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同庆,长达八天的假期是促消费的超级黄金周,大力度折扣、全新店铺、各种首发首秀的快闪活动,商家抓住机会花式促销,长假第一天,沪上商圈迎来大客...
2025-10-07 0
202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本特别的书,《林徽因全集·英文书信卷(一九三五—一九四〇)》。
这批信是林徽因写给美国朋友费慰梅、费正清夫妇的,藏了七十多年才首次公开。
以前提起林徽因,大家总盯着她的美貌和感情事儿,好像她天生就是个“民国女神”。
但看了这些信才知道,那些滤镜背后,藏着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她。
这批信能留到现在,得先谢谢费慰梅夫妇。
林徽因写这些信的时候,正是中国乱糟糟的年月,从1935年一直写到1948年。
她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愁的事儿全写在里面,寄给远在美国的朋友。
费氏夫妇也真上心,不管后来经历多少战乱变动,愣是把几百封信念得好好的。
到了70年代中美建交,他们把信的影印版交给了林徽因的孩子梁再冰和梁从诫。
后来整理这些信的是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
整理过程一点都不轻松。
有些信纸特别小,字挤得密密麻麻,写不下了就画个箭头接着往上面写;还有些纸质量差得很,字迹都快看不清了。
于葵说,翻译的时候得特别小心,既要懂林徽因的文风,还得忠实她当时的语境,不然就变味了。
本来想把所有信一次性出了,但实在太难,所以这次只出了1935到1940年的部分,后面1941到1948年的还得等阵子。
于葵一开始还有顾虑,毕竟这些是外婆跟朋友的私人通信,怕公开了侵犯前辈的私人空间。
但后来她读那些信,被里面“掏心窝子”的话打动了。
她说“别人再怎么替她说,不如去听听她自己怎么说”,这话我特别认同。
现在好多名人都被后人按上各种标签,编些没影的故事,要是没有这些原始书信,林徽因估计也得一直活在“女神滤镜”里,没人知道她真实的样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王一珂也功不可没。
2024年于葵写《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时,引用了部分书信内容,王一珂一看就觉得这些信太有价值了。
不管是研究林徽因本人,还是研究抗战史,或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想法,这些信都是独一份的史料。
可惜的是,费氏夫妇回复林徽因的信大多没保存下来,林徽因的中文手稿也丢了不少,不然两相对照着看,肯定更有意思。
看了信才知道,以前咱们对林徽因的印象真差太远了。
总觉得她是个整天吟诗作画、不沾烟火气的才女,其实她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家里的事儿操心。
林徽因是家里的长女,8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妻子,还生了4个儿子。
复杂的家里事,她从小就得学着处理。
一面要安抚被冷落的妈妈,一面还得帮着照顾同父异母的弟弟。
有次三弟林恒发高烧,她抱着两岁的弟弟在廊子下转悠了一整夜。
这种从小锻炼出来的“高情商”,后来帮了她不少忙。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的时候,他们家北总布胡同3号院的“梁家下午茶”特别有名。
好多文人学者都爱往那儿去,聊文学、聊艺术、聊学术,林徽因是里面的核心人物。
但别人只看到她在前厅热情招待朋友,没看到她时不时就得奔向后院处理家里的杂事。
梁再冰后来跟于葵回忆,“妈妈最美的时候就是她说话的时候,充满激情,神采飞扬”,但她从不在朋友面前抱怨家务累。
朋友有事也爱找她拿主意。
有次沈从文跟妻子闹别扭,妻子回了苏州娘家,沈从文找林徽因倾诉了一上午。
林徽因不光劝他、跟他聊生活里的难事儿,最后还借给他钱买车票,让他去苏州找妻子面谈。
那时候他们家经常住十几位亲友,林徽因还开玩笑画了张四合院床铺图给费慰梅,让她“预订梁氏招待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子就更难了。
林徽因跟着家人一路逃难,从北平到天津,再到青岛、长沙、昆明,最后到了四川李庄,这一逃就是十几年。
在长沙的时候,日军轰炸,炮弹落在离他们住处大门十五码的地方,她抱着儿子梁从诫被抛到空中,摔在地上竟然没受伤。
后来在湘黔交界处的晃县,她发了41度的高烧,好不容易找到个小房间,隔壁就是小酒馆,赌徒、司机、大兵的吵闹声整晚不停,她却还能把这些场景记下来,写进给费慰梅的信里。
到了李庄,条件就更差了。
有人说看到过标着“林徽因书房”的房间,于葵赶紧打电话问妈妈梁再冰,梁再冰说“哪有什么书房,她都在厨房!”那时候林徽因经常背个大背篓,赶集的时候把一家人一周的菜都背回来。
孩子们穿得像狄更斯小说里的流浪儿,她就得缝补那些补了又补的衣服,她说这比写一章宋辽时期的建筑史还难。
就算这么难,她也没丢了心气。
逃难路上坐的汽车又破又旧,十几个座位塞进近30个人,她还能指着窗外跟孩子说“你看那玉带般的山涧,还有秋日赤红的枫叶”。
在李庄病得躺倒的时候,她还在跟费慰梅写信说“不会失去勇气,在极度悲观的情况下,我们仍怀抱昂扬的希望”。
这种在苦难里还能找光的劲儿,比任何“女神”标签都让人佩服。
其实这些信讲的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一个普通女人在特殊年代里的生活、工作和想法。
没有美化,没有滤镜,有累的时候,有愁的时候,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对家庭的责任、对事业的热爱,还有对国家的牵挂。
等后面1941到1948年的信出版了,咱们肯定还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林徽因。
比起被神化的“女神”,我更愿意记住这个有血有肉、带着烟火气的真实的她。
相关文章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长达八天的假期是促消费的超级黄金周,大力度折扣、全新店铺、各种首发首秀的快闪活动,商家抓住机会花式促销,长假第一天,沪上商圈迎来大客...
2025-10-07 0
黄河大集。金秋送爽,双节同庆。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欢喜而来。我市精心筹备了覆盖市区与周边的全场景文旅盛宴——市内,黄河电音、工业街区、商圈潮玩交织都...
2025-10-07 0
10月3日,泗阳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持续迎来客流高峰。澄澈碧水与沿岸风光交相辉映,不仅勾勒出秋日里的灵动画卷,更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尽享假日...
2025-10-07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10月6日是中秋节。当晚,在北京市卢沟桥旁,直径五米的“光影月亮”从城墙缓缓升起,与天边真月形成“双月同...
2025-10-07 0
最近计划国庆节去韩国玩,正在研究境外上网卡的时候,无意间点进华为天际通APP,竟然发现他们家和Klook、Agoda这些旅行平台一起推出了超多旅游...
2025-10-07 0
金秋十月,皓月当空。10月6日晚,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董宇辉倾情加盟的“长相思·在长安”2025西安中秋月宴在大唐西市金...
2025-10-07 0
在嘉峪关关城,千人同歌迎国庆。本文图片均由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新甘肃客户端嘉峪关10月2日讯 国庆假期以来,嘉峪关关城景区每晚举办“夜幕红歌潮·共...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