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一城山色:济南有座八达岭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5日 18:50 3 cc

北京有座八达岭,济南也有座八达岭。北京的八达岭,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济南的八达岭,高峻磅礴,沟壑幽深,壁立险绝。明代济南人、官至户部主事的刘亮采曾写有《八达岭》诗一首,诗中以“谷口千山更万山,八达之岭层霄间。游人一望心胆寒,尘埃隔绝如重关”之语,把济南八达岭之高峻险绝形容得淋漓尽致。

一城山色:济南有座八达岭

据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一》记载:“八达岭,在双井峪(因地处山峪,村内有双眼井而得名,民国时称双井庄,今属仲宫街道,名双井村)南,大佛寺之径。刘公岩有诗碑。”刘公岩(一作公严),是刘亮采的字。诗碑上的诗,就是文章开头所说刘亮采《八达岭》长诗,全诗140余字,姑不录。刘亮采笔下的“谷口千山更万山”,绝非夸张之语。站在八达岭的山脊回望,可见群峰如涛,层层叠叠铺向天际。济南地处泰山余脉,北部是冲积平原,南部却陡然隆起,形成了独特地貌。八达岭正处在这道隆起带的关键节点,其主峰海拔虽不及泰山,但其相对高度陡峭,山体多由石灰岩构成,裸露的岩壁如刀削斧劈,加之山间常年云雾缭绕,便形成了“层霄间”的缥缈与威严感。

除了险峻,八达岭的风光也自有其独特韵味。春日里,山间桃花、连翘漫山遍野,与苍翠的松柏相映成趣,驿道旁的古树抽出新绿,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马蹄声在山谷间回响。秋日则更显壮阔,漫山黄栌红透,层林尽染,站在峰顶远眺,济南城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黄河如一条玉带横亘在平原之上,“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致尽收眼底,明代文人常在此驻足题咏。

除了刘亮采的长诗,清乾隆年间,历城举人钟廷瑛也曾在八达岭上赋有《雨中别家过八达岭作》一诗,诗云:“贫病生为祟,琴书倦更游。有山难就隐,小别亦凝愁。客子占晴鹊(民谚: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家人祝雨鸠(因其将雨时鸣声急,即用以卜晴雨,故呼为雨鳩)。盘空九折磴,跋马(勒马使回转)重回头。”诗写钟廷瑛离家感慨,贫病生祟,琴书已倦,有山难隐,小别亦愁,翻过八达岭,就望不到自己的家乡了,于是钟廷瑛伫立高高的八达岭上,雨中“跋马重回头”,诗人满腔依依别家、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一城山色:济南有座八达岭

在八达岭下不远处,有一处名叫“大佛寺”的古迹。康熙《济南府志·建置四》载:“大佛寺,在八达岭下。寺去岭三里,佛去寺七里。”明代按察使李攀龙曾有《大佛寺》诗:“西湖斜日净风烟,北岭岧峣出半天。磴道乍从空外转,楼台已入镜中悬。塔分西域铜瓶势,石记秦官锦缆年。白社但须彭泽酒,青山不用华家钱。波摇玉树堪双映,丹上竹林好独眠。我辈自狂君莫讶,平生未敢谬周旋。”诗中高耸(岧峣)的“北岭”,说的就是八达岭。天路一般的“磴道”,指的是八达岭的古道。

八达岭的得名,也与地形息息相关。“八达”者,四通八达之谓也。从主峰向四周延伸出数条山道,分别通往泰山、曲阜等地驿道,故名“八达岭”。往来商旅、文人墨客常在此歇脚,八达岭的险峻与风光,也因而被屡屡写入诗文。时至今日,千年古道早已是水泥铺路。驾车走这条路,连许多驾车高手依然都会有一种“一望心胆寒”的感觉。

北京的八达岭是长城的脊梁,承载着家国天下的雄浑史诗;济南的八达岭,则是齐鲁大地的铮铮筋骨。它们虽同名,却各有风骨,一个在北方的群山中守护着王朝的边关,一个在济南南山里见证着市井的烟火。(来源:别说学堂)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