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科技加持 业态创新 港中坪国庆节喜迎八方来客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1日 19:12 1 cc
科技加持 业态创新 港中坪国庆节喜迎八方来客

今年国庆节,鼎城区港中坪农文旅融合区迎来高光时刻。以“港中村游记•稻耕生活节”为主题的三大主题系列、十二种沉浸式体验活动,尤其是新推出的裸眼5D电影与湖畔露营等新业态,成为引领乡村文旅升级的双引擎。据统计,港中坪片区10月1日至6日累计接待游客5.51万人次,同比增长55%。其中,常德本地游客占比89%。省内其他市州的游客占比8%,主要来自长沙。省外游客占比3%,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河南、贵州等地。

湖畔露营:田园生活美学的当代重构

港中坪的湖畔露营基地,在这个国庆假期化身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意栖息地。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帐篷间已传来欢声笑语,乐队轻柔的旋律与手鼓的节奏在湖面荡漾。

“从城市喧嚣中抽身,在这里找到久违的宁静。”一位来自长沙的游客倚在躺椅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感慨,“在草地上聆听自然的声音,让心灵真正回归平静。”

营地中央,围炉煮茶区飘来阵阵茶香。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品茗畅谈,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放缓了脚步。不远处的农趣市集人头攒动,手打柠檬茶的敲击声与棉花糖机的嗡鸣交织成趣,构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这不仅仅是一次露营,更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新。”带着全家前来体验的李女士表示,“让孩子在捞鱼、喂兔的互动中感受乡村乐趣,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更加生动,孩子们玩得不想走,大人也各得其乐。”

夕阳西下,营地亮起串串灯火。游客们或漫步湖畔,或围坐畅谈,在星空下感受着乡村夜晚的静谧与美好。

时空穿梭:科技赋能下的文明对话

现代农事服务中心作为港中坪的新地标,在这个假期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展厅内,家长带着孩子们穿梭在历史长河中,从古老的稻作工具到现代农耕技术,讲述着洞庭湖区域九千年的稻作文明史。

裸眼5D影院成为最热门的体验场所。游客们戴上特制眼镜,瞬间穿越时空,从远古的稻作起源走到现代农业科技,沉浸式感受稻作文明的演进历程。

“当稻穗在眼前摇曳,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一位刚结束观影的教师激动地说,“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文明史变得可感可触,极具教育意义。”

与之形成有趣对照的是古法馨香园的传统技艺展示。古老的榨油器具与砻谷碾米工艺,在匠人手中焕发新生,向游客展示着先民的智慧结晶。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稻作文明的永恒魅力。

稻田旁,一辆咖啡巴士成为点睛之笔。游客们手持现磨咖啡,漫步田埂,在金黄的稻浪间品味着现代生活的精致与优雅。“这是城市咖啡馆无法复制的体验,”一位摄影爱好者如是说,“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多元共生:文旅融合的立体化实践

国庆节期间的港中坪,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构成一幅多元共生的生动图景。足球场上,“港中坪杯”村超联赛激战正酣,球员们的精彩表现引来观众阵阵喝彩,体育精神与乡村风情在此完美融合。

夜幕降临,“港中联盟•乡村大舞台”如期开演。村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轮番登场,朴实无华的表演中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这个真正属于百姓的舞台,让乡村文化焕发出独特魅力。

10月4日,港中坪还迎来了西藏隆子县师生的到访。藏族孩子们第一次见到无边的稻田,误以为是一片“草原”,发出一声声惊呼。孩子们走进田间,小心翼翼用手触摸饱满的稻穗。他们在古老的犁耙、水车等工具前驻足,了解南方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深刻理解粮食安全的意义。

这些多元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现了港中坪在发展农文旅产业时的创新思维——不仅注重硬件提升,更在内容建设上精耕细作,让游客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体验。

从传统的粮食生产基地,到如今的农文旅融合区,港中坪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这里不仅保持着农业生产的本质功能,更通过创新拓展出多元价值,为乡村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科技加持 业态创新 港中坪国庆节喜迎八方来客

END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李雪芹 裴维维 李龙

编辑:刘芙瑶二审:游 涛三审:王维凯

终审:胡 南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