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黄国勇今年暑期,福建红色研学热度不减。各地不断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活态转化与研学实践新路径,以文化赋能教育、以旅游激活传播,...
2025-08-07 0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3日发表题为《从格子间到青山下 中国年轻人下乡找另一种可能》的报道,摘译如下:
在浙江安吉余村的青山绿水之间,一对“85后”情侣经营着一家骑行主题的咖啡馆兼民宿——蓝房子。3年前,他们因热爱骑行从上海搬到这里。
主理人卓莉表示,吸引他们留下的不只是理想的骑行环境,更是生态宜人、节奏悠闲的农村生活。
类似的下乡故事,也发生在“90后”的鲍靖文和张航身上。3年前,这对好友从杭州搬至余村,租下一栋带院的3层房屋,年租金仅约1万元人民币。
在鲍靖文看来,乡村并不意味着落后,就拿网购来说,杭州和余村同处浙江,很多快递一样是次日达。
她和张航目前的主业是自媒体创作。鲍靖文说:“我以前天天坐在格子间上班,现在整个户外就是我的办公室,创作氛围非常好。”
卓莉和鲍靖文都参与了该村在2022年启动的“全球合伙人”计划。这项计划围绕文旅、文创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引入外部人才。据了解,目前已有60多个项目落地,吸引超过1200名“新村民”在村里常驻办公。
新加坡管理大学的社会学专家张谦受访指出,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主动选择下乡,尤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京津等都市圈周边乡村最为明显。
他分析,这一现象既受城市房价、就业、生活等方面推力的影响,也有来自乡村的拉力作用,如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新兴的产业机会,以及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
研究中国乡村振兴的土生管理咨询工作室创始人陈晶晶认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及中国部分地区积极招揽“乡村CEO”等做法,都为城市人提供了下乡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选择下乡的青年希望在生活成本更低、生态环境更宜居的乡村,探索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在这波城市人下乡潮中,也不乏喜爱四处为家的“数字游民”,他们往往是自由职业者,只要有互联网就能远程上班。
创业者许崧与合伙人阿德近年来分别在浙江安吉、安徽黄山和福建武夷山打造数字游民社区,设置共享办公和住宿区,满足数字游民的工作和生活所需。
乡村虽然环境宜人,生活成本较低,生活节奏也更慢,但对“新村民”们而言,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平。在余村生活近3年的鲍靖文直言,要想真正留下来,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仅靠3分钟热度是坚持不了的。
相关文章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黄国勇今年暑期,福建红色研学热度不减。各地不断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活态转化与研学实践新路径,以文化赋能教育、以旅游激活传播,...
2025-08-07 0
立秋的风是大自然寄出的信件预告着各地即将换上斑斓秋装让我们循着秋风的足迹探寻内蒙古醉人的秋日美景呼伦贝尔的秋天像金色的诗行盛夏时的翠绿逐渐被金黄取代绵...
2025-08-07 0
新华社合肥8月7日电 安徽滁州:推窗即见山水画境 新华社记者戴威 安徽滁州,“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不是遥远的画境,而是市民推窗即见的寻常风景。 “醉翁...
2025-08-07 0
消费日报黑龙江讯 当夜幕降临同江,中俄边境的文旅盛宴火热上演!近日,俄罗斯游客纷纷涌入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城,体验独具特色的“夜同江”狂欢。这场跨越国...
2025-08-07 0
中新网佳木斯8月5日电(赵鹏 陈一妹 记者姜辉 当夜幕降临同江,中俄边境的文旅盛宴火热上演。近日,许多俄罗斯游客涌入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城,体验独具特...
2025-08-07 0
记者从东疆综保区获悉,近期受上游泄洪影响,大量漂浮物涌入东疆亲海公园景区近海区域,给景区环境及游客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据了解,此次随水流涌入的漂浮物...
2025-08-07 0
北湖公园黄河天门市绿色低碳示范建设及城市功能提升(北湖片区 项目以“绿色低碳”为引领,融合“侨乡文化”特色,对现有北湖公园进行系统性改造。项目总景观提...
2025-08-07 0
盛夏时节,皖东南竹林深处藏着一处清凉秘境。广德市“竹乡画廊”旅游风景道上,自驾游客络绎不绝,车窗里的欢声笑语与林间蝉鸣交织成曲,这条全国首批旅游公路,...
2025-08-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