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10月19日晚,巩留县库尔德宁风景区的草原褪去白日喧嚣,归于宁静。远处一座白毡房内暖意融融,醇厚的奶香与茶香交织弥漫,桌上...
2025-10-21 0
在西江千户苗寨,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独具特色。
风雨桥也称花桥,建于白水河上,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建成,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看完广场苗寨演出后,从古街往北走的尽头就是第一号风雨桥,苗族人称“哿嗡僦”。因苗语中“嗡”为龙,故有“头桥”,第一座的含义,所以称第一号风雨桥,汉译名为“龙潭桥”。据称与该桥上游50米处水潭里神龙传说有关,是2008年9月建成。集桥廊、亭、塔、阁的建筑特色为一体,桥状长廊式,阁的中柱直压亭梁,阁盖嵌诸多木枋,呈放射状。
西江千户苗寨共有7座风雨桥。
当我过一号风雨桥,欣赏西江田光风光,古井,到观景台俯瞰千户苗寨后,下山走的4号风雨桥,苗语称“僦岽乧”,意为“读书”。因四号风雨桥对面是颇有名气的西江民族中学,当地人叫它“读书桥”,也称“学子桥”。
过四号风雨桥后,我决定把西江干户苗寨的七座风雨桥,都走一走,看一看,沿白水河左岸往北行,到三号风雨桥,三号风雨桥苗语为“僦哟妃”风雨桥,有恋爱、爱情的含义。汉译名为“游方桥”或“情人桥”。
在往前走是二号风雨桥,苗语为“嘎铥僦”风雨桥。“嘎铥”苗语为“螃蟹”,意为“螃蟹桥”。据称与桥对过水井里有一只能搅水的神螃蟹有关。
看完二号风雨桥,从白水河岸小路往回走,直接到五号风雨桥。这个桥没有起苗族语的别名。采用了宫廷建筑形态,中间是多重檐,歇山顶主殿,两侧各建一个四角双层飞檐,起角楼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沿白水河往南走是六号风雨桥,也没有苗族语名称,建筑形式与五号桥异曲同工,结构基本一样。它是2003年2月与五号风雨桥同时建成的。但它有别名,因建在荷塘月色酒吧旁,叫“河塘月色酒吧桥”。
再往南走,是七号风雨桥,也是最后风雨桥。苗语为“碗餸嗡”风雨桥。苗语“餸”为拦截,“嗡”为龙,汉译名为“回龙桥”,取截留住龙,以期能龙保西江,风调雨顺,人畜安康之意。
看完七座西江千户苗寨横跨白水河风雨桥,感到欣慰和满足。但少沧桑感。
因为这七座桥均是西江千户苗寨开发旅游后新建的,一、二、三、四、七号风雨桥是2008年9月同时竣工,五、六号风雨桥2013年2月建成。
似乎已前白水河没有风雨桥。有也早年被洪水冲毁了。
目前的七座风雨桥,已经不是苗族传统的,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精密的桥体了。是采用水泥木材的混合结构,使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能力大为增加,成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奇特风雨桥。
相关文章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10月19日晚,巩留县库尔德宁风景区的草原褪去白日喧嚣,归于宁静。远处一座白毡房内暖意融融,醇厚的奶香与茶香交织弥漫,桌上...
2025-10-21 0
【来源:南昌青云谱发布】青云谱南路两旁的栾树披上金装,美不胜收,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路”。 施尧路旁的象湖公园,小桥、碧水、湿地、树木交相辉映...
2025-10-21 0
从“文博热”席卷全城,到“戏剧幻城”惊艳亮相;从老厂房变身潮流地,到博物馆里触摸千年文明——“十四五”期间,为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
2025-10-21 0
在尘世的喧嚣中疲惫奔波,心灵似久旱的土地,渴望一场甘霖的滋润。终于,在一个微风轻拂的日子,我踏入了同里,这座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同里,仿佛是从历史深处...
2025-10-21 0
文|张维明前段时间,约友人同游临朐冶源老龙湾。金秋时节的老龙湾,泉水格外清,竹林格外绿,鸟儿的鸣唱仿佛也格外清脆嘹亮……新建的居民休闲公园、戏楼、文化...
2025-10-21 0
【来源:坊子融媒】Autumn小记者探访坊子历史在诗意的深秋季节,坊子电视台小记者走进坊茨小镇,探索历史之美!坊茨小镇的秋天独具韵味,秋意阑珊、深红浅...
2025-10-21 0
钢轨与车轮相吻,奏响一曲夜的圆舞曲,在无尽的黑暗中铺就一条流动的诗意之路。当 “火车硬卧一晚上难受吗” 的疑惑悄然浮现,那些隐匿于铺位罅隙的匠心、晕染...
2025-10-21 0
我在上海见惯了外滩锃亮的雕塑,逛惯了豫园小巧的园林,到晋祠前满以为就是看几座老庙老佛像,结果一进园就傻了眼,最火的圣母殿挤得像赶大集,没人在意的周柏却...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