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我是上海人,游晋祠遇反差,圣母殿人挤,周柏立了三千年。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12:51 1 cc

我在上海见惯了外滩锃亮的雕塑,逛惯了豫园小巧的园林,到晋祠前满以为就是看几座老庙老佛像,结果一进园就傻了眼,最火的圣母殿挤得像赶大集,没人在意的周柏却稳稳站了三千年,连树皮上的纹路都透着老祖宗留下的劲儿。刚进园那会儿,我跟着大部队往圣母殿冲,走一路碰一路人,好不容易挤到殿门口,踮着脚往里瞅,全是举着手机的手和后脑勺,听旁边导游扯着嗓子说这殿里有四十多个宋代侍女像,每个都有不同的表情动作,可我扒着门框看了半天,也就看清三两个,剩下的全被人挡得严严实实。后来我转到殿旁边的周柏那儿,树下就三两个人坐着歇脚,这棵树看着歪歪扭扭的,树干粗得要两三个人才能抱过来,树枝上还挂着红布条,听打扫卫生的师傅说这树从西周就有了,比咱们知道的好多老房子都年长,风吹过树叶沙沙响,倒比挤在圣母殿里舒服多了。这波“跟风凑热门”的操作,真是让我白挤了半天,啥正经东西都没看清。


我是上海人,游晋祠遇反差,圣母殿人挤,周柏立了三千年。

我顺着周柏旁边的小路往里面走,没走多久就看到难老泉,泉眼旁边围着几个人,有人拿着瓶子接泉水,师傅说这难老泉是晋祠三绝之一,以前泉水一直流,后来因为地下水少断过几十年,前几年又重新冒水了,现在看到的泉水都是自然复涌的。我蹲在泉边看,泉水清得能看见底下的石头,旁边还有个小池子,里面养着红色的鱼,慢悠悠游着,不像圣母殿那儿人挤人慌慌张张的。难老泉旁边就是献殿,这殿看着跟别的不一样,里面没一根柱子,全靠屋顶的木架子撑着,师傅说这是元代的建筑,以前是用来放祭祀东西的,现在殿里摆着些老照片,能看到以前难老泉水流大的时候的样子。我在献殿里站了会儿,没什么人打扰,能慢慢看那些老照片,还能摸一摸殿里的老木头,比在圣母殿里光听导游喊强多了。咱们上海豫园也有小池子小泉水,可跟这难老泉比,少了点老祖宗传下来的厚重劲儿,要是不往里面走,真不知道晋祠还有这么个“藏起来的宝贝”,这趟没白绕路。


我是上海人,游晋祠遇反差,圣母殿人挤,周柏立了三千年。

再往里面走就到了鱼沼飞梁,这东西看着像桥又像亭子,是十字形的,两边都能走人,底下是石头做的柱子撑着,站在上面能看到四周的景色,没有遮挡。我上去的时候就两个人,能慢慢走慢慢看,听路过的工作人员说,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十字形桥梁,别的地方很少见,以前是连接献殿和圣母殿的通道,现在主要供人观光。我站在上面往圣母殿方向看,能看到那边乌泱泱的人群,再低头看脚下的泉水,心里一下子就静下来了。鱼沼飞梁旁边还有块大石碑,上面刻满了字,是《晋祠之铭并序》,听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碑面都有些磨损了,可上面的字还能看清个大概,好多人路过都没停下看,就我和另外一个老爷子在那儿慢慢瞅。这石碑比咱们上海博物馆里的有些碑刻还老,却没多少人在意,要是光盯着热门景点,那真是“捡了芝麻丢西瓜”,错过这么好的东西。


我是上海人,游晋祠遇反差,圣母殿人挤,周柏立了三千年。

景区里的吃的也挺实在,我在难老泉旁边的小摊上买了块晋祠米糕,三块钱一块,用黄米做的,甜滋滋的,比门口卖五块钱一块的还好吃。门口的商店里矿泉水卖三块钱一瓶,里面的小摊就卖两块,还能讨价还价多要张纸巾。我逛到下午的时候,碰到个本地阿姨,她说要是想好好逛晋祠,别赶周末和节假日来,平时人少,能慢慢看,早上九点之前进园最好,那会儿光线好,拍照也清楚,先看周柏和难老泉,等中午人多了再去圣母殿,能避开人流。我照着阿姨说的,下午两点多去圣母殿,人果然少了些,总算看清了几个侍女像,确实雕得精致,每个侍女的手势和表情都不一样。我这趟逛下来,觉得晋祠不是光凑热门的地方,那些没人挤的老树、老泉、老碑才是真宝贝,下次再来,我肯定先找周柏底下坐着歇会儿,再慢慢看难老泉和石碑,不跟人挤圣母殿了,这样逛着才舒服,也能真正看到晋祠的好。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