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正大军区职退休干部、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李新良,1936年11...
2025-08-18 0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
这个暑期很热——车站、机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截至目前,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节节攀升,同比增长超6%;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同比增长4.0%;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暑期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也有增长。
这个暑期又很冷——本应是旅游行业的黄金期,各大景区人山人海、一房难求,今年一些头部景区、旅行社的游客接待量却下降超20%,一些民宿、酒店更是无奈感慨:“以前抢房像春运,现在降价像清仓。”
那么,游客都去哪儿了?消费变革之下,如何打造更具韧性的旅游目的地?连日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做了调查采访。
传统避暑游目的地“旺季不旺”
“这是我经营农家乐10多年来,生意最差的一个暑期。哪怕是周末,房间也没有住满过。”8月16日,武隆区羊角街道清水村,碧空如洗,陌上青绿,山风裹挟着凉意,吹在人身上,十分舒爽。
2025年8月16日 ,游客正在武隆仙女山草原玩耍。资料图片
该村毗邻仙女山镇,配套有懒坝国际艺术度假区,是我市知名的避暑村。2012年,村民谢秀看到村里在修度假区,本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她立即回家,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农家乐。
“我的农家乐,共有30多张床位,包吃包住,一个月2500元/人-3000元/人。以往暑期,顾客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但常常是‘一床难求’,以至于在餐厅里都摆了加床。我和丈夫,加上请来的一名厨师和一名服务员,经常是从早忙到晚,脚不沾地,但一个暑期下来,要挣三四十万元。”谢秀称。
今年闰六月,她本以为避暑客会更多,怕忙不过来,早早就请好了两名厨师,可想象中的避暑客们并没有如约而至,直到今年7月15日后,才有客人陆续上山,不仅时间比往年晚了半个月,数量更是锐减。
“截至目前,我的农家乐,哪怕在周末,人都没有住满过,收入至少降低30%以上。”她称。
梁广,是仙女山上一度假区的经理。他也直言,今年暑期遭遇了“滑铁卢”。“截至目前,我们度假区的入住率至少降了约20%。而这,还是我们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才保住的。”他称,对度假区收入而言,生意好时,散客比团队客的性价比更高,往年他们靠接散客,经常都是“一房难求”,而今年散客数量大减,他们加大了团队客人的接待量,房间仍住不满。
“更直观的感受是,以往暑期,上仙女山的公路时不时要堵车,而今年这一现象不再有。”他说。
万盛黑山谷是我市又一知名避暑地。邹悦在山上经营了一家民宿。他同样表示,今年暑期,游客接待量明显减少,平时的入住率在50%左右,周末在80%左右。“以前客人抢房像春运,现在降价像清仓。”他盯着手机上的订单数据说道,往年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的房间,如今暑期已到尾声,仍有不少空置,且均价对比去年还降低了不少,照这么下去,肯定得亏。
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是集游乐公园、水上乐园、特色民居、户外运动、美食街区、索道公园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小镇,是我市近郊知名的学生游、亲子游目的地。“这个暑期,确实让人有点意外,我们举办了泼水节、青少年研学夏令营、不夜生活节、啤酒嘉年华等众多活动,虽然游客接待量没有减少,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游客消费有所下降,降幅超过10%。”该景区相关负责人称。
不仅重庆,在北京、上海、海南(三亚)等不少传统暑期游热门目的地,一些旅游业者同样表示,今年暑期,迎来了旅游市场的“丝丝凉意”。
旺市遇冷,是消费能力不足吗
暑期,本是旅游市场的传统旺季,今年的暑期旅游消费真的沉寂了吗?数据显示却并非如此。
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的数据显示,这个暑期,在神州大地上,在超过16万公里的铁路线上,一列列旅客列车往来穿梭,交织成了一幅热热闹闹的“暑运画卷”。其中,7月1日至8月1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达到6.16亿人次,同比增长4.0%,日均发送旅客1467.5万人次。
在民航方面,旅客量同比保持增长态势。航旅纵横数据显示,7月1日—31日,国内航线民航旅客量超6034万人次,再创新高;出入境航线民航旅客量超77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民航部门更有预测数据:今年暑运期间(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旅客运输量将达1.5亿人次,日均244万人次,同比增长6.6%。
来自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也是一片“飘红”:
飞猪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风向标》显示,今年暑期,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等旅游服务预订量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其中,长线游消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是避暑游热门目的地。亲子家庭是暑期出游的主力军,占比达六成。
同程旅行发布的暑运国内民航出行热门目的地。图片来源:同程旅行
同程旅行联合墨迹天气发布的《2025避暑旅行趋势报告》显示,今年避暑旅行市场中,长线旅行订单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超过10%,穿越多省的环线自驾游、昼伏夜出的塞外观星游等是今夏避暑旅行的热门玩法。
美团旅行发布的《2025暑期热点及趋势报告》显示,7月以来,“酒店住宿”搜索量同比增长48%,“机票”搜索量增长99%,“旅游团”搜索量增长42%,“周边游”搜索量增长48%。
来自携程的大数据同样显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其国内亲子游目的地的关注度(PV)和订单量呈现显著增长,滨海避暑与西部自然探索是两大核心主题;部分小众文化目的地因特色体验吸引亲子家庭,订单量飙升。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刚性需求,旅游的消费非但没有被压缩,反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发展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在线旅游平台的“热力”排行榜中,重庆旅游的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TOP10。
没有爆冷,只是热得不再扎堆
那么,游客都去哪儿了呢?
“所谓‘旺季不旺’,实则是旅游消费更加理性的体现。”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告诉记者。
他称,以往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在今年暑期遇到“降温”,“不是旅游凉了,是大家学会错峰了!”
如今,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倾向于用有限的钱,去体验更多的目的地,追求高性价比。他们不报团,往往通过社交平台、旅行社等渠道,搜集整理旅游攻略,然后自由行,且不再迷信“必去榜单”,反而热衷挖掘冷门秘境,主打“宁可去青海看‘人造太阳’,也不在西湖断桥拍集体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景区的客源。
8月9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 摄/新华社
其次,拒绝当“韭菜”。暑期旺季,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往往伴随机票、酒店等价格上扬,精明的消费者开始拒绝为“旺季溢价”买单。
最后,“体验>打卡”。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和品质,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订单量锐减,被私家小团、主题研学团等取而代之,“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也已逐渐被历史沉浸剧体验、科技探秘等深度玩法取代。
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教授也表示,当前,随着旅游信息越来越透明、大众旅游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理性消费更加凸显。如,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行前决策,不光在国内的同类产品中进行比价,甚至在国际上进行比价,因此目的地竞争不再局限于国内,已延伸到国际,旅游已从“量”的狂欢转向“质”的较量。
“这个暑期,当‘到此一游’让位于‘情绪价值’,当‘人均消费’让位于‘人均体验’,当国内外旅游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游客正在用脚投票,把时间和预算投向了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地方。暑期没有爆冷,只是热得不再扎堆。”罗兹柏说。
原稿点击>>重报观察|游客都去哪儿了?透视暑期旅游市场“冷”与“热”-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正大军区职退休干部、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李新良,1936年11...
2025-08-18 0
夜色中的郴州,因跃动的身影与灿烂的笑容更显活力。8月16日晚,“奔跑吧·郴州”2025“福城坐标”城市趣味定向赛在郴州市爱莲湖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郴州...
2025-08-18 0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这个暑期很热——车站、机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截至目前,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节节攀升,同比增长超6%;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2025-08-18 1
在中国的宏伟蓝图中,一个新兴的金融中心正悄然崛起,它的面积将是香港的30倍,然而,它的目标却更为宏大——超越香港,成为全球最繁华、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之...
2025-08-18 2
玩火失败还是良心发现?中国接下战帖后,马科斯口风突然改变,发生了什么事?日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突然改口,反复强调他此前的玩火言论是误会。不久前马科斯接受...
2025-08-18 1
这个一妻多夫制的民族,晚上怎么过?女人直言:没有幸福可言 “晚上怎么过?”这五个字,比任何猎奇标题都扎心。 答案简单到让人发愣:轮流进屋,关灯,第二天...
2025-08-18 2
韩国外交部长赵显在与美日等盟友会晤时公开表示韩国应“警惕中方”,并与盟友一道应对“来自中方的挑战”。这番话被美方视为对尹锡悦时期政策的延续——即对美国...
2025-08-18 1
2025年,英国一份报纸向外揭示了一些东西。二十九份保密很高的俄方资料被贴在了公众眼前。内容里写得很直接——开战的时候,俄军最先打的地方不是欧洲,而是...
2025-08-1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