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6日 20:59 1 admin

宜春概况

当“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在耳畔回响,宜春的神秘面纱被悄然揭开。它地处江西西北,如一颗被岁月珍藏的明珠,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 。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A

城市概况


City overview

B


历史沿革


History and culture

D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YICHUN

1

PART 1


城市概况


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3°54′-116°27′,北纬27°33′-29°06′之间,东接南昌,东南连抚州,南毗吉安、新余,西南邻萍乡,西北界湖南长沙、岳阳,北与九江相邻。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1/9。2024年末常住人口数为489.88万人。


现辖袁州、樟树、丰城、靖安、奉新、高安、上高、宜丰、铜鼓、万载10个县市区和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3个功能特色区。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YICHUN

2

PART 2


历史文化

在赣西北的群山与平原之间,宜春如一部厚重的典籍,翻开书页,尽是跨越两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回响。这里是汉高祖亲赐“宜春”之名的古邑,是禅宗“一花五叶”绽放的沃土,更是农耕文明与工业智慧交织的见证地。从吴城遗址的商代陶片到洪州窑的青瓷釉光,从陶渊明的田园诗韵到宋应星《天工开物》的科技光芒,从秋收起义的烽火到评话艺人的弦歌不辍,宜春的历史文化如赣江支流般蜿蜒汇聚,既沉淀着上古先民的生活印记,又激荡着先贤哲人的思想浪花,更镌刻着红色岁月的热血荣光。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每一缕风都带着传承,诉说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密码。


遗址文化

筑卫城遗址:距今5000年-4600年的新石器晚期遗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远、功能最完备的土城之一。


南方首次发现的商代方国都邑遗址,被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复活了一个中国古代“丝绸王国”。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名人文化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为宜春宜丰人。


卢肇、易重: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第二个状元易重都是宜春人,鼎盛时期宜春有“江西进士半袁州”的美誉。


宋应星:明末清初科学家,著有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巨著《天工开物》,为宜春奉新人。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红色文化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铜鼓县是秋收起义策源地之一,万载县仙源乡曾是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驻扎地。


红一军团红四军第三纵队招兵站旧址、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等众多红色遗址见证了革命历史。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YICHUN

3

PART 3


经济发展

2024年,宜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11.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1% ,经济增速在江西省一类设区市中表现亮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404元,增长6.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57.27亿元,增长8.1%,占GDP的比重为66.2%,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农业>>>

宜春是江西传统农业大市,自古有“农业上郡”之称,粮、油、猪、肉产量和毛竹蓄积量,以及中药材、有机农产品、猕猴桃、百合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江西省第一 ,也是中国重点毛竹产区与28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年均占江西省1/6以上 。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2.4亿元,同比增长4.4%。粮食播种面积922.06万亩,粮食总产量为75.14亿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16.46万亩、油料产量30.13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47.8万亩、产量232.5万吨 。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也有不同程度变化,肉类产量55.98万吨 ,禽蛋产量20.3万吨,水产品产量40.71万吨 。宜春还拥有宜春大米、袁州山茶油、靖安白茶等众多地理标志产品。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YICHUN

跟着赣超游江西———宜春


外贸与外资>>>

已基本建成以“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建材家具、节能环在开放型经济方面,宜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锂电新能源等特色产业相关产品出口展现潜力,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时,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批优质外资项目落地,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


工业>>>

已基本建成以“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建材家具、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县域支柱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纺织鞋革等园区主攻产业”为主要特征的“1+3+N”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7.8% 。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八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规模在中国设区市中位居前列,已建成全国最大碳酸锂生产基地,汇聚时代、清陶能源等龙头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济民可信、仁和集团、百神药业等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97.7亿元,同比增长3.1% ;实现利润总额272.4亿元。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