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南方日报丨中山孙文西路焕新归来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9日 11:13 3 cc
南方日报丨中山孙文西路焕新归来

9月28日,全国首条文化旅游步行街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归来。历经数年保护活化工程,孙文西路步行街以“绣花功夫”复现街道百年前历史风貌,并引入本土特色文化、非遗等业态,让百年老街焕发青春活力。

南方日报丨中山孙文西路焕新归来

中山市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归来。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修旧如初

最大程度重现历史风貌

孙文西路步行街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古称迎恩街,1925年改称为孙文西路。见证香山铁城建设、近代西风东渐以及现代商业发展的历史变迁,孙文西路集中体现了香山地区海洋文化、商业文化以及华侨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南粤乃至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缩影,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中山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将孙文西路步行街所在的香山古城列入市文化兴城重点项目。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思路,孙文西路步行街的保护活化工程坚持“修旧如初”,最大程度保留了骑楼天花、老招牌、标语等历史风貌。针对已破损但有历史价值的元素,改造工作以档案馆的老照片、文史资料为依据,聘请有文物修复经验的资深工匠,采用传统技法进行修复。

例如,修复工程创新采用的“干冰剥离技术”,精准清除历史建筑外立面上后期覆盖的批灰涂料,完整露出侨房原始的青砖墙面、老标语痕迹。以步行街上的地标建筑“思豪大酒店”为例,在改造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酒店内被完好保存的“老物件”——“丝缝青砖”外立面。该外立面采用传统砌墙工艺,通过将砖缝做到极致狭小,让整座大楼整体看上去更显精致,充分反映了当时砌墙师傅的高超技艺。此次改造后,步行街上的民国灯影花、福寿堂雕花门楣、四方古井、“石岐旅店”招牌、丝缝青砖、射击弹孔等一批珍贵历史印记得以“重现天日”。

本次修复还深入肌理,以“固本强基”系统思维重新对危房、危楼进行了抢修。中山市石岐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历经百年风霜洗礼,孙文西路步行街一度面临建筑质量较差、消防设施设备缺失、排水排污系统老旧、用电负荷容量不足等难题,餐饮、住宿等现代化业态无法进驻,导致现有业态布局与时代脱节。本次改造对步行街主街地下综合管网进行了升级,对建筑结构解危加固,并埋地铺设电力线、更新雨污分流管道、新增消防设施设备,在消除安全风险的同时还原历史风貌,为后续业态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再现繁华

引入新业态打造湾区文旅地标

修旧如初不是唯一目的,唤醒百年老街的生命力也成为孙文西路修复的重点。据悉,此次改造着重引导业态优化升级,重点引入文化创意、特色餐饮、非遗体验、侨乡主题展览等新型业态,用好独特优势打造大湾区独一无二的文旅地标。

笔者获悉,孙文西路步行街构建了四大活力消费场景,包括主题餐饮、潮玩文创、全天候消费、湾区协同场景。以不少外地游客最关心的餐饮场景为例,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后,步行街不仅引入了多家知名连锁品牌,还加入了崖口煲仔饭等本土特色餐饮,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另一方面,依托中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人物及非遗资源,步行街通过文创开发、教育推广、大师工作室等形式,让非遗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参与”,赋予商业运营文化内涵。

在商业运营上,孙文西路步行街摒弃传统纯租赁模式,采用合作签约方式引入创新主体,扶持年轻创业者和主理人品牌,该类业态目前已占整体业态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在本次改造中,通过拆除危房和违建,还打造了庆隆广场、文书广场等多个公共空间,并同步在周边规划配套建筑空间以承载新业态,为游客与市民构建起集休憩、娱乐于一体的高品质活动场所。

为庆祝孙文西路步行街开街,9月28日至10月7日,孙文西路步行街每日均有相关庆祝活动。除9月28日晚举办香山古城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开放活动以外,步行街还将在10月1—7日与其周边商圈联合举办“香山文脉百年焕新”2025中山市国庆中秋美食文化周,国庆假期期间还将举办中山市非遗巡游,包括古镇六坊云龙、西区醉龙、石岐醒狮、高杆龙、彩带龙、沙溪鹤舞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少宏 通讯员胡坚桐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