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1日 17:57 1 admin

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游山船浜,一个被遗忘的地名,船菜,一份被诗化的菜谱,泛舟宴饮,遍赏春光,是旧时无锡一种别样的风情。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今天,在无锡靠近太湖的一些饭店,打出了“船菜”的招牌,这让我回忆起旧时无锡船菜的情况。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民国时期电影里的太湖

无锡地近太湖,大运河又贯城而过,城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不同于今天,那时出行很多时候是依靠船只。出行要靠船,去风景名胜游览也靠船,清明扫墓也要靠船,因为陆路是非常不便的。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无锡老百姓的先人墓葬区和著名的惠山景点,以及民国初年创建的鼋头渚、万顷堂、蠡园、锦园等太湖风景点都在城区的西南、西北面,城内居民要到这些地方去郊游和扫墓,必须要渡过一条宽阔的运河。一百年前的交通情况,不像现在便利:道路狭窄,从西门到吴桥段的运河上,只有一座西门桥,居民要到惠山、太湖等地,必须乘船过河。晴天还好,遇上雨天刮大风的日子,乘渡船溺死事件就经常发生。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清明节扫墓,平民百姓要花上一天工夫,累就累一些吧,可官宦人家就不同了,每年春天祭祖上坟是一件大事,那些大人、老爷、太太、小姐平时娇生惯养,出远门坐船是最舒适的选择。除个别豪门自己有座船,如旗杆下杨家、西溪下薛家等少数几家外,绝大多数的人就只有雇船出行了。虽然城里去惠山不远,但往返也要一天左右,这就必须在游船上吃顿饭。这些娇子平时吃喝惯了,船上的船菜必须精美可口才行,为了留住常客,游船老板就在船菜上用足工夫,精益求精。到后来,乘游船去扫墓又发展到为了品尝船菜专雇游船去太湖上泛游,边品尝船菜,边欣赏湖光山色,使船菜成为了无锡菜中的精品。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现在解放路原红梅市场附近一带,从前叫作游山船浜,顾名思义,这里原是“游山船”(画舫)的集中地,抗战前,这里曾集中了几百条游山船,因停泊不下,个别船便停靠在附近河道边,如城内旗杆下迎祥桥堍便常年停泊一条游船等待雇主使用。这种船的船形和停泊在嘉兴南湖的那条著名的画舫一样,不过要小一些。较大的游船可接纳数十人,较小的也可坐十人左右。这种船常年被桐油抹得锃光明亮,中舱是雇主的坐舱,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后艄设有炉灶、炊具,是操作船菜的厨房。船上一般有三个人,分别是船主夫妇,他们都是船菜高手,烹调得一手上佳的菜肴,船老板娘虽整洁皎好,但她们绝不以色相揽客。另一人则是船上的副手,不是自己的亲属,便是儿女。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自从太湖风景区开发以后,这些游船一年四季都有雇主,当然春秋两季生意最好。城内的绅商巨子、达官贵人、新兴资本家,尤其是沪宁铁路开通后,更有外地有身价的人慕名而来,这些雇主,有的是风雅的骚人墨客,他们泛舟湖中,在秀美的湖光山色之间荡漾,边品尝精美船菜边吟诗填词;有的则带了艺妓在船上打牌作乐,或奏起乐器,在丝竹声中饮酒品菜。坐游船、吃船菜,在抗战前的几年里,是最时尚、最受有钱人喜爱的休闲活动。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品尝船菜的人,很多是有名的美食家,品味质不重量,最讲究鲜美、清淡、爽口。所以船菜中的凉菜品种繁多。无锡造酒业一向比较发达,盛产陈年香糟,冷菜中著名的糟鹅,尤其在夏天新鹅上市的时候,是既嫩且鲜。还有糟蛋,糟扣肉都有独特风味。湖中现捞出来的体型较小的薄壳太湖虾是制作呛虾的上佳原料,呛虾有普通的酱油呛,还有雪呛、腐乳汁呛,最有名的是“探头(去虾头)蒜白雪呛”。洋菜拌鸡丝是冷拌菜中的上品,还有卤肫、卤鸭、脆鳝等数不胜数,就是一盆极普通的辣白菜,也是选用了白菜心,用白醋冷拌,配上红辣椒末,红、白相映,真是色香味俱佳。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雇主要吃船菜、订游船是要早几天预订的。船菜讲究焖笼、清淡、时新,有许多海味如鱼翅、海参、鱼皮、鱼肚、鲍鱼、发菜等都需要预先加工水发,还有很多菜讲究火工,要上笼(焖笼)用文火炖。

无锡人吃海味(不是海鲜)主要是由在北京做官的家厨回乡后逐步传开的,无锡厨师聪明,他们在操作海味的过程中,熟知这些翅、参等本身没有味道,主要是清爽可口,如鱼翅中的极品“排翅”,粗如小拇指,如果没有鸡汤熬煮,是淡而无味的,海参也是如此。无锡厨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些如粉丝干那样粗细的鱼翅加上蟹粉,便成为一道蟹粉鱼翅。海参在船菜中也有几道名菜,如虾籽海参,一只十寸大盆中盛放着一只肥厚的大白参、颤巍巍地用筷子是夹不牢的,一定要用汤勺舀着吃,还有参鳝,大梅花参配上二指宽的烩鲜鳝背,黑白相衬,相得益彰,海参笃蹄膀,是船菜中大菜的佼佼者,无锡名菜全家福中必定要有海参才能称全家福。

游船上备办船菜时,一条七、八斤重的青鱼是必备的,有了这条鱼,各色炒鱼片、汤中的鱼圆、甩水等材料便齐全了。曾在游船上主厨而小有名气的绰号叫“大眼镜”的厨师,就以制作脆膳得名。抗战后他曾在惠山二泉上竹炉山房前摆了一个小饭摊,还真的有人慕名光顾。

“大眼镜”曾说,办一桌船菜只要一只三四斤重的新母鸡、一斤蹄心肉,可见船菜中的其他材料全系海味、鲜活鱼、虾、蟹,外加香菇、扁尖等,无怪船菜的炒菜只有荠菜炒里脊是属于肉类的,其他都是清淡的炒虾仁、炒二冬、炒鱼片、炒蹄筋、生炒鳝片之类。汤有四喜、鸭掌、酿蘑菇、三丝汤。汤中的极品当属口蘑锅巴汤,人称“天下第一菜”。

“大眼镜”所说的一只鸡和一斤肉便可备一桌船菜,未免大话了一些。船菜中的大菜,著名的有火夹鸭,青螺(海螺中的一种)衬底,炖出来汤清澈、鲜美。淡菜肉圆菜心底、青螺炖蹄膀、蟹粉狮子头、荷叶粉蒸肉荷叶鸡酿粉蒸肉、口蘑圆盅鸡等,这些菜清香、清淡、清澈,而且原汁原味,少用高汤而不用味精,真是百菜百味。一碗圆盅鸡端上桌来,揭开碗盖看上去汤清香味扑鼻,你如果情急拿起汤匙盛起汤送进口中,那么你可上了大当,滚热的汤可以烫得你满口是泡。

船菜中的大菜必有红烧的,但只有绉纱蹄膀、走油蹄膀等不多几种。船菜中的甜菜有烩羊尾、樱桃肉、炒三泥、八宝饭等,这些都是较甜腻的。蜜汁白菜、银耳莲子羹、什锦水果羹等属于较清淡的。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坐游山船游览往往要花一天时间,临上岸时船上必备有点心让雇主垫垫饥,这些小点心真正是微形的,如虾肉、蟹粉小汤包,各种用糯米粉做的鸡、鸭、兔、花卉形的小糕点,好吃好看。抗日战争爆发,这些游船都被难民作为逃生的交通工具,丧失殆尽。自此,游船消失了,船菜也消失了。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到了1946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来锡招待马歇尔夫妇时,他们乘了“苹香”号游船游览太湖时享用的船菜,则是由聚丰园和迎宾楼配菜后由专人烧的。而游山船浜兴盛的游船和船菜,已经成为历史,盛况不再了。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苹香号旧影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无锡往事:《游山船浜与无锡船菜》(作者 华钰麟)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