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考第一”的执念,正在摧毁多少孩子?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4日 17:56 3 admin

文/高家千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报道,浙江一位15岁男孩,次次考试稳居年级前十,这样的成绩放在任何家庭都足以令人骄傲。可到了母亲这里,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是第一?严苛要求下,15岁儿子与12岁女儿相继出现厌学、抑郁情绪。医生提醒,现在每100个孩子里,就有近18个存在心理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施压。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病”。

“考第一”的执念,正在摧毁多少孩子?

当妈的难道不爱孩子吗?恰恰相反,她比谁都希望孩子有出息。问题正出在这里:在她眼中,只有考第一才算合格,其他都不够好。这其实是一种目标颤抖心理,就好比端着一满碗水走路,越怕洒,手就越抖。教育一旦被这种执念裹挟,就成了对孩子没完没了的精神消耗。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我还不够好”。

这种执念从何而来?根子还在社会大环境。“不能输在起跑线”几乎成了全民共识。可细想一下,人生本是一片原野,哪能被“统一起跑线”的单一标准捆绑?又哪来的固定赛道?家长将自身职场竞争压力投射到孩子教育中,认为成绩好=未来竞争优势,内卷之风一路刮进幼儿园,家长群聊的都是“你家娃报了几个班”。焦虑的大火吞噬了成长所需的包容与耐心,只剩下恐慌。家长们又不自觉地将这份恐慌传导到最需要呵护的孩子身上。

“考第一”的执念,正在摧毁多少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与绩效呈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是动力,过度的压力反成阻力。当孩子长期处于怕挨骂、怕父母失望的高压中,学习就不再是因为好奇与热爱。久而久之,兴趣没了,自信垮了,到最后连人都蔫了。新闻中的这对兄妹,正是用自己的身心健康,为这种扭曲的教育方式亮起了红灯。

孩子的价值,不该由一张成绩单定义。他的善良、他的乐观、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他犯错后知错的眼泪、他进步时的笑容、他对朋友的仗义、他面对困难不认怂的劲儿……这些活生生的、闪光的品质,哪一个不比冷冰的排名珍贵百倍?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而非“育分”。若教育者眼里没有了人,教育就迷失了方向。

“考第一”的执念,正在摧毁多少孩子?

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花期,春桃秋菊,有的早开,有的晚来。我们何必苛求所有花朵在同一时段绽放?放下焦虑,不是放弃责任,而是转变心态:少问“考了多少名”,少提“别人家的孩子”,学会看见孩子本身。不管他考第一还是第十,都值得我们无条件接纳与关爱。家庭不该是第二个考场,而应是孩子在外受了风雨,能安心避风的港湾。

守住孩子眼里的光,让他们对世界保持好奇与热情,这才是为人父母、为人师者该守的本分。别让对第一的过度执念,吞没了孩子宝贵的今天,也葬送了他们充满可能的明天。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