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红遍,美不胜收。游客游览美景。苗志勇 摄秋意渐浓,凉雨浸润下的曾家山褪去盛夏的苍翠,换上五彩斑斓的盛装。这片地处秦巴山区的秘境,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
2025-10-27 0
光影流转间,斑驳的城墙“活”了过来:战旗在墙砖上翻卷,江水在光影中奔涌,楚乐伴着江风缓缓流淌。在这场以屈原为主线的沉浸式演艺中,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沿着“一幕一史”的流动叙事,走进楚都郢城的千年梦境。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荆州累计接待游客791.6万人次,同比增长25.41%,实现旅游总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15.68万人次,同比增长56.04%。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熊琦
第二届楚文化节在湖北荆州 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盛大开幕 (2025年9月20日摄) 叶力铭摄
一条百米烟火美食小巷,近20万人次的人流涌入,大家排起长龙、遍尝美食;散布全城的200多场文旅活动,吸引外交部海外官方账号点名推介;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15.68万人次,同比增长逾五成……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湖北荆州的景区单日营收和客流量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千年古城“燃”起新热度、掀起新“留”量。
从古城墙上的光影流转,到市井巷陌的烟火升腾;从楚辞吟诵的浪漫回响,到科技赋能的新潮体验……一场场跨越千年的文旅大戏正在上演。文明有脉,生生不息,荆州正将历史与现代交融贯通,让文物中的荆州“活”起来,让典籍里的“荆州”走出去。
“借节出圈”推动楚文化走向世界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有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其中包括21位楚王,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连续不断发展至今的文化中心。
从孕育了屈原诗篇的楚国故都,到弥散着战火硝烟的三国名城,悠久的历史赋予这座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以往文旅产业链薄弱,缺乏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外地游客来到荆州后,往往游览半天便无“景”可看,只能匆匆“过境”。
“让世界理解楚文化,楚文化也会拥抱世界。”著名学者熊召政说,“没有楚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会少一份浪漫,也会少一些奇思妙想,我们要把故土的文化放在世界舞台上展现。”
9月20日晚,第二届楚文化节开幕式在荆州举行。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精准再现“人骑骆驼铜灯”的文物造型;创新融合楚调古韵与现代电音的主题曲《让世界看见》,实现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古今共鸣……
开幕式演出以“让世界看见楚文化”为主题,匠心独运地亮出三张“世界文化名片”——楚简、漆器、战国丝绸,通过光影互动等表达方式,让线上线下观众共同领略楚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时代风华。
“我喜欢这音乐的旋律,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来自阿根廷的布鲁诺·加利姆贝尔蒂,和着楚乐的节拍舞动着双手,“亲眼看一次如此美轮美奂的表演,能帮我更好地理解了楚文化。”
从2023年开始,荆州加快打造新时代楚文化权威阐释地、场景展示地、活动聚集地和文旅目的地,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如今,借助第二届楚文化节的契机,荆州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开启“超级文旅月”,全市举办文旅体惠民和促消费活动200余场,重点活动95场,突破传统观光模式,构建起多层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体系。
楚文化节活动期间,“拉美和加勒比使团荆州行”和首届“国际青年长江行”等8大系列主题共20余项子活动相继开展,涵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惠民演出、商贸洽谈等各方面。从荆州博物馆的珍贵先秦文物,到文物保护中心正在修复的楚简《九九术》;从长江故道天鹅洲里嬉戏的江豚,到开发区美的智能工厂,一条条参访线路,巧妙串联起荆楚大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以荆州为心,以文物为眼,让世界看见。”荆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历经千秋的荆州,不仅是一座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古城,更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都市。
楚魂不老,浪漫依旧。楚文化这张城市名片,正在让荆州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看见荆州。
场景焕新 打造古今交融文化盛宴
“快看!无人机组成了虎座鸟架鼓!”10月3日晚,荆州古城东门宾阳楼前,一声惊呼划破夜空,数百架无人机翩然升起,在夜幕中勾勒出千年文化的图腾,引得现场游客阵阵惊叹。这一刻,古城为幕、护城河为台,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如期上演。
光影流转间,斑驳的城墙“活”了过来:战旗在墙砖上翻卷,江水在光影中奔涌,楚乐伴着江风缓缓流淌。在这场以屈原为主线的沉浸式演艺中,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沿着“一幕一史”的流动叙事,走进楚都郢城的千年梦境。
一入荆州城,便是三国人。国庆假期里,由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荆州市传媒集团打造的“千年一城满风华”文旅项目首次将东门、大北门、南门三大古城门串联成一条璀璨的文化廊道,让游客在一步一景中从“看客”转变为“剧中人”。
“谁愿随我出征?”10月4日,在荆州古城大北门内环道广场,“关羽”的一声呐喊,瞬间引发周围游客的喝彩。来自北京的李先生幸运地被选中,跨上战马,手持令旗,随“关羽”一同踏上“镇守荆州”的征途。“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真的走进了三国。”李先生下马后仍激动不已。
“通过光影变幻、无人机表演、沉浸式互动等方式,将抽象的楚文化具象化,打破传统文旅项目‘静态观赏’的局限,构建起‘白天看景、夜晚赏韵’的全时段体验。”“千年一城满风华”项目活动统筹杨眉说,为了呈现这场高水平的文旅盛宴,整个团队精心筹备策划,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消费。
2024年初,“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荆州龙凤庄遗址位列其中,出土3000余件遗物:唐代的青釉瓷,宋代的茶具、酒器、文房用品,明代的青花瓷……都在这里逐层出现。
“此次发掘出土遗物数量众多、特征明显、价值重大。”龙凤庄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荆州博物馆馆长杨开勇介绍,这一考古成果较全面地揭示了荆州古城内唐宋以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彰显了荆州长期作为长江中游地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
国庆期间,荆州博物馆专门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在夜间开放多个主题展厅,结合全息投影、灯光装置等现代技术,重现楚式织绣纹样与青铜器光影场景;同时设置楚乐演奏、楚妆体验等互动环节,推出限定夜场文创产品与特色茶歇,让游客在静谧夜色中沉浸感受别样的国宝魅力。
距离荆州中心城区近40公里的楚王车马阵景区,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假日期间,景区以“我在楚国当县令”为主题推出的超大型户外剧本杀,让参与者穿越回公元前740年的楚国,化身县尹断案理政。每个环节都巧妙融入楚史知识,让游客在角色扮演中自然感知楚文化的精髓。新颖的游玩体验带动了人气大幅上升,景区游客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幅达60%,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荆州正把躺在故纸堆、埋在地底下、藏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亮’出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卫平表示,荆州在保护传承荆楚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文旅场景,不仅让历史“活”了起来,更让文化“走”进了人心。
当前,荆州正全力打造“古城小样板”,全国首座专门的楚文化博物院已全面开工,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南纪门历史文化街区、张居正特色风貌街区等重点街区也将迎来全面升级,古城5A景区创建、方特二期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也在加速推进。更多历史资源,正在科技的赋能之下被全面“盘活”,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体验优化 街区改造
重燃“烟火小城”
10月5日晚上九点,沙市区五一路夜市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烤串、火锅、米粉、凉虾……各类美食琳琅满目,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这里曾是本地有名的夜市之一,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国庆前夕,经过改造升级的五一路焕新亮相,彩色的店铺招牌、被花灯装点的树木、居民楼墙面的彩绘,为老街的烟火气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历史感。在升腾的烟火气中,游客不仅品尝着“沙市味道”,更在怀旧的场景中唤醒熟悉的记忆。
“没想到小时候的独家美食回忆,如今被打造成了网红美食街区,但看到家乡能有如此高的人气,由衷地为荆州的发展感到高兴!”在重庆从事证券行业的陈平在荆州出生,国庆假期回乡探亲,面对从未见过的“人气”,他兴奋不已。
无独有偶,相隔不远的沙市区大赛巷美食街已有近700年历史,400米的街区汇聚了近150家餐饮门店。今年7月,大赛巷启动“颜值与功能双升级”改造:雨污分流管道埋入地下,隔油池杜绝油污横流,斑驳墙面换上“新衣”,红灯笼与剪纸装饰在风中摇摆……如今的大赛巷,外地游客举着手机拍个不停,镜头里既有特色小吃的颜值,也有复古街道的韵味,日均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要让消费场景既有‘烟火气’,又有‘新味道’,让各地游客沉浸式感受沙市的时尚品位、休闲趣味、丰盛美味、烟火人情味。”沙市区商务局主要负责人点出消费升级密码。
为了创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荆州的政府、企业、居民共同行动:多部门联合在市区协调出3万多个免费停车位,缓解“停车难”;交管部门推出柔性执法措施,对因不熟悉路况而产生的轻微交通违法不罚款、不记分,解决游客的后顾之忧;随处可见的“城管蓝、环卫橙、园林绿”,构筑起“全天候”保障防线,让城市“烟火”与“洁净”并存……一系列精细举措,让喧嚣的街巷始终秩序井然。
在东门宾阳楼前,一位来自江西的游客感慨:“假期连续来了三天,每天都有新发现。荆州,值得慢慢走、细细看。”节奏之变,悄然将荆州从匆匆“过境地”,升级为值得驻留的“目的地”。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荆州累计接待游客791.6万人次,同比增长25.41%,实现旅游总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15.68万人次,同比增长56.04%。
“从网红到‘长红’,把来自全国的游客留在荆州是我们的目标。”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帆说,文旅不再只是景观的展示,更是一场城与人之间真诚、平等的双向奔赴。当整座城市都愿意为游客“行个方便”,游客们感受到的便不仅是荆风楚韵,更是一种宾至如归的暖意。
(《瞭望》2025年第43期)
相关文章
漫山红遍,美不胜收。游客游览美景。苗志勇 摄秋意渐浓,凉雨浸润下的曾家山褪去盛夏的苍翠,换上五彩斑斓的盛装。这片地处秦巴山区的秘境,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
2025-10-27 0
作者:LDEAGLE红海子、格底拉姆大草原、鱼子西,亚丁、四姑娘山2025.10.11日入住了旅行社赠送的成都一晚住宿——成都A悦美居酒店(文殊院金牛...
2025-10-27 0
雪落红城,乌兰浩特市一夜之间银装素裹,纷飞的雪花将这座城市装扮得如诗如画。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这份独有的浪漫与静谧。在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园,敖嫩...
2025-10-27 0
黄平这些年去过不少地方,不光是中国农村那些偏远山区,还包括西南西北的老少边穷地区,当然也跑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全世界五大洲他都踩过点。...
2025-10-27 0
加勒比海明珠之夜文/陈双娥大西洋的加勒比海,是欧美人的度假天堂,是上帝洒落人间的泪珠串。当这些晶莹的泪珠凝成七千座岛屿,多米尼加便成了其中最莹润的一颗...
2025-10-27 0
说真的,以前一提到栖霞山,我脑子里只有秋天的红枫,总觉得除了11月赏枫,其他时候去都差点意思。直到刷到它拿了全国广告金奖的消息,才发现这座千年老山早就...
2025-10-27 0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温煦的秋阳洒落,为青砖黛瓦的南城门披上了一层暖光,城楼在蓝天映衬下,愈发雄浑。漫步广场,树木已被晕染得五彩斑斓,有的闪着金黄,有的...
2025-10-27 0
当走向山野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的承载力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珠峰、玉龙雪山、太行山到各地热门徒步路线,垃圾滞留、生态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