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1日 11:36 1 admin

根据天气预报

马上一股冷空气来临

苏州就要降温啦


在这秋意渐浓的时候

大家有没有发现

漫步苏州乡野之间

曾经的绿意盎然

正被替换为满目的金黄


稻浪层层

像是在大地铺开的金色绸缎

在阳光下泛起温柔光泽

太治愈啦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作为世界稻作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苏州是“江南水乡”理想生活方式的典范

“姑苏繁华·鱼米之乡”

不仅是对物产丰盈的礼赞

更是对苏州精神高度的诠释





2024年,由江苏省推介的“江南水乡・斗米尺布”文物主题游径成功入选“全国十佳”


2025年,苏州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推出“姑苏繁华·鱼米之乡”品牌游径体系,纵向贯穿稻作起源、漕运流通、米布经济与士大夫精神,横向串联“城-镇-村”三级水乡聚落,精心打造“鱼米之乡”“水乡古镇”“繁华姑苏”“吴地文风”四条主题线路,构建出一幅物质与精神交织的江南文明长卷。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伴随着稻田变为金黄的前奏曲

本周末就让我们跟随这些个点位

安排起来吧



全国唯一蚕神嫘祖古祠

感受一根丝织就的江南繁华


推荐点位:先蚕祠、蚕花里街区、盛泽烧麦博物馆、震泽古镇(师俭堂、慈云寺塔等)、长漾里·乡邻中心

丝绸

编织着江南文化的经纬

是贯穿江南历史、经济、

艺术与生活的流动符号


坐落于“绸都”盛泽的先蚕祠

是全国唯一供奉蚕神嫘祖的

清代古祠





轻启先蚕祠的古雅木门,青砖黛瓦间,戏台飞檐似丝帛舒展,殿内壁画生动再现养蚕缫丝的古老技艺,小满戏台里藏着半部丝绸史,讲述着蚕神信仰和桑蚕文化。


漫步祠内,可触摸“日出万绸”的盛泽记忆,感受一根蚕丝织就的苏式繁华,是探秘丝绸文明的精神地标。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从先蚕祠里走出

附近的蚕花里街区藏着各类美食

其中的盛泽烧麦博物馆

更是各类烧麦应有尽有





明清时期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连带着茶楼也多了起来。茶楼一多,茶点心也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盛泽鲜肉烧卖。

在盛泽烧麦博物馆,银鱼烧卖、茭白烧卖、虾滑烧卖、荠菜烧卖、蟹黄烧卖……全部都是当地出产的时令风物,苏州“鱼米之乡”的称号由此亦可见一斑。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蚕花里历史风貌街区


之后可以驱车前往震泽古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国家特色小镇

全国唯一以蚕丝为主题的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镇地处“吴头越尾”

历史古迹众多

宝塔街两侧明清建筑随处可见

还有“前店后宅”的师俭堂

历史悠久的古刹慈云寺、禹迹桥等

大家可以尽情体验江南水乡的

宁静和美好





师俭堂是震泽古镇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有着“江南水乡大宅门”之称。这座古宅由富商徐汝福所建,集河埠、行栈、店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等于一身,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建筑。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在这里

可追寻蚕丝之韵,品尝太湖美食

镇上还有江苏省农机具博物馆

中国太湖农家菜文化展览馆等

可以让大家于古巷小桥间

探寻丝绸故事

全方位感受“蚕式慢生活”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随后还可以

打卡“长漾里·乡邻中心”

漫步稻田栈道

体验“稻田咖啡 ”慢时光

或在露营区、烧烤区享受自然风

品味乡村田园生活后

结束一天的行程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从一粒米到一座仓!

穿越6000年回到最原始的江南


推荐点位: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阳澄湖旅游集散中心、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阳澄湖1971仓坊、湖边书房


在阳澄湖南岸

藏着一把打开江南史前文明的钥匙

草鞋山遗址

可通过“文化云 苏州工业园区”

小程序提前预约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南岸,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江南文化的源头,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稻作文化的原乡”。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6月28日,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成并面向社会开放,核心区面积约4万平方米,集合主题展厅、考古现场展示、古水稻田场景复原、考古工作站等功能空间,超多新鲜玩法带领大家一起探秘江南史前文明。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6000年前的古水稻田

静静诉说“稻作文化原乡”的辉煌

马家浜先民的火耕水耨

良渚玉琮的神秘纹路


在这里

大家可以行走在遗址间

领略灿烂辉煌的江南史前文明

认识水稻的生长过程

了解传统的插秧技艺

亲身体验先民农耕智慧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从草鞋山遗址公园出来后

还可以驱车沿着阳澄湖畔吹吹风

来到阳澄湖北岸

感受“土园囤”的江南仓廪

1971仓坊





阳澄湖1971仓坊是一处以“匠心造物”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空间,它由原消泾老粮仓改造而成,承载着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记忆,标志性建筑是5个硕大的圆形筒仓。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在这里

可以品尝江南米食,了解农耕文化

还能欣赏苏绣、缂丝、蟋蟀盆、

蓝印花布等各式各样的非遗展品

顺便体验一把手作的乐趣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也能在湖边书房静心阅读

这里环境优美,一排排的参天大树连成一片

秋高气爽的天气里

行走于此,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畅快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此刻正是阳澄湖大闸蟹

大量上市的季节

大家还可以来到附近的莲花岛

走进一家农家乐品尝美食


还可以到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

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

了解阳澄湖大闸蟹的成长过程

和阳澄湖地区悠久的养蟹历史

探寻一只蟹的前世今生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走进课本中的万盛米行

感受民国时期的米市场景


推荐点位:万盛米行、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甪直酱园、游船、水八仙生态文化园、《锦夜·青靛甪直》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

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船里装载的是新米,

把船身压得很低。”


来到甪直古镇的万盛米行

民国时期的米市场景在眼前重现

木制柜台、老式量具...

课本中《多收了三五斗》

描写的景象变得鲜活生动





叶圣陶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小说中的万盛米行,原型正是甪直古镇的万成恒米行。


万盛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前面店铺内设有收售粮食的柜台,上挂“万商云集”的牌子,后院是储存和加工粮食的石板大院,大院墙上悬挂着叶圣陶先生所著的《多收了三五斗》,再现民国年间江南的米市风貌。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万盛米行旁

是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

馆内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加工谷米的器具

仿若一部江南水乡稻作文化的史书

向人们讲述着甪直农耕文化的发展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不远处的千年古刹保圣寺里

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塑壁罗汉”

相传其为唐代塑圣杨惠之所作

一个个塑像俯仰呼应、动静交融

犹如一幅以山水为背景的立体人物画卷

高超的雕塑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走累了

还可以乘上摇橹船

在甪直弯弯曲曲的水巷里

感受水乡的静谧

岸上,还有海棠糕、甫里蹄等

超多特色美食等你品尝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来到甪直酱园

可了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甪直萝卜的历史与制作技艺





甪直萝卜每年秋天入缸腌制,次年初夏出缸,是经时间历练而成的“匠品”。漫步其中,一口口酱缸上满载着岁月的痕迹,亦飘散着令人心醉的酱香。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待到晚上

再来看一出精彩的

《锦夜·青靛甪直》夜游秀

更有水上打铁花、光影音乐秀等演出

为大家共同编织一场江南秋梦


马上降温!苏州的颜色,要变了!



从草鞋山的农耕智慧

到万盛米行的稻米贸易

从先蚕祠的蚕桑信仰

到1971仓坊的江南仓廪


一粒米,一尺布,一根丝

记录着城市乡村千百年的沧桑变幻

它们静静诉说着江南市镇

依托水网优势

创造美好生活的的古老智慧


这个短暂周末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苏州乡村

在农作物的丰盈中

好好放松一下吧

来源:苏州发布

编辑:星星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