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你喜欢的假期人山人海播报让我们赶紧直击各地现场!10月4日上午,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微博发布消息称,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增多,景区停车场已经饱和,...
2025-10-08 1
蹲到一半膝盖咔一声,腰像被电钻,第二天连马桶都不敢坐——别急着骂自己老,八成是你把深蹲做成了“深坑”。
上周,北京一个26岁程序员在健身房被扶上救护车,片子出来:L4-L5椎间盘膨出。
诱因不是大重量,是他两年天天100个“半吊子”深蹲,腰替屁股干活,膝盖替脚踝干活,最后一块小骨头先罢工。
我把这事甩给师弟——北大运动医学在读博士,他甩回我三篇刚online的论文,一句人话:姿势错0.5秒,腰椎压力多18%,膝盖内扣一度,髌骨多磨23%。
数据冷冰冰,但疼在自己身上就滚烫。
先说腰。
很多人以为“背打直”就是挺胸,结果骨盆往前顶,腰椎反弓,像拉满的弓弦。2023年《运动科学杂志》让30个志愿者在MRI里蹲,发现骨盆往前倾5-10度,腰椎间盘压力立刻掉两成。
诀窍很简单:先撅屁股,再往下坐,想象用尾骨找后面的凳子,而不是用胸口找膝盖。
膝盖更冤。
脚尖朝前却要求它别内扣,等于让火车脱轨。
美国运动医学会去年直接改指南:脚尖外旋15-30度,膝盖和脚尖连成一条线,内扣瞬间少一半。
别嫌丑,力量区不是选美,能蹲到80岁才帅。
幅度也有坑。
蹲一半,大腿没感觉,腰先酸;蹲到底,屁股眨眼,腰椎又打折。
新研究给了一个“安全窗”:大腿骨略低于水平线,屁股还没眨眼,正好。
怎么找?
拿手机侧面拍,看到骨盆一抖,就停,那就是你的底。
装备党先别激动。
今年CES展有条“智能腰带”,姿势一歪就嗡嗡震,贵得离谱,功能却可以用“拍视频+慢放”平替。
真正有用的是两块便宜货:一块15度小斜板,腰椎压力立减27%,腰突患者也能蹲;一对压力鞋垫,200多块,足底重心一偏就亮红灯,比私教吼得及时。
特殊人群更别硬刚。
哈佛让腰突患者站在30度斜面板上做深蹲,椎间盘压力再降三成;英国把慢性腰痛的人按在箱子上做箱蹲,八周后疼痛评分掉一半。
水也行,泳池里蹲,浮力托住40%体重,膝盖和腰一起松口气。
重量别装逼。
NSCA今年改口:能标准做5次的重量才是你的“工作重量”,第六次就歪,那就不是训练,是自残。
呼吸也改,过去教瓦式,现在让离心吸气、向心呼气,核心稳定多15%,血压飙得还低。
恢复也拉长,肌电图说臀大肌要72小时才满血,别天天怼,练一休二,屁股长得比加班工资快。
最后一句话:深蹲不是蹲坑,别把手机那套“多快好省”搬来。
先学会用屁股发力,再谈上大重量;先保证80岁还能自己上厕所,再谈翘臀马甲线。
蹲对了,每一次起身,都是给腰和膝盖续命;蹲错了,每一次下去,都是给手术排号。
相关文章
大家好这里是你喜欢的假期人山人海播报让我们赶紧直击各地现场!10月4日上午,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微博发布消息称,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增多,景区停车场已经饱和,...
2025-10-08 1
国庆假期,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观光园采摘休闲游持续升温,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沉浸式体验田园丰收的乐趣。观光园内,秋日硕果已挂满枝头、深埋土中。金黄的梨散...
2025-10-08 1
寒露翩然而至,秋意愈发浓稠,山林被枫叶染成斑斓画卷,湖水在秋风里泛起粼粼柔波……或许你还在为国庆假期步入最后一天而心生怅惘,但请别让这份emo的情绪困...
2025-10-08 1
当人们谈起古镇,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与白墙黛瓦。江南古镇,俨然已成为中国旅游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越来越多隐匿于全国各地的...
2025-10-08 1
假期要收尾了?!来呼和浩特游玩的游客们别急!趁着假期最后一天可以去呼和浩特大青山看看这里的秋景简直如梦如幻哈达门、圣水梁、红石崖……景色太令人着迷秋风...
2025-10-08 1
国庆期间,不少游客厌倦了网红景点、餐厅甚至拍照姿势都像“复制粘贴”的旅行,转而选择能感受到与目的地之间更真切文化连接的深度游。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携程了解...
2025-10-08 1
假期接近尾声,不少游客开始陆续返程。特产店、文创店成为很多人太原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感叹“不枉此行”之余,众多游客的旅行箱中,总会塞进几件精心挑选的太原...
2025-10-08 1
国庆中秋假期,兰州市各大公园精心策划特色活动,成为市民短途休闲、阖家出游的首选目的地,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尽享假期的轻松与美好。兰州植物园:菊香沁心 科普...
2025-10-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