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10:57 3 admin

在西江千户苗寨,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独具特色。

风雨桥也称花桥,建于白水河上,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建成,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看完广场苗寨演出后,从古街往北走的尽头就是第一号风雨桥,苗族人称“哿嗡僦”。因苗语中“嗡”为龙,故有“头桥”,第一座的含义,所以称第一号风雨桥,汉译名为“龙潭桥”。据称与该桥上游50米处水潭里神龙传说有关,是2008年9月建成。集桥廊、亭、塔、阁的建筑特色为一体,桥状长廊式,阁的中柱直压亭梁,阁盖嵌诸多木枋,呈放射状。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西江千户苗寨共有7座风雨桥。

当我过一号风雨桥,欣赏西江田光风光,古井,到观景台俯瞰千户苗寨后,下山走的4号风雨桥,苗语称“僦岽乧”,意为“读书”。因四号风雨桥对面是颇有名气的西江民族中学,当地人叫它“读书桥”,也称“学子桥”。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过四号风雨桥后,我决定把西江干户苗寨的七座风雨桥,都走一走,看一看,沿白水河左岸往北行,到三号风雨桥,三号风雨桥苗语为“僦哟妃”风雨桥,有恋爱、爱情的含义。汉译名为“游方桥”或“情人桥”。

在往前走是二号风雨桥,苗语为“嘎铥僦”风雨桥。“嘎铥”苗语为“螃蟹”,意为“螃蟹桥”。据称与桥对过水井里有一只能搅水的神螃蟹有关。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看完二号风雨桥,从白水河岸小路往回走,直接到五号风雨桥。这个桥没有起苗族语的别名。采用了宫廷建筑形态,中间是多重檐,歇山顶主殿,两侧各建一个四角双层飞檐,起角楼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沿白水河往南走是六号风雨桥,也没有苗族语名称,建筑形式与五号桥异曲同工,结构基本一样。它是2003年2月与五号风雨桥同时建成的。但它有别名,因建在荷塘月色酒吧旁,叫“河塘月色酒吧桥”。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再往南走,是七号风雨桥,也是最后风雨桥。苗语为“碗餸嗡”风雨桥。苗语“餸”为拦截,“嗡”为龙,汉译名为“回龙桥”,取截留住龙,以期能龙保西江,风调雨顺,人畜安康之意。

看完七座西江千户苗寨横跨白水河风雨桥,感到欣慰和满足。但少沧桑感。

因为这七座桥均是西江千户苗寨开发旅游后新建的,一、二、三、四、七号风雨桥是2008年9月同时竣工,五、六号风雨桥2013年2月建成。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似乎已前白水河没有风雨桥。有也早年被洪水冲毁了。

目前的七座风雨桥,已经不是苗族传统的,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精密的桥体了。是采用水泥木材的混合结构,使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能力大为增加,成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奇特风雨桥。

又来黔地之一百一十六 黔东南篇之二十一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6)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