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23:01 1 admin

我们在莫斯科入住的是一家四星级酒店。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真地是四星级酒店,叫做“竞技场酒店”,标着四颗星呐。看看像模像样的大堂吧,从早八点就开始供应各式酒水咖啡。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出去看看周边。有旅游商店。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还有中文招牌,我知道俄罗斯出产琥珀,可不知道他们还卖狼牙熊牙,有点恐怖。这家酒店住了很多中国旅游团,所以外面的小铺有中文招牌。中国的旅行社现在都是安排指定酒店,世界各地都有他们专门的旅游团接待酒店,房间里配备了电热水壶和一次性拖鞋,以便跟团游中国人不用自带热水壶。

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个应该不是“四姑娘居酒屋”,但也供应日本烧酒和饭食。日本烧酒好像不太烧,俄罗斯人估计不怎么喝。退一步看看。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它里面居然还有北京铜锅涮肉,中国火锅和日本烧酒混搭。

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SUBJOY, JOY JOY”,这个应该是SUBWAY吧?在北京叫“赛百味儿”。西方快餐前几年集体退出俄罗斯市场,说是叫做“Give you a little color see see(给你点颜色瞧瞧)”。结果是有俄罗斯餐饮大亨三钱不值二钱给接手了,然后就换成了俄罗斯品牌。这些快餐虽然更换了俄罗斯本地供应链,做出来的包包和原装的居然差不多,结果钱都被俄罗斯人赚走了。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俄罗斯本地化的肯德基。再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楼下的星巴克改成了Star Coffee,楼上的Burger King(汉堡王)却还在营业。我问他们这是为什么?他们说因为俄罗斯汉堡王合资公司的俄方拿到了特许经营权,而外方只有15%的股份,无法阻止俄方继续营业。看看,美国人在俄罗斯也有吃瘪的时候。

酒店门外餐饮及周边做完输入,还要有做输出的地方,就在火锅店旁边安装了输出设备。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俄罗斯公厕很高档,都是金色的,当然收费也多,60卢布,合人民币5块钱。

莫斯科除了有中国旅游团专用四星酒店,肯定还有国际范儿的五星酒店。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四季酒店莫斯科红场店。蕞初建于1935年,是典型的斯大林巴洛克建筑,恢宏大气。据说楼里只有180间房,包括总统套间和行政套间,其它都是豪华间。最便宜的豪华标间睡一晚上要花11万卢布,差不多是1万人民币。

看看下面这座建筑。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马内奇展览馆,最初建于1812年。当年的欧洲正在流行新古典主义美术,建筑也属于美术范畴。这座建筑是俄罗斯新古典主义风格,上面是三角楣,门前有一排罗马柱。它和欧洲新古典的区别是门前只有墙上的半柱,而不是柱廊。新古典主义是要复兴古典美术,在建筑上是要复兴罗马万神庙,要有巨大的三角楣和门前巨大的柱廊。

中国人去莫斯科都要看看莫斯科地铁。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世界第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线,只有6公里,二个车站。伦敦地铁纯粹是为了解决地面交通拥堵,所以是一个经济适用型地铁。西方国家们先后跟着伦敦开建地铁,都是经济适用型,即使美国纽约地铁也都是经济适用型,现在都陈旧不堪了。莫斯科地铁1935年开建,正是苏联要赶超西方的时候。所以,莫斯科地铁是高大上型的,装修非常漂亮。后来,受此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修建地铁也都做成了高大上型,中国的地铁也是高大上。

地铁建设蕞初的工艺十分原始,是明挖法施工,隧道和车站都是开盖的,建好之后再把埋层土回填。因为明挖工程量太大,而且对地面交通影响很大,所以那时的地铁都不深,尽量缩短工期。北京地铁一期和环线都是明挖。从一期东延开始,北京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就是在埋层浅的情况下用暗挖,不再开盖。五号线开始,北京采用盾构隧道施工。

我们肯定要去莫斯科地铁里参观一下,看看当年我们的样板工程是什么样。进入站厅层,看看这个屋顶,很有穹窿顶的风格吧?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看看这个站台,拜占庭风格。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看看这个站台,法国哥特风格,像不像教堂的彩色玻璃窗?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莫斯科虽说地势比较平坦,但还是有一座小山。1924年,列宁去世后,此山更名列宁山。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之前的名字麻雀山。有山就会有树林。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秋风起时,层林尽染。林荫之下,正宜徜徉。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山上有大片花草和一座高楼。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走上前去观赏这座楼。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楼。这所大学过去叫莫斯科帝国大学,现在称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简称莫大。这是俄罗斯最牛的大学,也是最古老的大学。俄罗斯著名教育家罗蒙诺索夫倡议下,女沙皇伊丽莎白一世创建于1758年,蕞初有医学、法律和哲学三个系。中国第一所大学是著名教育家孔子的杏坛,第一所官办大学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创立的国子监。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御批,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

莫大的这座主楼建成于1953年,是斯大林去世前开建的,也是斯大林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主楼是中心的高塔,四角各有一座小塔楼。主塔顶上的金色尖顶有好多刺儿,类似法国哥特尖顶。上面是一个金色麦穗五角星徽章,这是苏联国徽上的美术元素。每座塔楼的四角也都有一个哥特式小尖塔。主塔上有二座雕塑,左手扶着竖琴坐着的是管艺术的缪斯女神埃拉托,右手拿着齿轮和大锤的是苏维埃产业工人。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女神雅典娜,代表智慧、战争和工艺,有时也手持齿轮出现。

西方把这座建筑称作斯大林新哥特风格,这个风格的建筑当年盖了好几座,都是这样挺拔向上的风格。相应地还有前面四季酒店那样的斯大林巴洛克。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期,中国也盖了一些当时叫做苏式建筑,现在看,那些就是斯大林新哥特。北京展览馆,军事博物馆都是这样的建筑,甚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主楼也是这样的。

转过身,顺着莫大主楼前的鲜花大道往前走。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走到头是列宁山观景台。这座列宁山并不甚高,也不甚险,并无甚多风光。它虽然海拔有220米高,可是距离莫斯科地面只有80米高。即使如此,它也是莫斯科观景的好去处了。我也走到观景台上看看莫斯科风光。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山下树丛后有一座Colosseum(科洛塞),就是圆形竞技场,那是莫斯科中心体育场,苏联为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体育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办的第一次夏季奥运会。因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号召抵制80年莫斯科奥运会,结果最后只有80个国家的运动员参赛,中国也放弃了参会。

“抬起头来,你往前看……再往前看”—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台词。站在观景台上往前看、再往前看。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远处的那些高楼大厦是莫斯科的中心商务区CBD。还可以看见两座红白相间的大烟囱,那是国营锅炉房,负责供暖和供热水。据说俄罗斯居民供暖和热水都是免费的,他家天然气实在太多了,烧不过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摘自唐李白《静夜思》。一低头,看见了山下的莫斯科河。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当年的尤里王子就是以这条河为名筑起了莫斯科城。莫斯科在斯拉夫语中有“潮湿”的含义,在芬兰语中是“熊喝水的地方”。芬兰虽是北欧国家,可他和维京人无关,是从南方迁徙而来的,曾在莫斯科附近有过芬兰人部落定居。

从山上下来就进城看马路两边的风景。

为了证明我们到过莫斯科市中心,看看我现场拍照的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莫斯科市的地理原点标志。俄罗斯的国家大地原点在圣彼得堡普尔科夫天文台,这个莫斯科地理原点是从俄罗斯国家大地原点延伸过来的。它中间是一个青铜牌子,别怀疑,铜锡铅的合金就是金色的,氧化以后才显示铜绿的颜色。这个标志周围有一圈文字,写着俄罗斯的强国口号。

这里是莫斯科市中心,低头观毕地理原点标志,你务必要抬头看看。远处便是纪念亚历山大一世战胜拿破仑的凯旋门。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1812年拿破仑攻占莫斯科,撤军时遭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追击至巴黎。1814年俄军胜利凯旋,在莫斯科的永定门叫做特维尔关卡的地方伐木建了一座凯旋门,木头易腐不耐久,十几年就倒毙了。俄罗斯人唏嘘一通后,在1834年重建了一座石头凯旋门。

1936年,苏联规划莫斯科的铁路车站,在特维尔关卡要建一座到明斯克的火车站,叫白俄罗斯车站。新中国铁路基本上是照搬苏联,在北京也有好几座火车站,开往不同的目的地。现在北京站是去往东北的京山线,西站是去往广州的京广线,南站(取代永定门车站)是去往上海的京沪线,北站(取代西直门车站)去往西北的京包线,新建的朝阳站是京沈客专高铁站。

苏联人1936年建造白俄罗斯火车站广场时,把凯旋门拆除,刀枪入库,石头雕塑都包起来存仓库了。1968年才从仓库里搬出来那些存货,在现在这个地方重建了凯旋门。这座凯旋门很像巴黎的那座凯旋门,那是拿破仑为纪念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大捷建于1806年。俄罗斯人按巴黎凯旋门样式建这座凯旋门肯定是为了恶心拿破仑。其实巴黎凯旋门虽然开建于1806年,却是直到1836年才竣工。所以莫斯科凯旋门应该和巴黎凯旋门无关。我估计巴黎和莫斯科凯旋门都是参照了古罗马的提图斯凯旋门,那也是一座单券拱门,不是康斯坦丁凯旋门那样的三券拱门。这座提图斯凯旋门现在还在,离康斯坦丁凯旋门不远。

和巴黎凯旋门一样,莫斯科凯旋门门柱上也有俄军勇士青铜像,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自相矛盾。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俄罗斯人嘴上都有胡须。中国人把这种胡子叫“髭(兹)”,英文里叫Moustach。因为俄国人蓄须,看上去都岁数挺大,他们在中国东北被称作“老毛子”。

石门柱外装饰的有青铜科林斯罗马柱,这是巴黎凯旋门没有的。因为这些罗马柱,加上拱券上的过梁,我说这座凯旋门是新古典主义建筑,正是那个年代的欧洲美术潮流。勇士雕像上方,门柱上有一幅青铜浮雕。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辨认。门券拱顶石上镶嵌了一个青铜巴洛克涡卷,两边是青铜印度飞天像,神奇吧?门顶横梁上中间是一块铭牌,两边是手持花环的胜利女神尼姬青铜坐像。铭牌上写着“为纪念1814年俄罗斯士兵的胜利,以及重建1812年被拿破仑入侵摧毁的莫斯科大都会,特建此凯旋门”。横梁之上有一座非常霸气的青铜像,是手持胜利花环的女神尼姬站在六马战车上。

胜利女神驾战车的青铜像最早是古希腊希俄斯岛的胜利女神四驾马车,一直保存在君士坦丁堡。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耶路撒冷,威尼斯军队路过君士坦丁堡,进城劫掠,把那尊铜像劫走。现在是被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占有,藏在地下室里。他们另外做了一尊赝品,放在圣马可大教堂正门上方,我上次去意大利时还曾见。后来,欧洲复制了几座这样的胜利女神驾战车铜像,都是四驾马车。最有名的是柏林勃兰登堡门上的那一座。我问他们莫斯科凯旋门的这座胜利女神驾战车铜像是从哪里劫来的?他们说这些铜像都是1968年新铸的,苏联国产。

凯旋门下有一座光荣榜,上面是1812年抗法战争的将军们肖像和小传。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最前面骑大马的当然是这些将军的统帅,亚历山大一世皇帝。第一位将军是库图佐夫,陆军元帅,俄军总司令。第二位是巴克莱·德·托利,俄国陆军大臣,1812年抗法战争初期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1813年死后,再次任俄军总司令。1814年领军攻入巴黎,擢升陆军元帅,晋封亲王。第三位是陆军上将、亲王巴格拉季昂,在莫斯科郊外博罗季诺抵抗法军时被拿破仑用大炮轰死,是这次战争中俄方战死的最高将领。

看完纪念1812年抗法战争胜利的凯旋门,转过身往回看,那边是纪念二战胜利的胜利广场。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你别看是纪念二战胜利,却是在1995年才建成,为了庆祝胜利50周年。看看这座雕像。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从1812凯旋门到二战纪念碑之间的一战纪念碑,上面那是哥萨克士兵。1812抗法、一战和二战在俄罗斯都叫卫国战争,都值得纪念。旁边还有一座一战英雄纪念碑。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一战的俄罗斯军队还是沙皇军队。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一次大战。最后,德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战败,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获胜,在法国贡比涅宫附近一节火车车厢里签订了终战协议。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解体,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帝国解体,俄罗斯沙皇被推翻,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向前就是二战胜利纪念碑,地上有一座碑,写着“1941”。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标志二战中苏德战争开始的纪念碑。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夏至。这一天凌晨三点,德军550万大军,开着坦克,坐着飞机和军舰,架起大炮,开始闪击苏联,向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基辅方向突击。这是苏德战争的开端。

顺着这座碑向前走,最后一块纪年碑在这里。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上面写着“1945”。这一年的4月30日,朱可夫部队的三名士兵登上柏林国会大厦屋顶拔旗成功,将苏联红旗插了上去。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虽然我没有拿格尺去量,但据说这座二战纪念碑有141.8米高,象征苏德战争的1418天。举头观望高高的纪念碑顶端。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上面是手举金色胜利花环的双翅胜利女神尼姬铜像,她的下面有几个吹着金色喇叭的小天使。

纪念碑的基座上也有一座铜像。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格奥尔基骑士铜像,他手持如意金箍棒骑着大马正在和黑恶势力争斗。他是基督教圣人,叫圣格奥尔基,相传是公元三世纪小亚细亚的卡帕多西亚基督徒,骑士出身。那个时候的基督教还是地下党。其时,有一条三头恶龙正在涂毒北非的一座城市,不知道是不是埃及的开罗,假装是吧。为了让开罗居民皈依基督,格奥尔基仗剑出动,三下五除二就斩了那条龙。然后他就在地上用剑划了一个十字沟槽。恶龙的血就流进了这个十字沟槽,成了红色的十字。圣格奥尔基在西方称作圣乔治,东正教和西方很多国家把他做为圣人,用他的十字沟槽做标志,甚至画在国旗上。英国和瑞士的国旗上都有圣乔治十字,最后还成为红十字委员会的标志。

纪念碑后面有半圈弧形柱廊,那是叫做卫国战争纪念馆,里面陈列二战战史和一些战利品。两端顶上有武士骑马吹喇叭的铜像。

胜利广场除了纪念碑以外,还有两座建筑。看看下面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1995年和广场一起建造的圣格奥尔基胜利大教堂,是为超度战争中的死难者,苏联在这次战争中死了2700万人,相当惨烈。中国抗战死亡人数更多,有3500万。战后五个战胜国建立联合国,并成为常任理事国。现在,一些二战的战败国和看热闹打酱油的国家也想成为常任理事国,中俄肯定都不会同意。

这座教堂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抽象派建筑,上面保留了传统教堂的洋葱头穹顶,下面都是各种现代元素的几何抽象。

这座教堂的广场对面还有一座建筑,那是二战胜利纪念清真寺,是为纪念二战中死难的穆斯林而建。

这座广场的各种纪念建筑纪念的是自1812年抗法战争到1941年抗德战争的胜利,还有那些英雄,特别是无名英雄。世界各国都有这样的无名英雄纪念标志,英国的无名烈士墓在西敏寺内,就是前面说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教堂。美国的无名烈士墓是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国家公墓。中国的无名烈士墓是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写着“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里面说的1840年即是清道光二十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看过胜利广场上的胜利纪念碑和无名烈士纪念碑这些沉重的历史,我们换个主题,去看看莫斯科著名的步行商业街。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条街叫做阿尔巴特大街,形成于十五世纪,是莫斯科最古老的街区。既然是最古老的商业街,那就要有俄罗斯古代名人的痕迹遗留吧?还真有。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亚历山大·普希金和他的太太娜塔莉亚·冈察洛娃,两人结婚后曾在这条街上住过几个月。普希金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是俄罗斯近代文学奠基人。他一辈子有很多作品,最多的还是诗,有八百多首。他著名的叙事长诗《叶甫根尼·奥涅金》由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改编成歌剧。柴可夫斯基还把他的小说《黑桃皇后》改编成歌剧。普希金的另一部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另一位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改编成歌剧,其中的序曲成为世界名曲。普希金最著名的小说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1947年改编过电影。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曾在这条街上住过。看看这位。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苏联诗人和音乐人布拉特·阿库扎瓦,吟唱诗人,自己写歌。曾有一首《阿尔巴特之歌》,由男低音演唱。

还有一些著名文学家曾在这条大街上住过,看看下面这所房子。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看门券上的招牌,这是一家优质黄金当铺。可是它门边还有挂着红花的一块“文化遗产”标牌,苏联作家雷巴科夫1919-1933年曾在此居住。他的作品曾获斯大林文学奖和苏联国家文学奖,后来成为苏联反思文学作家。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时,1987年雷巴科夫发表了与《日瓦格医生》齐名的长篇小说《阿尔巴特大街的儿女》。这部小说中一条线索描写这条街上青年的命运变迁,另一条线索写的是斯大林的内心和苏联领导集团的内幕,时代背景是30年代苏联大清洗。这是苏联解体前文艺界反思那段历史的标志作品。雷巴科夫因不满叶利钦肢解苏联,晚年移居纽约,重新反思当年对斯大林的反思,又对斯大林做了一分为二的客观评价。

前面那些都是文学大师,街上还有一座崭新的青铜像,金光灿烂,没有铜锈。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尊青铜像虽然和文学没关系,却也是和艺术有关的,她是图兰朵。我们知道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就是《图兰朵》,那是说的中国元代公主图兰朵的故事,所以我说这座雕像和艺术有关。可是图兰朵和俄罗斯有什么关系?莫斯科有一家网红豪华餐厅叫图兰朵,可它并不在这条街上。我估计这条商业街立一座图兰朵雕像还是想用这种中国元素吸引华人客流。

街上基本都是老房子,或者叫老式房子。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白色的新古典,橙色的新巴洛克。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也算是新巴洛克。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新巴洛克小阳台,风情万种吧?看看这座非典型俄式拐把楼。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简单的门窗造型,两翼对称结构,抛弃拐角处穹顶等传统装饰元素,这是建于1914年的公寓楼“骑士之家”。现在是中央演员之家,楼下是意大利卡索多丽娅的意舒漫内衣店,和维秘有一拼。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正在兴起现代派艺术,这座建筑是早期现代派建筑在俄罗斯的体现,它现在是俄罗斯国家级文化遗产。俄罗斯建筑后来发展到先锋派构成主义,据说这条街附近有一座俄罗斯构成主义建筑,叫做“梅利尼科夫住宅”,是一座带有蜂窝状窗户的圆柱体。遗憾没有见到,你们谁下次去莫斯科时,替我去看看那座构成主义建筑。

前面墙上是朱可夫巨幅画像。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沿街两边有各种店铺。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兼卖婚纱的化妆品店。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叫猫头鹰咖啡馆。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酒吧。俄罗斯本地酒是伏特加,属于烧酒,就是发酵后经过蒸馏浓缩的烈性酒,最高可以有95度,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60度。二战时,苏联军队曾给军官配给未稀释的伏特加,军官领回去自行稀释。

外国烧酒追求“醇”,中国白酒要有“香”,这是中外烧酒最大不同。中国人不爱喝外国烧酒,可是外国人喜欢喝中国白酒。外国人分不出中国白酒的香型,而且分不清品牌,他们管中国白酒都叫“茅台”。其实国外街上的酒吧里没有茅台,在欧洲多是“剑南春”。俄罗斯酒吧里现在不仅有伏特加,也有啤酒和洋酒,而且据说年轻人喝啤酒的更多一些。

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俄罗斯套娃店,纯粹的俄罗斯特产,手工绘制。

再繁华的世界也会有让人不堪的角落,看看这个。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旺铺招租”,不知道这是老板卷走会员费跑路,还是因为卖预制菜被唾弃?

这条街上有一座新巴洛克建筑。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非常著名的瓦赫坦戈夫剧院,由俄罗斯著名戏剧导演瓦赫坦戈夫创办于1913年。曾在中国巡演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看看它门口的雕像。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瓦赫坦戈夫本尊,后面罗列了一系列他曾导演的剧目,包括《圣安东尼的奇迹》和《图兰朵公主》。看看剧院橱窗里的海报。

乙巳仲秋俄罗斯莫彼双城记之三:莫斯科街景

这是《大师课》的演出海报,本院目前顶级导演和顶级演员阵容。

哈尔滨著名的俄罗斯风格中央大街和这条阿尔巴特大街很相似,是不是模仿的这条大街?这条街并不很长,好像宾客也不摩肩接踵,不像北京的王府井大街那般熙熙攘攘,但它却是充满俄罗斯味道。不说别的,就那面墙上的朱可夫画像,伦敦牛津街、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纽约五马路、东京银座都不可能有。

在莫斯科逛街,你一定不要错过阿尔巴特大街。不一定要在这儿买点什么,主要是为了看点什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