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7日 16:11 1 cc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近日,秋意渐浓,文登区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20对亲子家庭,他们将在这里开启一场名为“梦醒·天福山”的特色非遗研学之旅。

不过,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由文登区万里文化传播社工服务中心精心策划的2025年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回响与非遗的芬芳中,探索历史与文化的融合。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当天下午,在文登区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团队的引导下,20对亲子家庭沿着博物馆的展陈徐徐前行: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到近代革命的烽火岁月……历史的画卷在孩子们专注的目光中缓缓展开。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当行至天福山革命历史展区时,原本喧闹的队伍忽然安静下来。黑白的照片、沉默的文物……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岁月。

家长刘玲玲在一位革命烈士的遗物前驻足良久,她俯下身轻声对身边的孩子说:“你看,这段历史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家乡。”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转身,队伍来到充满创意气息的“文登礼物”区域。这里,铜拓与活字印刷两场非遗体验活动正等待着孩子们“解锁”。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叮叮当当——”在铜拓体验区,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放好铜片,举起橡胶槌,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节奏地敲击。起初声响杂乱,但随着耐心地调整,“文登学”的字样逐渐清晰、立体地浮现出来。再用砂纸细细打磨,一件件泛着金属光泽的独特作品便诞生了。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这种敲敲打打太好玩了,我还学到了知识!”六岁的小文淇捧着刚刚完成的作品,爱不释手。一旁的苗苗更是珍视这份成果,她特意向老师要来一个相框,郑重地将自己的铜拓作品装裱起来,仿佛收藏了一件无价之宝。“我要把它放在书桌上,天天都能看见。”她说。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与铜拓充满力量的敲击感不同,一旁的活字印刷区则弥漫着专注与细致的气息。孩子们俯身在字盘前,小心翼翼地拣出一个个反刻的铅字。排版、上墨、覆纸、刷印……每个步骤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当洁白的宣纸被轻轻揭起,乌黑的墨迹清晰地呈现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时,成功的喜悦在每一张稚嫩的脸上绽放。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非遗不是摆在柜里的老物件,是要被攥在手里、记在心里的。”该项目负责人丛娜娜表示,自项目启动以来,结合天福山起义纪念地、红色胶东展馆等载体,融合非遗铜拓、红色剪纸、活字印刷、榫卯等非遗技艺,组织开展13场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神。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这样的活动比课本里的故事鲜活多了!”看着孩子专注拓印的侧脸,家长刘元敏感慨道,看她抿着嘴调整木槌的样子,比背十遍古诗都认真,这才是真的爱上传统文化。

博物馆里的“时光派对”

文登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联动万里文化传播社工服务中心继续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的创新模式,策划推出特色体验互动,努力让更多非遗技艺“活”起来、“走”出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记者:文/李文思 图/刘志鹏 通讯员 刘译文 王彦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