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文旅+”推动辛集假日经济量质齐升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9日 14:54 1 admin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文旅+”推动辛集假日经济量质齐升

公木纪念馆接待了大批亲子研学团队,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王壤 摄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富心迪)国庆黄金周落下帷幕,辛集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体验为桥”的多元文旅供给,打造出一场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假日盛宴。在全国县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辛集深耕“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皮革产业、红色研学、乡村艺术、体育赛事等多业态联动,让客流热度成功转化为消费活力,推动假日经济实现“量质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中国皮都”的核心名片,辛集国际皮革城成为假期消费“主引擎”。在这座承载千年皮毛文化的地标建筑内,裘皮大衣、派克服、精品箱包等秋冬新品集中亮相,新中式设计等时尚款式尤其受青睐。商场推出的“国庆特惠季”通过满减抵扣、定制服务等举措精准释放消费需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游客慕名而来,假期每日客流络绎不绝,收银台前时常排起长队,服装皮具类销售较平日实现显著增长。

与皮革城形成“购物+文化”联动的名花皮毛文化博物馆同样人气高涨。馆内通过实物展陈、皮雕体验、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再现辛集皮毛业从明清“皮毛集市”到如今“国际皮都”的变迁历程,让游客在选购冬装的同时,深入了解皮毛文化的文明价值与工匠精神。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假期接待量大幅提升,不少亲子家庭专程体验皮毛生产工艺,文化体验与购物消费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拉长了产业消费链条。

乡村文旅与红色研学成为假期经济“新增长极”。天宫营乡王下村的王下农民画小镇,以“留住乡愁”为主题,依托农民画研创中心、美术馆及风情街,将乡土艺术与休闲度假完美融合。村民创作的作品色彩艳丽、题材鲜活,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小镇内的农家乐、手工艺品店生意火爆,土特产品备受青睐,带动村民实现增收,呼应了县域文旅激活乡村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

红色研学则在国庆期间迎来热潮。华北联合大学在束鹿史馆通过场景复原、文物展示,再现了联大师生与群众同吃同住、兼顾教学与革命工作的历史场景;大车城村地下战备指挥中心作为保存完好的人防工事,84.04米长的通道内,当年的指挥室、防护设施一应俱全,让青少年直观感受特殊年代的防护建设;公木纪念馆以百余张照片、上百件展品,讲述着革命历程与文学成就。三大场馆接待了大批亲子研学团队,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同时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配套消费增长。

体育赛事与生态休闲“双向发力”,丰富了文旅体验场景。10月4日,2025年河北省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第八轮辛集主场迎战秦皇岛的赛事点燃球迷热情,辛集队三连胜的战绩让现场近千名观众呐喊助威。赛场内外的热烈氛围有效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形成“赛事引流、消费增收”的良性循环。

生态休闲类景点同样备受青睐。浣溪园内亭台错落、水榭映波,绿植葱郁如江南水墨画卷,成为市民游客拍照“出片”的热门地点,假期每日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市区东北部的锦绣公园以丰富水系和开阔空间成为全家出游优选,木质栈道上游客漫步赏景,运动区市民健身休闲,园内的便民商铺、文创摊位生意兴隆,尽显休闲消费活力。

特色美食与伴手礼消费则让“辛集味道”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街头的砂锅羊肉串肥瘦相间、炭火烤制滋滋冒油,搭配暖身汤品成为游客必吃项;炒奶果摊位前常排起长队,炒制凝固的鲜奶裹上坚果碎,香甜口感消解旅途疲惫。随着天气转凉,柴火慢炖的大锅菜、热热闹闹的铜锅涮肉成餐桌主角,尽显辛集人的生活热忱。作为伴手礼首选的辛集酥糖销量火爆,传统工艺制作的酥糖酥脆不腻,装盒后成为游客馈赠亲友的佳品,进一步延伸了美食消费链条。

此次国庆黄金周,辛集在做好安全保障与服务提升的基础上,依托特色文旅资源实现多业态深度融合。从皮革产业的消费热潮到红色研学的文化浸润,从乡村艺术的韵味体验到体育休闲的活力释放,丰富的供给不仅让游客收获优质体验,更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行业协同发展。

作为县域文旅发展的生动样本,辛集的实践印证了“文化是最大流量池”的深刻内涵。未来,辛集将持续深化“文旅+”战略,进一步挖掘千年皮都文化底蕴、优化消费场景,让文旅经济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