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0日 16:53 1 cc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会泽古城在袅袅炊烟中苏醒。老街上的稀豆粉店里,吃早餐的人群熙熙攘攘;斑铜作坊里,锤击铜器的叮当声清脆悦耳,这座被誉为“天南铜都”的千年古城,在又一个国庆假期里,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记者从会泽县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截至10月4日,国庆中秋假期会泽县共接待游客19.29万人次,同比增13.87%;旅游总花费18073.76万元,同比增14.47%。公安持证登记住宿24419人次,同比增长9.28%。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钱王之乡”的文明回响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枚‘嘉靖通宝’,直径58厘米,重达41.5公斤,是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古钱币。”在江西会馆陈列室,讲解员张艳芳正向游客介绍着这座城市的标志物。她的声音里透着自豪:“这不仅是会泽‘钱王之乡’的象征,更是我们三千年铜开采史的见证。”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会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建元六年设置的堂琅县。商代晚期,会泽的铜料就已进入中原,成为商朝青铜器的主要原料。清代雍正年间,宝云铸钱局在此成立,成为全国第二大铸钱局,支撑起大清王朝长达134年的“南铜北运”。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可以说,会泽的铜几乎占清朝钱币的半壁江山。”会泽县古城街道景区负责人耿传锐介绍道,“如今,我们通过复原铸钱场景、开发钱币文创产品,让这段历史‘活’了起来。”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会馆里的“活态”传承

“明清时期,各省商贾在会泽修建了108座会馆、寺庙和祠堂。”耿传锐指着修缮一新的建筑群说,“如今保存完好的还有36座,其中八大会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与其他地方将古建筑单纯作为参观景点不同,会泽的会馆依然延续着部分原始功能。江西会馆成了非遗展示中心,同时开设了斑铜制作体验课,贵州会馆则变身为茶文化空间。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在会泽县斑铜制作技艺传习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伟正在指导游客制作斑铜工艺品。“斑铜是会泽特有的工艺,明代就很有名了。”他一边演示一边说道,“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人来体验。”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来自成都的游客陈朝兵小心翼翼地敲打着手中的铜片:“没想到三百年前的工艺这么精美,更没想到我能亲手参与制作,这种体验太特别了。”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原住民与古城的共生智慧

与其他古城商业化过程中原住民大量外流不同,会泽古城至今仍有大量本地居民居住。这种“活着的古城”状态,正是会泽保护的最大特色。

“我们不是把居民迁走搞旅游,而是让旅游改善居民生活,让居民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耿传锐说,政府通过补贴鼓励居民按传统方式修缮房屋,同时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古城风貌的统一。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在白雾街,谢记凉粉店的女主人周永莲在自家祖传的老屋里制作凉粉。“我家在这里住了五代人。”她说,“现在每天能卖出去几百碗,游客爱吃,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在每个细节:居民在自家里开办民宿,在老街上售卖当地特色的绿豆糕、稀豆粉,甚至自发组织起来为游客讲解古城故事。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红色记忆与自然馈赠

古城之外,会泽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在水城扩红旧址,“乌蒙磅礴”群雕巍然屹立,诉说着1935年红军在此创造“扩红奇迹”的历史。

“一天之内扩红1500人,这是长征史上的壮举。”讲解员介绍,如今这里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研学团队。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自然景观同样令人惊叹。被誉为云南“新西兰”的大海草山、长达十余公里的雨碌大地缝、世界重要湿地念湖,共同构成了会泽多元的旅游格局。

“我们打造的是‘一城一镇一村’的全域旅游模式。”耿传锐说,“古城是文化核心,周边自然景观是延伸,让游客既能感受历史,又能体验自然。”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古今交融的未来之路

夜幕降临,古城亮起暖黄色的灯光。斑铜作坊的敲击声渐渐停歇,但会馆戏台上的歌声又起。游客与居民一同在古街上漫步,品尝着炸洋芋、羊八碗等当地美食。

“历史文化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耿传锐总结道,“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会泽继续‘活’下去——让古老的建筑里有着现代的生活,让悠久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会泽古城:铜韵千年“活”当下 会馆深处觅新生

国庆假期的会泽古城,既有摩肩接踵的热闹,也有千年不变的从容。这座因铜而兴、因钱而盛的古城,正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当最后一批游客带着斑铜工艺品和满满记忆离开,古城居民继续着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这就是会泽,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尹永权 董学莲)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