佳、恒丰、中坝、大同、古文、昌平、平安、牛尾11个乡、镇。

六区,辖乐德镇、鼎新镇、李晏镇、过水镇、乐南、新惠、青云、永胜、乐新、红升、佳音11个乡、镇。

七区、辖正新、正平、胜利、和平、十全、峨坪、新桥、新华、河中、河东、河西11个乡。

八区,辖东佳、新庆、新成、金花、大平、石庄、老龙、礼佳、共和、永兴、云峰11个乡。

九区,辖度佳、度西、度北、度东、大林、清白、三台、石观、保华、保中、文华、万民12个乡。

十区,辖留佳、人和、环佳、双全、瓦滓、定国、民权、富佳、正江9个乡。

十一区,辖长山、三义、五通、蟠龙、踏紫、石笋、来牟、新模、竹园、永正10个乡。

十二区,辖双古、兴隆、建华、拥斯、观山、马塘、台观、台东、复兴、复民、于佳、利民12个乡。

十三区,辖墨林、同心、同德、荣德、新正、东兴、旭水、正安8个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1年6月建政,区由13个裁并为10个。中城镇划为城东镇、城西镇。全县辖143个乡、镇。

一区,辖城东镇、城西镇及富东、新建、新胜、富南、新宁、富西、新农、富北、新利、同心、同意、墨林、荣德、东兴、旭水15个乡。

二区,辖双石、金台、铁炉、鼎凤、望佳、政佳、大和、懂政、李子、双河、高山、荣东、青坪、正安、新正15个乡。

三区,辖成佳、镇东、高洞、金龙、百岁、同德、石凤、洛阳、龙王、章佳、里仁、秀才12个乡。

四区,辖龙潭镇及狮子、关上、万坪、桥头、团结、大田、莲花、新和、白庙、道澄、荣边11个乡。

五区,辖五宝镇及保正、桂花、蔡佳、恒丰、中坝、大同、古文、昌平、平安、牛尾、鼎新、红升、永胜、青云14个乡。

六区。辖乐德、李晏、过水、乐南、乐新、新惠、佳音、河中、河西、河东、十全、峨坪12个乡。

七区,辖度佳、度西、度北、度东、大林、清白、三台、石观、保中、文华、万民、正新、正平、胜利、和平15个乡。

八区,辖东佳、大平、新庆、新成、老龙、石庄、共和、礼佳、云峰、金花、永兴、新桥、新华13个乡。

九区,辖长山、三义、五通、蟠龙、踏紫、石笋、留佳、人和、环佳、双全、瓦滓、定国、民权、正江、富佳、保华16个乡。

十区,辖双古、顺河、建华、拥斯、观山、马塘、台观、台东、复兴、复民、于佳、利民、来牟、新模、竹园、永正16个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2年6月,调整行政区划,区由10个划为12个、乡、镇未变。一区的城东镇、城西镇划为第一区;其余15个乡划为第十二区;原二区至八区辖属乡未变;九区的长山、三义、五通、蟠龙、踏紫、石笋和原十区的永正、新模、来牟乡划为第九区;原九区的留佳、人和、环佳、双全、瓦滓、定国、民权、正江、富佳、保华乡改为第十区;原十区的双古、顺河、建华、拥斯、观山、马塘、台观、台东、复兴、复民、于佳、利民、太平乡改为第十一区。

1953年1月,井研县五胜乡二十、二十一两村划归九区,设五胜乡。九区由9个乡增为10个乡。

1953年4月,设12个区,置138个乡、镇。一区改为城关区人民政府,撤销城东镇、城西镇,设6个居民委员会;三区成佳镇、四区龙潭镇、五区五宝镇单独设镇。各镇原辖农村并入附近乡;九区长山乡、十区留佳乡单独设镇,原辖农村并入附近乡;原四区桥头镇、五区鼎新镇、六区乐德镇、过水镇改为乡;十区正江乡与富佳乡合并;十二区富北乡与新利乡合并,富西乡与新农乡合并;其余区辖属不变。原第十二区改为第一区。

1953年7月,撤销云峰乡,划归礼佳、永兴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4年10月,十区减少双全乡,九区增加长河乡,城关区增设4个居民委员会。县置12个区,137个乡、镇:

城关区,辖10个居民委员会。

二区,辖正安、新正、高山、青坪、荣东、望佳、懂政、大和、政佳、双石、铁炉、金台、鼎凤、李子、双河15个乡。

三区,辖成佳镇、金农、百岁、同德、龙王、石凤、洛阳、高洞、镇东、秀才、里仁、章佳12个乡、镇。

四区,辖龙潭镇、万坪、关上、狮子、白庙、道澄、新和、莲花、桥头、大田、团结、荣边12个乡、镇。

五区,辖五宝镇、大同、中坝、恒丰、蔡佳、桂花、保正、牛尾、古文、昌平、平安、鼎新、永胜、红升、青云、15个乡、镇。

六区,辖乐德、乐新、乐南、河中、河东、河西、十全、峨坪、过水、新惠、李晏、佳音12个乡。

七区,辖度佳镇、度东、度西、度北、大林、石观、清白、三台、文华、万民、胜利、和平、正新、正平、保中15个乡、镇。

八区,辖东佳、大平、新桥、新华、新庆、新成、金花、老龙、石庄、共和、礼佳、永兴12个乡。

九区,辖长山镇、长河、三义、五通、蟠龙、踏紫、石笋、来牟、新模、永正10个乡、镇。

十区,辖留佳镇、人和、环佳、瓦滓、定国、民权、正江、保华8个乡、镇。

十一区,辖双古、拥斯、顺河、建华、观山、马塘、台观、台东、复兴、复民、于佳、利民、太平13个乡。

十二区,辖富东、新建、新胜、富南、新宁、富西、富北、同心、东兴、旭水、墨林、荣德、同意13个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5年4月,第十区并入第九区。同年10月,合区并乡为:

城关区,辖10个居民委员会。成佳区(原二、三、四区),辖成佳镇及章佳、双石、大台、石凤、李子、白庙、农王、高洞、成佳10个乡、镇。

龙潭区(原四、五区),辖龙潭、五宝镇及桥头、荣边、莲花、牛尾、鼎新、青云、猫山、龙泉、艾佳、中坝12个乡、镇。

乐德区(原三、五、六、七区),辖古文、李晏、过水、文昌、杨佳、乐德、河口、懂政、平安9个乡。

正紫区(原六、七、八、十区),辖正紫、永兴、新桥、雷音、金花、东佳、老龙、礼佳、度佳、度新、古佳、保华12个乡。

长山区(原九、十、十一区),辖长山、留佳镇及长河、正江、踏紫、来牟、民权、瓦滓、人和、观山、台观、复兴、于佳、顺河、双古、建华16个乡、镇。

附城区(原二、七、十二区),辖望佳、富南、富东、高山、正安、墨林、东兴、同心、富北、铁厂、富西11个乡。

1955年11月,补充调整,将平安乡划为平安、乐南两乡。将龙潭镇与龙泉乡合并为龙潭乡,五宝镇与中坝乡合并为五宝乡。长山镇与长河乡合并为长山乡,留佳镇与民权乡合并为留佳乡。同年底,县有7个区66个乡,1个镇。

1957年,成佳区减少大台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8年3月,县将河口乡划为河口、河东乡。同年10月,人民公社化,区、乡、镇进行调整。县置6个区,1个城关镇,行政乡改为52个人民公社。即:

成佳区:东风、石凤、章佳、高洞、农王、白庙、成佳公社。

龙潭区:龙潭、桥头、荣边、莲花、牛尾、五宝、鼎新公社。

乐德区:乐德、过水、李晏、河口、河东、文昌、杨佳、古文公社。

正紫区、:正紫、度佳、保华、礼佳、金花、雷音、东佳、新桥、古佳公社。

长山区:于佳、复兴、台观、观山、、双古、来牟、留佳、瓦滓、正江、长山、踏紫公社。

附城区:富东、富南、富西、富北、高山、东兴、墨林、同心、铁厂、正安公社。

城关镇。

1959年上半年,龙潭区增设关上、青云,正紫区增设老龙,长山区增设人和、顺河5个公社。成佳区东风更名为五一公社。

1960年,成佳区五一公社划为五一、双石、李子、望佳、懂政5个公社。

1961年4月:龙潭区增设蔡佳公社。7月,长山区增设建华公社。秋,长山区划分为长山、双古两个区。9月长山区增设五通公社,附城区增设清白、荣东公社,正紫区增设度新、永兴公社。年底,县置7个区,1个镇,67个公社。

1962年3月,正紫区增设新马公社、乐德区增设平安、乐南公社。5月,成佳区双石公社更名金台公社。年底,全县7个区,1个镇,70个公社:

成佳区:白庙、高洞、农王、成佳、石凤、章佳、李子、金台、五一、望佳、懂政。

龙潭区、龙潭、桥头、关上、莲花、牛尾、五宝、蔡佳、鼎新、青云。

乐德区:乐德、乐南、古文、平安、河口、河东、文昌、杨佳、过水、李晏。

正紫区:正紫、新桥、度佳、度新、保华、礼佳、老龙、金花、东佳、新马、雷音、古佳、永兴。

长山区:长山、正江、人和、瓦滓、留佳、来牟、踏紫、五通。

双古区:双古、顺河、建华、于佳、复兴、台观、观山。

附城区:富东、富南、富西、富北、高山、荣东、正安、墨林、东兴、同心、清白、铁厂。

城关镇。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65年2月,将正紫区保华公社划归长山区。

1975年6月,正紫区机关驻地迁新桥公社。

1981年12月,正紫区更名新桥区。

1984年1月,各公社建立乡人民政府。

1985年1月,城关镇更名旭阳镇。

1986年1月28日,撤销成佳、龙潭、长山3个乡,建成佳、龙潭、长山镇。年底,全县7个区、4个镇、67个乡。

1987年,撤留佳、五宝乡建镇。

1989年8月3日,人和乡增设大堰、柏阳、山合3个村。同年11月6日,撤销乐德、双石、双古、新桥4个乡,建乐德、双石、双古、新桥镇。年底,全县7个区、10个镇、61个乡、590个村。

1993年5月22日,富北乡撤销宋家坝、花果山2个村。

1995年9月,撤销白庙、农王、高洞、石风、金台、望佳、懂政、关上、桥头、莲花、蔡佳、鼎新、青云、乐南、过水、河口、河东、古文、平安、永兴、正紫、度佳、度新、东佳、新马、正江、五通、保华、瓦滓、来牟、踏紫、建华、观山、台观、高山、荣东、东兴、青白、铁厂39个乡的建制。新建望佳、鼎新、河口、古文、度佳、东佳、来牟、观山、高山、铁厂、白庙、桥头、莲花、过水、正紫、保华、东兴17个镇。望佳镇辖原望佳、懂政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鼎新镇辖原鼎新、青云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河口镇辖原河口、河东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古文镇辖原古文、平安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度佳镇辖原度佳、度新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东佳镇辖原东佳、新马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来牟镇辖原来牟、踏紫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观山镇辖原观山、台观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高山镇辖原高山、荣东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铁厂镇辖原铁厂、青白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扩大成佳、双石、龙潭、五宝、乐德、新桥、长山、留佳、双古9个镇行政区划范围:将原高洞、石凤、龙王3个乡并入成佳镇,金台乡并入双石镇,关上乡并入龙潭镇,蔡佳乡并入五宝镇,乐南乡并入乐德镇,永兴乡并入新桥镇,正江、五通2个乡并入长山镇,瓦滓乡并入留佳镇,建华乡并入双古镇。保留章佳、李子、牛尾、文昌、李晏、杨佳、老龙、金花、雷音、古佳、礼佳、人和、顺河、于佳、复兴、富东、富南、富西、富北、正安、墨林、同心22个乡和旭阳镇。年底,全县7个区、27个镇、22个乡、588个村。

1998年8月6日,撤销同心乡,并入富北乡。

2001年4月12日,撤销成佳、龙潭、乐德、新桥、长山、双古、附城7个区。撤销富东、富南、富西、富北4个乡,并入旭阳镇。撤销正安乡,并入高山镇。撤销李子乡,并人双石镇。撤销李晏乡,并入乐德镇。撤销文昌乡,并入过水镇。撤销杨佳乡,并入度佳镇。撤销老龙乡,并人东佳镇。撤销礼佳乡,并入保华镇。撤销顺河乡,并人双古镇。撤销人和乡,并人留佳镇。全县设置27个镇、8个乡即:旭阳镇、成佳镇、双石镇、望佳镇、白庙镇、龙潭镇、桥头镇、莲花镇、五宝镇、鼎新镇、乐德镇、过水镇、河口镇、古文镇、新桥镇、正紫镇、度佳镇、东佳镇、长山镇、保华镇、留佳镇、来牟镇、双古镇、观山镇、高山镇、东兴镇、铁厂镇;章佳乡、牛尾乡、金花乡、雷音乡、古佳乡、于佳乡、复兴乡、墨林乡。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03年底,全县27个镇、8个乡、588个村、51个社区。

2005年6月30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函〔2005〕123号),将荣县的龙潭镇、桥头镇、五宝镇、莲花镇、成佳镇、白庙镇、章佳乡、牛尾乡划归贡井区管辖。调整前,面积1957平方千米,人口87万(2002年)。调整后,荣县辖21个镇(旭阳、高山、双石、乐德、过水、度佳、东佳、保华、双古、留佳、长山、新桥、望佳、鼎新、河口、古文、来牟、观山、铁厂、正紫、东兴)、6个乡(金花、雷音、古佳、于佳、复兴、墨林),面积1605平方千米,人口69.1万人。(户籍总人口68.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79万人。)

四川省荣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19年8月31日,撤销复兴乡、于佳乡、金花乡、古佳乡、雷音乡、墨林乡、望佳镇、过水镇,设立梧桐街道、青阳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荣县辖2个街道(梧桐、青阳)、19个镇(旭阳、长山、鼎新、河口、古文、度佳、正紫、保华、双古、新桥、铁厂、留佳、乐德、双石、东佳、来牟、观山、高山、东兴)。

2023年荣县辖2个街道、19个镇:梧桐街道、青阳街道、旭阳镇、长山镇、鼎新镇、河口镇、古文镇、度佳镇、正紫镇、保华镇、双古镇、新桥镇、铁厂镇、留佳镇、乐德镇、双石镇、东佳镇、来牟镇、观山镇、高山镇、东兴镇,52个居委会、196个村委会。

大美四川欢迎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