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全红婵已入学,院长是苏炳添!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5日 20:02 3 admin

全红婵拿到暨南大学的保送通知那天,我刷短视频刷得正爽,一条消息直接把我炸醒——14岁的奥运冠军,小小年纪、跑去读大学了。再一看,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学校官微还特意晒出了录取通知书。诶,这事儿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全红婵已入学,院长是苏炳添!

说起来,全红婵的路,压根不像一般孩子。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她一跳、二跳、三跳都是满分,整个人像从天上下来的。466.20分,直接写进历史——那可是奥运最高分!全世界都在盯着她,咱中国队的领奖台上多了个小姑娘,满脸懵,一说话全是粤味方言的直白:跳下去就行了,不想太多。你看她跳水,只觉得干脆利落,啥心思都踩在脚下了。

这并不是昙花一现。去年她去福冈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又拿下10米台单人和双人两枚金牌,奥运之后依旧是巅峰状态——这不是“吃老本儿”,是让人服气的持续统治力。大家都说,全红婵比当年的伏明霞还野点。想想看,伏明霞14岁登顶,也没她这么张扬的爆发,台上台下都带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

可谁能料到,她才刚16岁,就站在“运动员+大学生”这条双轨道上。别说体育圈众人议论,普通人都想不明白,这么大压力、还能一边训练一边读书?说实话扒拉扒拉,全红婵这次是走了“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政策的桥——只有像她这种国际级的运动健将、世界冠军,资格才够。其实这条升学路,中国早有先例,上海交大当年还录过孙杨去念经管博士,走的也是高水平运动员专门赛道。你说运动员该不该念书?每次都能引来老百姓饭桌上的大讨论。

放回全红婵自己这事儿上,这道选择题仿佛没啥“揪心劲”。她报到的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别以为暨大只中国家级名校、出了不少外语精英,其实这学校的“冠军校友圈”也有点讲究,苏炳添、陈艾森这些顶尖体育人,也都在这混过。环境氛围是真有底蕴,奖牌挂墙上比谁别的都多。用老广的话说,你到暨大训练、圈子熟,等于有了一群“冠军师兄弟”,这不比从头摸索强得多?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对又读书又训练总有点疙瘩,担心分心,担心受影响。可是人家全红婵一如既往,新闻上讲她还是那个“纯粹小孩”,赛场以外的迷茫和烦恼压她不住,该跳水跳水,该上课上课。采访她问秘诀,依旧是憨憨的一句“跳下去就行了”——不是装傻,这是天赋的一种天然放松吧。她这份坦荡,反倒是今天许多孩子缺的。

有人说,她的学习肯定没办法和学霸比,但对于运动员来说,专业训练+文化熏陶的机会比什么都宝贵。毕竟,体育的巅峰就是那么几年,谁也不知道20年后的全红婵会变成哪个样子。多一层校园经历,以后写简历、聊人生,都能扎实落地,不用担心未来出圈太窄。

更值得玩味的一笔是,当年大家讨论伏明霞、郭晶晶这些体坛前辈如何转型,都绕不开学历、眼界、综合素质这些老话题。孙杨拿奥运金牌、跑去读交大博士时,被人揶揄“本硕博突击队”。可如今大家心里的天平也慢慢在变——谁说运动员只配披金挂银、不能坐进书斋静心念书?

有时候我也想,如果我是全红婵,有着比同龄人高到不知几个level的天赋、成就,现在动辄万众瞩目,还能给自己留条安安稳稳的深造路,这哪是普通的幸福?她的人生路线图,本身就写着“奇迹”。

这故事看到这里,估计有些人心里还嘀咕,全红婵以后的路会不会走偏、会不会撑不住?我宁愿多点信心。谁说天才就一定要活成别人的参考答案?就像她自己说的,跳下去就行了,别想太多。咱们有理由期待,每次新闻见着全红婵,她还能带来惊喜。

你怎么看天才少女裂开两条路并行这事?是不是该多给点时间看看,她能不能把世界和学校这两个擂台,都拿下?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