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日本各旅游城市已被中国游客“攻陷”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7日 12:57 1 cc

东京银座的霓虹灯下,大阪心斋桥的拥挤人潮中,中文各地方言此起彼伏,仿佛瞬间穿越回国内的某个商业街。

“最近国内飞日本的航线几乎天天爆满。”9月29日,提前开启赴日游的游客张旭表示,当晚九点日本关西机场人头攒动,落地办理入境耗时近两个小时。

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合体”的8天超长黄金周,日本成为中国游客最青睐的海外旅游目的地。从东京到京都,从大阪到奈良,中国游客的身影充斥着各大景点、商场和街头。


日本各旅游城市已被中国游客“攻陷”

黄金周盛况:日本成为“江浙沪后花园”

今年黄金周,日本旅游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据各大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日本位居国庆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榜首,大阪和东京分别成为最受欢迎的海外旅游城市前两名。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出境旅游人数近950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2%。

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进一步显示,2025年8月单月访日外国游客人数达342.8万人次,其中中国大陆游客居首。

日本成为中国游客首选目的地的原因多样。对江浙沪居民而言,从上海飞大阪仅需两小时,比前往中国许多内陆省份还快捷。

“从上海飞大阪不过两个小时,比去趟云南还快。”一位游客感叹道,这对996的打工人来说,周五下班出发,周一早上还能准时上班,时间利用率极高。

日元汇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增强了日本旅游的吸引力。当前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徘徊在1:0.046左右,使日本成为“薅羊毛的天堂”。

有网友直言:“在国内不舍得下馆子,在日本天天吃刺身”。


日本各旅游城市已被中国游客“攻陷”

全方位包围:中文服务无处不在

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游客,日本旅游业做足了准备。走在大阪心斋桥购物街,汉语吆喝声不绝于耳,中文广告牌林立。

这里的店铺专门聘请华人营业员,店门口的伙计也使用中文招揽顾客。如果不是周围夹杂着日文,游客可能会错觉身处国内某商业步行街。

为迎合中国游客,日本商家使出了浑身解数。大型商圈配备中文服务,饭店推出“支付宝专属折扣”,连便利店都印上“欢迎使用微信支付”的标识。

支付便利性成为吸引中国游客的关键。支付宝、微信支付在日本遍地开花,银联卡通行无阻,使中国游客能够像在国内一样“无障碍体验”日本。

旅游新动态:拼假与消费升级

面对8天的长假,中国打工人发明了 “请3休12”的拼假玩法。许多消费者在9月28日-30日或10月9日-11日请假三天,将假期延长至12天。

“第一波国庆出境游客已于9月25日出发,”广之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旅行社9月25至30日提前出发的出境游团队超300个,同比增加超30%。

随着假期延长,中国游客的旅游模式也从“打卡式”向“体验式”转变。

“早几年,大家去日本是为了买电饭煲、马桶盖,现在更多人说:‘想去住个老民宿,泡个温泉,吃顿居酒屋。’”一位观察者指出,中国游客正从“买东西”转向“过生活”,从“打卡景点”到“体验日常”。


日本各旅游城市已被中国游客“攻陷”

价格飙升与应对策略

游客激增直接导致旅游价格上涨。日本机票价格较平日上涨2至3倍,酒店价格亦涨幅明显。

多次赴日游的游客张旭举例,其常住的东京银座某酒店,去年节假日约700元/晚,今年国庆涨到1300元/每晚,“以前500元就能拿下”。

一位临近节前才预订日本游的游客称:“还没出发两人已经花了23000元,其中往返机票10000元,酒店1300元每晚。”

面对高涨的机票价格,一些游客找到了省钱的妙招——通过小众机场出境。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因两三百元直飞曼谷、首尔的低价机票,成为年轻人“穷游”出国的宝藏枢纽。甚至有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往转机。

影响与展望:双向塑造的文化交流

中国游客的激增不仅给日本旅游业带来收入,也带来了一些“甜蜜的负担”。

2025年8月,奈良市政府发布游客限流措施,称“持续超负荷接待已影响本地居民生活”。东京地铁公司也在内部报告中指出,“旅游高峰期本地通勤体验明显下降”。

更棘手的是民众情绪。部分日本民众对“游客经济”并不买账,他们抱怨景点变成“拍照机器”,本地文化被“游客化”。

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发起“守护宁静社区”运动。

尽管如此,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却在持续深化。京都的金阁寺、银阁寺等古典建筑,明显带有盛唐风貌。

部分佛寺的流派甚至直接源自中国,成为中日文化交融的见证。

为了迎合中国游客,日本不少商家开始调整菜单、更换商品陈列方式,连便利店都推出了“川味便当”和“白桃乌龙奶茶”。

旅游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塑造。


日本各旅游城市已被中国游客“攻陷”


日本关西机场入境处,排队等待的中国游客队伍蜿蜒曲折。一位等待了将近两小时的游客看了看手表,苦笑着对同伴说:“这感觉,就像在世博会展馆排队。”

他的同伴笑了笑,指着远处中文标识的欢迎横幅回应:“至少他们真的很欢迎我们。”

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在这种热闹面前似乎暂时消失了。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