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在河南 遇见上合丨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奔赴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6日 01:04 1 cc

本报记者 龚砚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在河南 遇见上合丨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奔赴

动态的《千里江山图》,时尚的国潮街区,中部六省的特色文创产品……7月20日,走进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文创产业蓬勃的发展活力清晰可感。

在非遗文创展厅里,州桥海马瑞兽的茶席、丝巾、胸针,《清明上河图》小夜灯,瑞鹤茶具等,100多种承载着宋文化的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该基地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感受开封魅力的“文化名片”。

“这些宋韵十足的国潮精品,在海外市场都是爆款。”河南壹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震说,依托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平台,其团队携带文创产品赴吉尔吉斯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展销会,反响热烈。

这是开封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基地相继在阿联酋、吉尔吉斯斯坦设立海外仓及国际艺术品展示中心,打造“一基地+一中心+N分中心”的全省联动格局,为文化出海筑牢前沿支点。如今,满载瓷器、团扇、刺绣的卡车源源不断从开封驶出,该基地文化艺术品已成功进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联酋等10余个国家,贸易总额突破13亿元。

当宋韵文创乘风出海,世界级艺术珍品也从开放通道走进开封。上个月,《豫见·毕加索——海外名画开封特展》在中国(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启幕,为八朝古都注入先锋艺术活力。这场文化引进来实践的背后,是创新的“保税展示”模式的强力支撑:艺术品“口岸提货、仓内展览”,展期内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成本直降20%以上;通关时间由常规7天缩短至“当天通关”,真正实现国际顶级展品“快进快出”。

“制度型开放是我们的核心引擎。”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相关负责人说,片区构建了“12321”文化贸易体系,整合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三重政策优势,打造展示、交易、物流、进出口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其创新成果4项案例在全国推广,《构建艺术品进出口贸易全链条服务体系》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创新实践案例。今年上半年,我省基地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13亿元,开封市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额为2.3554亿元。

如何让这一引擎持续释放更强动能,推动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迈向更高水平?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平台建设,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蓬勃发展。依托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开展博物馆“三权分置”试点改革,吸引全球文物艺术品集聚开封,促进海外文物回流,探索建立上合组织文物艺术品流通绿色通道,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