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黄国勇今年暑期,福建红色研学热度不减。各地不断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活态转化与研学实践新路径,以文化赋能教育、以旅游激活传播,...
2025-08-07 0
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的巴山大峡谷(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罗轩 摄影报道
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常乐社区的党支部副书记黄金美,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清晨协调民宿订单,午后督导中药材合作社包装运送药材,傍晚在中沙坝广场指导钱棍舞表演培训……
渡口土家族乡地处巴山大峡谷景区核心区,景区自2018年8月开园以来,每年夏天来这里避暑纳凉的人络绎不绝,夏天也是这里一年之中最忙的季节。黄金美除了是常乐社区的党支部副书记,还身兼该乡旅游协会会长,并经营着一家酒店,近段时间她忙得“脚不沾地”。
“景区火了,日子活了!”据渡口土家族乡政府统计,靠着巴山大峡谷景区的火爆,辖区内243家民宿和客栈,直接带动867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较2018年增长了5倍。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老百姓增收的“金饭碗”。除了数据的变化,为了让老百姓端稳文旅这个“金饭碗”,巴山大峡谷这些年还带来了哪些改变?
“山居”变“金居”
宣汉县漆树土家族乡,同样位于巴山大峡谷景区,在景区的半山之上全新打造的“伴山.漆宿”民宿,赶在今年夏天的消费旺季到来前开门营业。在这里,朝可观日出,晚可赏星河,成为了今年巴山大峡谷避暑纳凉民宿圈中的一颗新星。
全新打造的“伴山·漆宿”民宿
而在整个景区里面,还分布着众多的“山居”。如今,原来的“山居”绝大多数都已变成了民宿、农家乐,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金居”。
2024年以来,渡口土家族乡的“桃溪别院”土家风情民宿,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是游客爆满。这家投资1500万元改造的农贸市场转型项目,70间客房年营收突破313万元,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保洁员王大姐的月工资,如今已涨到2800元。“以前主要靠种地、打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务工,幸福指数高得多。”
除了增加就业,巴山大峡谷景区还催生了不少创业者。于涛辞去了在广东电子厂的工作,返乡开办土家菜馆,短短一年半时间,他的菜馆收入超200万元。“游客最爱酸辣岩豆炖腊猪蹄,旅游旺季,我们一天能卖40锅。”他的后厨雇了6个本村群众帮厨,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原住民回乡就业、创业,渡口土家族乡的民宿集群迅速发展壮大。该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他们辖区内的民宿、农家乐只有17家,如今已激增到243家,还涌现出了一大批高品质乡村酒店。“经营得好的乡村酒店,旺季还要加床,员工的平均月薪高达8000元。”
在巴山大峡谷一家民宿避暑纳凉的游客
景区催生新业态
“家人们!宣汉老腊肉肥而不腻,拍三单送干土豆片!”在巴山大峡谷景区的一处电商驿站,主播李娟正在直播间销售土特产,助手在一旁整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最近两年,像她这样的本土主播越来越多,有的主攻直播带货,有的推介家乡的美食美景,有的为亲朋好友的民宿、农家乐引流。
据宣汉县商务局统计,2024年以来,通过浙川协作搭建的“定宣两地仓”供应链,当地的电商网络成功将60余种深山好货卖向全国,全年带货额超3亿元。其中,农家腊肉、巴山脆李、羊肚菌、巴山岩豆一度成为爆款,巴山大峡谷景区的文创周边产品也颇受欢迎,带动当地特色种植业、传统养殖业、民间手工业迅猛发展。
非遗技艺也在文旅融合中重焕生机。土家族绣娘张秀英加入刺绣合作社后,每月靠绣制香包、壁挂增收3000元。“花样是祖传的,但订单主要来自景区的文创店。”
如今,合作社吸纳200余名妇女,作品进驻景区32家特产店。与此同时,薅草锣鼓、土家摆手舞、土家婚俗非遗秀等实景演艺的文旅大戏,也带动景区门票收入稳步增长,还创造了数百个“群演”岗位。
土家婚俗非遗秀
依托景区,一些闲置资源也被盘活。2024年7月,渡口土家族乡成功引入水产公司,流转千亩土地发展立体水产养殖。远期还规划建设农旅综合体,衔接景区体验游,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让饭碗端得更稳
巴山大峡谷景区的核心区,这里有独特的大巴山自然风光和绵延100余公里的喀斯特V形峡谷景观,132处褶皱地貌形成了天然褶皱博物馆,“雄、险、奇、秀、幽”齐聚于此。不仅如此,景区及周边乡镇还聚居了7万余名巴人后裔——土家族人,是巴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区,拥有悠久历史的巴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传承。
如何让这些自然和文化资源变成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资产,从而让老百姓把文旅这个“金饭碗”端得更稳?
近年来,巴山大峡谷的运营单位与当地政府一起,积极引导农户将景区开发区的土地、林地等资源入股分红,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实行持股分红。同时,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借鉴浙江“东海云廊”经验,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亲水走廊,“桃溪泉水漂流”等旅游产品已成为景区一张闪亮的名片。
桃溪泉水漂流
夏日傍晚,渡口土家风情小镇的灯火次第亮起,景区道路上的自驾车灯光与游客在广场上跳土家摆手舞的篝火交相辉映。而巴山大峡谷的5A创建已进入冲刺阶段,西渝高铁樊哙站2027年建成通车后,重庆、西安方向的游客将实现“1.5小时抵达”,而成都方向的游客也将大大缩短到达时间。
“冲5A不只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让景区及周边乡镇的老百姓把旅游饭碗端得更稳。”达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达州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马春霞的这句话,或许正是巴山大峡谷景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最佳注脚。
景区表演与游客互动
相关文章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黄国勇今年暑期,福建红色研学热度不减。各地不断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活态转化与研学实践新路径,以文化赋能教育、以旅游激活传播,...
2025-08-07 0
立秋的风是大自然寄出的信件预告着各地即将换上斑斓秋装让我们循着秋风的足迹探寻内蒙古醉人的秋日美景呼伦贝尔的秋天像金色的诗行盛夏时的翠绿逐渐被金黄取代绵...
2025-08-07 0
新华社合肥8月7日电 安徽滁州:推窗即见山水画境 新华社记者戴威 安徽滁州,“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不是遥远的画境,而是市民推窗即见的寻常风景。 “醉翁...
2025-08-07 0
消费日报黑龙江讯 当夜幕降临同江,中俄边境的文旅盛宴火热上演!近日,俄罗斯游客纷纷涌入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城,体验独具特色的“夜同江”狂欢。这场跨越国...
2025-08-07 0
中新网佳木斯8月5日电(赵鹏 陈一妹 记者姜辉 当夜幕降临同江,中俄边境的文旅盛宴火热上演。近日,许多俄罗斯游客涌入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城,体验独具特...
2025-08-07 0
记者从东疆综保区获悉,近期受上游泄洪影响,大量漂浮物涌入东疆亲海公园景区近海区域,给景区环境及游客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据了解,此次随水流涌入的漂浮物...
2025-08-07 0
北湖公园黄河天门市绿色低碳示范建设及城市功能提升(北湖片区 项目以“绿色低碳”为引领,融合“侨乡文化”特色,对现有北湖公园进行系统性改造。项目总景观提...
2025-08-07 0
盛夏时节,皖东南竹林深处藏着一处清凉秘境。广德市“竹乡画廊”旅游风景道上,自驾游客络绎不绝,车窗里的欢声笑语与林间蝉鸣交织成曲,这条全国首批旅游公路,...
2025-08-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