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1日 17:50 1 admin

知乎上有个提问很火:“一个公司即将要倒闭的征兆是什么?”其中一条高赞回答特别扎眼:“当中秋节开始不发月饼。”

答主是个老职场人,他说自己经历过这样的公司,刚通知不发月饼那阵,办公室里全是小声议论,先是有人说“公司怎么这么抠门”,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接着就有人猜“是不是现金流紧了”,再后来大家都怕被裁员、降薪,干活提不起劲,最后公司真的没撑多久。

这事儿听着有点夸张,但细想却很真实,打工人对公司的感知,往往就藏在这种小事里,每到中秋前,脉脉上总有个固定场景:打工人扎堆晒公司的月饼,交换各家的情报。

“今年咱们公司会发啥”成了摸鱼时最常聊的话题,毕竟月饼早成了衡量公司温度和运转情况的尺子。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要是礼盒厚实,还带点小周边,比如前几年百度发过能玩AR游戏的月饼,阿里发过带摩天轮摆件的礼盒,那大家都会觉得“公司有钱,稳”。

要是换成超市卡、优惠券,就知道“公司开始省开支了”;可要是连月饼都没了,私下里准会有人嘀咕“这公司还行不行啊”。

甚至有几句吐槽在打工人里传得很广:说公司冷血,就提“我们连月饼都没发”;说公司格局小,就说“不给实习生发月饼”;说公司要倒,就问“今年连月饼都发不出来了吗”。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还有次在地铁上,看到有人脚边堆着三四个月饼礼盒,旁边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反观手里拎着小塑料袋的人,头都有点低。

打工人在意的不是那盒月饼,是背后那份“被重视”的感觉,没了这份感觉,连回家都想绕路。

其实这背后还有个更实在的逻辑:公司景气时,总愿意花点钱在企业文化、员工福利上,这些“不是非花不可”的钱,是给大家吃定心丸;可一旦增速慢了,最先砍的就是这类开支。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团建预算少了、茶水间零食换成便宜的、员工餐没了水果,这些变化可能还不明显,但中秋不发月饼,就像最后一道防线破了。

毕竟批量买月饼没多少钱,一盒百八十块,配张贺卡就能让大家心里暖点,连这都省,难免让人不安。

之前刷到个字节员工的帖子,说今年没发月饼,家里人还以为他被裁员了,搞不清为啥家人会这么想?后来才明白,在大家心里,中秋发月饼早不是简单的福利,是公司“还好好的”的信号。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不过有个矛盾点挺有意思:打工人这么在意月饼,可真拿到手,大多时候又不吃,不是不想吃,是月饼实在太难吃了。

前阵子刷到网友搞的“邪门操作”:把汉堡、蛋糕甚至包子塞进月饼模具,压出个圆形状就当中秋礼,本来想笑,但后来发现,这背后其实是大家对月饼难吃的无奈。

有人还调侃月饼是“能把好吃的东西变难吃的神奇存在”,又难吃、又高糖高油、还不便宜,这三样缺点它全占了,要说最难吃的,广式月饼绝对能排第一。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以前不懂为啥超市里的水果月饼总一个味儿,后来看了配料表才知道,不管是哈密瓜味还是草莓味,其实都是冬瓜加香精做的。

冬瓜本身没味道,加工后能模仿各种水果的口感,还便宜,早年物资不丰富时,这种月饼确实受欢迎,可吃多了,大家心里就留下“月饼=难吃”的印象。

还有那种包装精美的广式礼盒,铁盒烫金、里面丝绒衬底,每个月饼都有独立包装,仪式感拉满,可咬一口就傻了,莲蓉蛋黄馅甜得齁人,饼皮油乎乎的,北方人第一次吃还纳闷“为啥配刀叉”,后来才懂,这么甜的月饼,得切成八小块,就着茶吃才敢咽下去。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那为啥难吃的广式月饼能一统中秋市场?说实话,不是因为它好吃,是它“实用”。

早年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的月饼,江南的苏式月饼酥皮掉渣,现烤现吃才香,放不了几天;云南的云腿月饼带点咸鲜,得冷藏,没法长途运输。

可广式月饼不一样,高糖高油让它能放很久,饼皮加了碱水,硬实耐摔,随便装铁盒里就能运到全国各地。

而且它还好看,饼皮上能印“花好月圆”“嫦娥奔月”的图案,过节送礼特别有面儿。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早年间广式月饼还很贵,1933年广州陶陶居的月饼,最贵的要5块钱一盒,那时候1块钱能买50斤稻谷,普通人家吃不起,还得靠“月饼储蓄会”攒钱买,这份“金贵”的印象,也让它成了送礼的首选。

这么看,广式月饼能火,是占了“好运输、好保存、有面子”的便宜,至于好吃不好吃,反而成了次要的,大家对月饼的不满越来越明显,商家也想了不少办法救它。

有人把蛋黄酥、鲜花饼换个包装,就叫“月饼”;还有人搞出冰皮、桃山皮月饼,看着是好看了,可味道没咋变,比如星巴克的桃山皮月饼,吃着跟橡皮泥似的。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后来商家又开始玩新花样,推出螺蛳粉味、青柠荔枝味的月饼,本来想靠猎奇吸引眼球,结果更没人买了,真正的变化,是从大家不想为“面子”花钱开始的。

前段时间好利来一块27元的月饼被吐槽上热搜,评论里全说“不值”,很显然,现在人买月饼,更看重好不好吃、贵不贵。

这两年火的月饼,全是实在货,贵州的省医月饼,50块钱一盒,用料扎实,原本只给医院职工吃,后来成了顶流。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杭州法净寺的手工月饼,凌晨四点就有人排队,现烤现卖,没华丽包装;还有10块钱4个的黄庄月饼,塑料袋一装,简单得很。

这些月饼能火,不是因为多特别,是它们回归了食物的本质,能吃、好吃、不贵。

月饼这东西,从职场里的“定心丸”,到难吃却必须送的礼品,再到现在大家只认“好吃不贵”,其实跟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在变。

中秋月饼不只是吃食,职场人靠它辨公司状况,难吃根源终揭晓

以前公司发月饼,是给大家安全感;后来送月饼,是为了人情往来;现在大家买月饼,终于只为了中秋吃一口。

未来要是中秋时,大家不再聊“公司发没发月饼”,只聊“哪家月饼好吃”,那才是真的回到了节日该有的样子,毕竟中秋的意义,从来不是比谁的礼盒漂亮,是和家人一起,吃点好吃的,赏赏月。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