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河南景区物价火了!一元午餐、7元雨衣,游客:这波操作太良心!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5日 14:06 1 cc

国庆长假期间,河南多个景区凭借亲民的物价引发广泛关注,“一元午餐”“7 元雨衣” 等现象不仅打破了大众对 “景区物价高” 的刻板印象,更让游客感受到旅游消费的公平与诚意。这一现象既体现出河南景区对游客需求的重视,也为国内旅游行业树立了优质服务的标杆,为国庆旅游市场注入了温暖活力。

一、物价亮点:河南景区的 “反向操作”,圈粉无数游客​

国庆期间前往河南旅游的游客,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分享着旅途中的 “惊喜”—— 河南景区的物价远超预期,诸多平价商品让游客直呼 “良心”。​

在老君山景区,“一元午餐” 成为热门话题。午餐供应点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为游客分发餐食,餐盘里装满了玉米、红薯、鸡蛋等食物,种类丰富且分量充足,游客若感觉食物不够,还能免费续餐。来自江苏的游客王先生捧着餐盘,脸上满是惊讶:“真不敢相信,在景区里花一块钱就能吃饱,之前去其他地方旅游,随便一份简餐都要二三十元,这里的价格太实在了。”​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的物价同样让游客眼前一亮。景区内售卖的雨衣仅需 7 元,这一价格不仅低于景区外小贩售卖的 15 元,甚至比不少城市的零售价还要亲民。除此之外,1.5 元的矿泉水、3 元的雪碧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价格与市区便利店保持一致。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女士拍摄视频分享体验时说道:“之前去别的景区,一瓶普通矿泉水能卖到 10 元,一根烤肠也要 8 元,这次来河南,本以为景区物价会一样高,结果买水时老板说 1 块 5,我还反复确认了两遍,就怕自己听错了。”​

河南景区物价火了!一元午餐、7元雨衣,游客:这波操作太良心!

洛阳某景区的餐饮消费同样让游客感到惊喜。有游客晒出在该景区的消费单,一碗牛肉汤售价 15 元,汤里的牛肉给得满满当当,分量比市区的老牌牛肉汤店还要实在。游客张先生在视频中展示着碗里的牛肉:“15 块钱能吃到这么多肉,太值了,这在其他景区根本不敢想。”​

这些 “反向操作” 让河南景区收获了大量好评,网友们在评论区纷纷表示:“这才是景区该有的样子,不宰客反而更让人愿意多消费”“河南景区太懂游客了,以后旅游首选河南”。​

二、运营逻辑:“良心物价” 不是赔本赚吆喝,背后藏着长远考量​

不少人疑惑,河南景区将物价定得如此亲民,是否会面临亏本风险?事实上,这些 “良心物价” 的背后,是景区经过深思熟虑的长远规划,而非简单的赔本赚吆喝。​

老君山的 “一元午餐” 便是典型案例。从表面上看,每份 “一元午餐” 的成本远高于售价,景区似乎在做亏本买卖,但实际上,这一举措为老君山带来了巨大的口碑效应。去年国庆期间,“一元午餐” 让老君山成功登上热搜,成为热门旅游话题,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 30%。随着游客量的增加,周边的民宿、餐馆也随之受益,入住率和营业额大幅提升。而老君山则通过门票收入、景区内二次消费(如索道、文创产品销售等),轻松弥补了 “一元午餐” 的成本,实现了整体盈利。​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则深谙 “薄利多销” 的经营之道。景区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雨衣卖 7 元,单从这件商品来看,利润确实不高,但游客感受到实惠后,会对景区产生好感,进而更愿意在景区内进行其他消费,比如购买文创产品、观看付费演出等。”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该景区游客人均消费比去年增加了 50 元,同时,由于物价亲民,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从以往的 2 小时延长到 4 小时,停留时间的增加进一步带动了餐饮、零售等消费,形成了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良心物价” 为河南景区积累了宝贵的信任。如今,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会担心 “被宰”,高价餐饮、高价商品等问题让不少游客对景区消费心存顾虑。河南景区通过 “良心物价”,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让游客感受到了诚意。有游客表示:“这次在河南旅游,消费得很舒心,没有遇到漫天要价的情况,下次肯定还会来,也会推荐身边的朋友来。” 这种口口相传的口碑传播,其效果远胜于花费数百万投放广告,为景区带来了持续的客流和收益。​

三、差异所在:为何河南景区能做到 “良心定价”?​

同样是景区,为何有的地方一瓶水能卖到 10 元,而河南景区却能将物价控制在亲民水平?关键在于河南景区独特的运营模式、严格的政府监管以及对文旅 IP 的重视。​

河南景区物价火了!一元午餐、7元雨衣,游客:这波操作太良心!

从运营模式来看,许多景区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会将内部商铺承包给第三方承包商。这些承包商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抬高商品价格,导致景区物价虚高。而河南不少景区则坚持 “自营 + 统一管理” 的模式,以老君山为例,景区内的餐饮、零售等业务均由景区直接运营,在定价时,会参考市区同类商品的价格,仅在成本基础上增加少量利润,从源头避免了 “天价商品” 的出现。这种自主运营的模式,让景区能够更好地把控物价,保障游客的消费权益。​

政府监管的有力支持,也为河南景区的 “良心定价” 提供了保障。河南省文旅部门早在之前就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要求景区内所有商品和服务必须明码标价,禁止商家哄抬物价、宰客欺客。同时,文旅部门还会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景区商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违规涨价行为,将对涉事商家进行严厉处罚。去年,某景区因将矿泉水卖到 8 元被游客举报,文旅部门不仅要求该景区限期整改,还取消了其 “4A 景区” 的评选资格。这种严格的监管措施,让其他景区不敢轻易 “踩线”,有效维护了景区消费市场的秩序。​

此外,河南景区更注重 “文旅 IP 打造”,而非单纯追求短期利益。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景区不仅仅是 “卖门票” 的地方,更是展示地方形象、传播地方文化的窗口。通过 “良心物价” 让游客感受到河南的诚意,能够让 “老家河南” 这一文旅 IP 更加深入人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景区不仅多年保持门票价格稳定,还经常推出免费开放日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龙门石窟,感受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这种以文化传播为导向的运营理念,让河南景区在定价时更注重长远利益,而非眼前的短期收益。​

四、行业启示:“良心物价” 成新风尚,其他景区可借鉴什么?​

河南景区的 “良心操作”,为国内其他景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也为旅游行业树立了新的风向标。​

河南景区物价火了!一元午餐、7元雨衣,游客:这波操作太良心!

对于景区而言,首先要摒弃 “宰客” 思维。短期的高价宰客或许能带来一定的利润,但会严重损害景区的口碑,导致游客流失,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河南景区的案例证明,只有尊重游客、为游客着想,才能赢得游客的信任和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景区要学会算 “综合账”,而非只盯着单一商品的利润。物价亲民虽然可能降低单一商品的利润,但能显著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同时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间接带动整体收益增长。这种 “以小博大” 的策略,能够实现景区与游客的 “双赢”。​

此外,政府与景区的联动也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景区消费市场的监管,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商家行为,严厉打击宰客欺客现象,为游客营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同时,景区也应主动创新运营模式,比如引入平价连锁品牌入驻、推出惠民套餐等,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让利于游客。​

国庆假期里,河南景区用 “良心物价” 让无数游客感受到了旅游的快乐与温暖。傍晚时分,老君山景区的 “一元午餐” 供应点前,仍有游客在有序领取餐食;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的商铺前,游客们悠闲地挑选着商品,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这种和谐的消费场景,正是旅游行业应有的模样,也让人们对未来的旅游体验充满期待。​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