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的张家界有一处近年耗巨资打造而成的仿古建筑群,这处古建筑的名称是“大庸古城”它的具体位置在永定区的中心区域,这里交通方便离观音大桥也不远,西边就...
2025-10-11 0
用雪域情愫仰望僰王山
贾洪国
僰王山的华西秋雨过于热情,竹林里摇落的鸟鸣,被风奏成了亘古的旋律。几亿年前的梦,和眼前的景,突然重叠在一起。这般雨景下,和老战友拜祭僰王山,急雨引来了微风,风儿摇摆着婀娜的身姿,柔柔的拂过竹林,逗乐了调皮的竹叶,他们开始在风儿的环抱中左右摇摆,飒飒作响。
在这里,无论历史被时间布上了怎样的迷雾,僰人的存在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一些史料中发现,早在战国时期,川南就建立了僰侯国。明朝万历年间,随着刀光剑影和一抹血红,僰人族群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僰人,是我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关于僰人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恃群览》中,从早期的杂居到融合,僰人的称谓也随着朝代而不停变换,秦以前称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称“濮”,两宋称“僚”,隋唐时泛称“葛僚”,两宋时期又称“僚”或“僚戎”,元代称“都掌蛮”“土僚蛮”等,明代多称“都掌蛮”和“僰人”。
兴文县僰王山,又名博望山,历史上也曾叫“石头大寨”“轮缚大囤”“南寿山”等。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境内,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同行的老战友向平对我说,自宋代起,就有五斗夷的僰人一支,在这里以此山为据点。起兵进反,故而此处叫僰王山。至今,山上还保存着僰人所建大、小寨门、古城墙、古城堡等战场遗迹。宋徽宗政和七年赐名僰王山。
山上可见当年安放旗杆的巨石孔洞和点放狼烟的古石灶台。我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抵达僰人历史的方式,只有一片供养过僰人的土地,谁能想到这里曾发生过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谁能想到古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为了生存和生息在战火中艰难地抗争?恍惚间,我好像又看见了旌旗猎猎,又听见了啸啸马鸣,一时间,我为这个消亡了的第五十七个顽强勇敢的民族顿生敬意而满眼热泪。
沿着崎岖蜿蜒甚至有些险峻的游山小径朝前走,忽听前面有人惊呼:“书箱岩!”果然,秋阳之下,一大堆横七竖八的“书箱”赫然在前。目光所及,墨绿的山崖下面,到处都是巨石塑成的“大部头”,岩石方正规则,表面凹凸有序,具有平行排列的书页状,万卷诗书堆叠成山,惟妙惟肖,意趣横生,好像一座藏书甚丰的大型图书馆。
书箱岩石在地质学上的大名真叫做“万卷书组”地层,又称为书页岩。就是因为它这名字无论俗称还是雅号都有着浓浓的书香气息,还因为它的上下左右还有与之相关的天书洞、桃源洞、唤雨岩、九重瀑等等好多有历史渊源又幽美静谧的景点,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来僰王山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
当地战友说,从僰王山到博望山,驯化了野性,只剩下山水的纯真。我不这样认为,我所见到的僰王山,云雾会强势包围竹林、山洞与河流,就连那些海水变成的石头,也举着早已风化的利器,一副擂鼓助威奋然迎战的架势。
僰王山是僰人在僰王山据点的前沿阵地,相传居住在僰王山大寨小寨的僰人,都会轮流前来驻守警戒,每当发现敌情就升起寨旗,铜鼓轰响,号角长鸣,战士们倾巢而出组织防御。据说1862年11月,石达开率领义军由云南镇雄出发,分兵数路入川,使清军首尾不能相顾。石达开迂回行军,绕了一个大圈子,于11月下旬出其不意地击败了驻守川南的湘军,进占筠连,高县,前锋直指横江镇。不久就占领了横江镇以及附近的双龙场、玉皇楼等地,长驱直入兴文,曾驻军于此插旗休整,纵横数十里,旌旗相望,金鼓相闻,揭开了横江大战的序幕。
当年居住在僰王山大寨小寨的僰人,轮流来此警戒望哨,当发现有敌情时,便会升起寨旗,点燃狼烟,敲击铜鼓,鸣奏号角,大寨小寨僰人便闻声倾巢而出组织防御。如今僰王山上,再也没有僰人的踪影。只有故事还在延续。如三月三的朝拜古树的朝山节,六月六的打牙喂药的打牙节,九月九宰牛祭祀的赛神节。这些绕不开牛羊花草植物的节日都还存在着。
山路按照自己的方式蜿蜿蜒蜒,那些植被葱翠得都能挤出汁。刚生出的竹,还没冒出叶片,就直冲云霄,南竹苍翠,桢楠挺拔。那棵像树莓一样的覆盆子结了几颗诱人的果实,古僰人一定吃过覆盆子,而且还会用覆盆子做蒟酱。
半山腰的那面铜鼓,鼓面上是太阳十二芒纹,雨打下来,鼓点仿佛从天而降。
那一汪像大地之眼的寿山湖,横卧在僰王山上,给山里的石群增添了几分柔软。导游说僰王山的瀑布一个接着一个,多得数不清。当我们远远听见飞流的水声,就再也没有心思去了解僰王山到底有多少瀑布和水洞。
飞雾洞就在寿山湖的下面,由两个朝天的漏斗形竖洞组成,又称落水洞、落虹洞。其实光听名字,就是水雾弥漫的样子。
飞雾洞瀑布是最让人激动人心的,那种感觉只有站在几十见方的洞底才能迸发出来。近八十米高的瀑布从洞口飞泻而下,飞雾四溅,震耳欲聋。像是一条愤怒的白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激荡起阵阵狂风。此刻,你一定会想到李白的这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凝似银河落九天”。那飞速而下的瀑布被岩石猛然击碎,腾起团团雾气,如梦如幻。阳光洒落在瀑布上,透过雾气形成七彩飞虹,绚丽多姿。忽然间,让你不知身归何处……
走出飞雾洞,天色阴沉,那处悬棺,让人不寒而栗。悬棺是如何放到千仞绝壁之上的,几种答案争执不下。有人说,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然而,并非每一处悬棺绝壁上都有孔洞。也有人猜测,古人在放置悬棺前,应该从峰顶将工人垂下,在绝壁上楔入木桩,再将棺木以同样方法垂下,置于木桩之上或者天然的洞隙之中。但有的棺木上方,岩壁突出数米,动辄四五百斤的棺木,显然无法像荡秋千一样荡到几米深的岩壁上。那它们又是如何放置上去的呢?所有人给出的答案,都加了一个根本不无法确定的词语“可能”。
绝壁上的悬棺,成了僰人留在世上最后的背影。僰人有自己的信仰,也有自己的英雄。在他们看来,祖先的灵魂安乐,后人则兴旺发达,把祖先的遗体安置在山腰的悬棺里,就是一种极度的崇拜,挂得越高,越安全。他们渴望像鹰一样翱翔蓝天,沐浴日月光华,得到山神的护佑。
悬棺里的灵魂能不能得到永生,我不清楚,但那些逃生避祸的洞穴和密道,像灵魂伸展的姿势。僰人族群在山体上凿出空间作居室和窖藏,在石壁上挖出落脚的石坑,以便攀爬。他们像山间的植物,把根扎进泥土或是石缝之中,吸取大地光华,在风雨雷电中,保持生命的昂扬态势。
竹林依然用自己的气节,书写着僰王山的本色。一群鸟在巨石间散布着大山的传奇,竹林唱着僰人的歌谣,谷物疯狂生长。回望僰王山,敬意油然而生。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作者:贾洪国
相关文章
在湖南的张家界有一处近年耗巨资打造而成的仿古建筑群,这处古建筑的名称是“大庸古城”它的具体位置在永定区的中心区域,这里交通方便离观音大桥也不远,西边就...
2025-10-11 0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期间,为丰富市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周末戏相逢 福建礼物市集”在福建博物院...
2025-10-11 0
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11日电 “这玻璃栈道踩在脚下,跟刷抖音看到的完全是两码事。”9月的黄河天桥峡畔,游客王建军攥着护栏一个劲儿感叹。脚下碧波奔涌,对...
2025-10-11 0
2025年10月1日,西昌市建昌古城开展为期8天的#香约西昌醉美建昌#网红集会线上线下融合宣传营销活动正式启动,共邀请西南地区网红30余位,齐聚建昌古...
2025-10-11 0
陕西与山西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们并不像沿海省份那样有海洋阻隔,但是虽然相邻却并不接壤!让陕西与山西形成如此特殊格局的,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仅如...
2025-10-11 0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的8天长假期间,闵行区文旅市场展现出强劲活力与消费潜力。10月1日至8日,全区7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63.38万人次,按...
2025-10-11 0
汕头市东方街道龙眼南美食街双节同庆巡游表演活动璀璨登场。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广东新闻10月10日电(李怡青 曾超维 当中秋的团圆遇上国庆的欢腾,一场融合家...
2025-10-11 0
45岁跑友一瘸一拐进诊室,医生一句“筋膜厚度4.2mm”直接宣判:别再硬撑。2024年5月,北京朝阳医院运动医学科把AI超声搬上台面,0.3秒锁定足底...
2025-10-1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